国有企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性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3

国有企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性的研究

刘雪峰

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

 【摘要】中央提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成果。如何落实中央精神,如何保证“一体推进”的有效性,本文以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依据矛盾论原理,依据系统观点,依据底线思维,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研究影响有效性的机理分析,着重阐述一体推进“三不”的治理思路和治理措施,特别提出“三不”一体推进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重在“三不”,要在“一体”,关键在有效性,初步尝试并探索国有企业反腐败标本兼治的基本规律。

总书记指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如何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想拿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就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性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尝试并探索国有企业反腐败标本兼治的规律。

   一、从有效性角度研究“三不”一体推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三不”一体推进标志着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规律、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把握到了新的阶段。

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对权力的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共产党执政规律,从治标入手,从治本着眼,以强势治标推进深层治本,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有效管党治党之路。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新阶段,加强 “三不”一体推进的有效性研究是反腐新阶段的重要实践。

  (二)“三不”一体推进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政治与经济双重体制的逆向挤压依然是国企腐败时有发生的动因。公权力被乱用,以权谋私的盲点依然存在。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是依然出现像赖小民这样的巨贪。如何保持压倒性胜利成果,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以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一体推进“三不”的有效性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三不”一体推进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重在“三不”、要在“一体”,关键在有效性。

“有效性”体现“一体性”。没有“有效性”的“一体性”,“三不”就不可能发挥标本兼治的应有作用。研究有效性,就是在推进“不敢”时注重挖掘“不能”“不想”的功能,在推进“不能”时注重吸收“不敢”“不想”的有效做法,在推进“不想”时注重发挥“不敢”的威慑和“不能”的约束,保证“三不”一体推进威慑力。

  (四)“三不”一体推进的有效性研究主要以问题为导向,从无效性问题入手。

依据矛盾论原理,依据系统观点,依据底线思维,以问题为导向,是研究“三不”一体推进的有效性问题的基本方法。无论是教育方式,还是预防体系,无论是执纪问责,还是日常监督,都不同程度存在无效的做法,影响了正常工作,影响了执纪效果,影响了纪检的威慑力。无效的工作做得越多,“三不”一体推进的效果就越差,群众就愈加反感。所以,从问题入手研究有效性问题来得更客观。

  二、“想腐、能腐、敢腐”的成因对有效性的影响

探讨“三不”一体推进的有效性,不能忽视源头研究。从现象到本质,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研究“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首先去掉“不”字,从“敢腐、能腐、想腐”的主要成因着眼。

(一)想腐的根源是动机不良

  动机是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腐败动机也是一种心理驱动。动机不良是滋生腐败的潜在因素,是构成整个腐败心理和行为过程的内在环节。动机不良就为腐败埋下了潜在的种子,这颗种子一旦具备一定条件,就会滋长腐败的欲望。概括起来,影响想腐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信仰弱化、私欲膨胀、思想不纯等方面内容

  (二)能腐的根源是制度缺陷

  腐败的制度因素是腐败产生的外部条件。小平同志已经做出精辟的分析和回答:“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影响制度执行的因素主要有潜规则、特权思想、契约精神、自由裁量度、制度与文化的契合、制度本身问题等内容。

   (三)敢腐的根源是成本过低

  任何人的行为都会受利益的驱动,当一种行为的付出与所带来的收益相比,若有一定收益,人们才会实施,否则就会放弃。敢腐也遵循这样的道理,受腐败成本影响。腐败成本主要包括惩罚成本、预付成本、道德成本、机会成本等方面内容。

  三、一体推进“三不”有效性的治理思路

  反腐败的有效性,前提是反腐败对策的有效性。打击使人不敢,预防使人不能,教育使人不想。把这三种基本策略都纳入到反腐败的体系当中,并形成一个互补的、系统的对策框架。三种对策都各自有重要的功能,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一)不敢腐靠惩治

  惩治有效性=【惩处+威慑】×有效性

  惩治的最大两个功能:一是惩处,二是威慑。惩处是一种事后的对策。没有惩处,腐败就不能形成高压态势;惩处过轻,就会诱导腐败。威慑是一种事前的警示。威慑是针对潜在的腐败行为主体,让他们从腐败者必须受到惩戒当中吸取教训,想腐败的人因感到害怕而不敢腐败。威慑是代价最小的反腐败方式,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惩处的重要作用。惩处与威慑是天然“伴侣”,惩处是威慑的前提。从这个意义说,惩治本身就是一种最彻底的预防。

  (二)不能腐靠预防

  制度预防有效性=【约束性制度+激励性制度+技术型制度】×有效性

所谓预防,是一种事前的措施。不能腐就是做好预防,让他想腐也腐不了。我们所采取的对策应体现三个功能:一是减少腐败机会,二是弱化腐败动机,三是激励廉洁动机。依靠制度安排,并辅以文化支撑,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从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来研究,着重建立约束性、激励性、规范性、技术型等预防制度。

