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及防范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及防范措施探讨

李刚

山西空中交通管理分局 技术保障部 山西太原 030031

摘要:近年来,我国航空事业随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而快速发展,但民用航空事故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民航各级管理部门随之加强安全监管。由于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民航地空通信质量受影响,直接威胁民航安全。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进一步研究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旨在提高民航安全水平,推动我国航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防范措施


现阶段,我国民航地空通信系统中所用设备以甚高频电台为主,且具有相对成熟的技术支持。同时,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空管安全管理体系日渐完善,随之增强了对地空通信业务的管理。但受限于无线电频率资源,可能会出现频率重复分配使用问题,虽在理论层面不会产生相互干扰,但研究发现其通信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如通信距离、辐射等,难以保证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质量。因此,基于我国民航安全角度考虑,本文深入研究“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及防范措施”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1.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概述

无线电波传播指的是发射天线辐射的无线电波在自然条件下的媒质支持下达到接收天线的过程。在实践中,媒质类型众多,如地表、对流层、电离层等。由于频段的不同,媒质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电波传播因媒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天波传播、散射传播、视距传播等[1]。此外,在无线电波传播过程中,由于反射、吸收等因素的不同印象,使得无线电信号发生变化,最终会影响无线电波传播与接收质量。正因如此,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在运行中,往往会因为诸多因素而影响无线通信质量,不利于民航安全。基于此认识,我国民航企业应注重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因素的研究,并基于实际研究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全面无线电波传播与接收效果,为民航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2.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分析

2.1同频干扰及防范措施

在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因素当中,同频干扰是常见因素之一,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他干扰源发出与有用信号相同频率的信号,继而对信号的正常传播与接收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导致正常信号出现失真现象,但问题发生不局限于干扰源,如计算机设备电磁兼容性出现问题,也会引发同频干扰问题。在实践中,民航公司要想有效预防甚高频地空通信中的同频干扰问题,常见的最直接且有效的防范是通信网络设计部门针对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优化,避免电磁兼容问题[2]。同时,民航各级管制部门应全方位排查干扰源,并且发现干扰源之后要及时做好关闭工作,如此可以规避同频干扰对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确保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质量。

2.2邻频干扰及防范措施

所谓“邻频干扰”,指的是在同一收信机内发射不同频率的信号在变频处理之后,进入中频通带内所引起的干扰问题,其影响集中体现在收信机信噪比降低、信号接收灵敏度降低等。发射机频率稳定度差或者调制度都会引发邻频干扰问题。因此,在实践中,针对此类干扰问题的防范,相关人员应合理选用收信机,避免或者降低受影响程度,具体来说,在收信机选用时,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把控无线电技术设备质量关,且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检验和性能测试,确保其达到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后投入使用[3]

2.3杂散辐射干扰及预防措施

在杂散辐射中,频率一旦超出二次频波频率,则会被低通滤波器过滤掉。但低于二次滤波器的频率,会因为分量信号较强难以滤除,进而会对正常的信号产生严重的干扰,针对此类状况,常见且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严格控制辐射功能,载波功能也要结合实际进行严格控制,不仅如此,相关人员还要优化设计屏蔽技术与滤波技术,如此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杂散辐射的干扰。

2.4互调干扰及预防措施

在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因素中,互调干扰作为常见干扰因素之一,具体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发射机互调干扰;二是接收机互调干扰,前者发生原因是发射机末端由于功率发达起的非线性原因,使得其进入其他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相互调制,继而影响正常信号的发射;而后者指的是两种及以上的无线电信号同时被同一个接收机接收时,一旦接收机的高频放大器或者混频器的非线性变换而导致相互调制,都会直接影响无线电信号的接收质量。通常情况下,互调干扰会使得无线电信号失真而影响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质量,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信号难以正常使用,最终影响民航安全[4]。不仅如此,互调干扰危害还会对发射机产生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降低发射机公路而扰乱电磁波的传输秩序。针对互调干扰问题,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应基于其原理角度进行具体措施的制定,根据全部损耗公式,在加大发射机天线之间的距离的基础上,确保耦合损耗超过50dB,并谁用单向隔离器,同时要采用高Q值谐振腔来增加发射机之间的频距。此外,在接收机方面的预防措施,应注重级线性度的增加,旨在尽可能地提高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接收机的射频互调干扰指标,同时要抑制干扰信号,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还要调整发射机及接收机的末端器械,常见措施有增加信号衰减器,如此一来既可以在发射机和接收机末端通过仪器来滤除强干扰信号,进而可以避免高强干扰信号混入而产生互调干扰。在实际的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中,相互干扰问题发生位置常见于电台中。为此,民航各级管制部门还要对塔台设备的管理引起重视,做好塔台设备的配备、安装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如此可以有