  (三)不想腐靠文化

  反腐倡廉文化=【廉洁文化-腐败文化】×有效性

  反腐倡廉文化的培植,一靠理念,二靠教育,三靠制度与文化的高度契合。文化功能可弥补制度缺陷。一是保证思想纯洁;二是弥补制度约束不足;三是降低制度执行成本。最终目标就是:社会形成廉洁氛围,个人尊尚廉洁理念,人人痛恨腐败文化,引导人们全面理性树立崇尚廉洁、拒绝腐败的普适价值。

  廉洁文化与腐败文化是矛盾的对立。不研究腐败文化,也不可能认知廉洁文化,廉洁文化与腐败文化是一种对立关系,共同存在社会体系当中。文化约束的致命的弱点,就是它终究属于软约束,是否能够起到作用,最终需要形成制度与文化的高度契合,制度依赖文化,文化依靠制度,两者达到相得益彰。

四、一体推进“三不”有效性的治理措施

按照整体治理思路,保证有效,减少低效,防止无效,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狠抓“四个精准”。

治理措施=精准教育+精准预防+精准惩治+精准监督

  (一)精准教育:增强定力

  定力是内心的力量,是把握自己的意志力。不为名利困扰,不被诱惑左右,不受世俗束缚,需要的就是定力。定力不深,修身不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定力”,强化教育。一是增强政治定力,引导党员干部树牢政治理想,把握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二是增强纪律定力,强化党章意识和纪律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三是增强道德定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优良作风,弘扬传统美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四是增强抵腐定力,消除特权思想,遏止贪腐私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待遇观、消费观。

  (二)精准预防:制度与文化的契合

制度体系已经很健全,甚至过多过繁,在此不想再赘述。再严密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体系,再严厉的监督网络,也有漏洞,也有盲点,也有弱化。这是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想保证制度真正起到预防功能,核心在权力的制约,关键在制度的执行,问题点在制度与文化的契合。一是管好权力运行。管好权力就是抓主要矛盾,切实做到以权力约束权力、靠程序约束权力、让透明约束权力。二是发挥文化功能。强调文化功能就是弥补制度缺陷,切实加大制度与文化的契合程度,解决制度的条款与文化理念脱节的问题,实现硬约束和软约束相得益彰。三是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生态建设就是预防腐败传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四是铲除腐败文化。铲除腐败文化目的在弘扬廉洁文化。贪污腐化的风行必然在官场中形成以权谋私的恶习,在民间造成凡事以钱开路、行贿收买的歪风。需要下大力气铲除滋生腐败文化的土壤。

(三)精准惩治:形成威慑

  形成威慑是不敢腐的高悬利剑。只有威慑的力量形成普遍压力,才能有效遏制腐败动机的滋生。精准惩治就是“两手抓”,两手一起抓,用“抓利剑”促“抓常态”。一手抓利剑。利剑就是巡视利剑,确保巡视利剑发挥应有威力,坚决不留死角,坚决不能放过坏人,坚决形成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巡视的威慑力从哪里来?一是正义感。二是专业化。三是建设性。一手抓常态。把准确运用“四种形态”作为常态工作,始终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做到常态化,并且体现威慑力。“四种形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得益彰,是一个完整的监督执纪问责体系。

(四)精准监督:紧盯异常

  强化对异常监督的精准定性与量纪,实现纪检监督体系贯穿重点领域,针对重大问题、重大事件、员工反映强烈的重点人超前介入,避免“破窗效应”。一是紧盯政治监督,把党的理论学习,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讨学习的效果和抓落实的思路,作为首要的政治监督内容。二是紧盯关键少数。紧盯关键少数就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和同级监督。影响这一监督效果的问题很多,但核心一条,就是解决好监督地位不对称的问题,防止“弱监”“虚监”现象。

三是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超前筹划并抓好廉政风险点控制,包括工程招标、物资采购、履职待遇、选人用人、“三重一大”、“四风”整治等等。做实做细工程项目廉政建设预警机制,突出做好工程招标、工程建设廉政重点领域的监督保障。四是紧盯问题线索。充分调动各部门专业力量,与信访、审计、巡察和各类检查发现问题相结合,聚焦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五是紧盯不相容职务未分离的岗位。由于机构、人员不到位,造成不相容职务未达到有效分设,没有完全形成内部制衡机制。针对这种情况,要认真梳理,清晰权责层面,重点强化针对性监督,从源头上防止内部舞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

  2.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

  3.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编》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5.王传利:《论系统性预防和惩治腐败方略》

  6.刘宪全:《法制中国与防腐、反腐》

  7.任建明、杜治洲:《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模型和方法》

  8.王楚楚:《隐形腐败警示录》

  9.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

  10.郭建民、毛家强:《寻租理论与反腐败分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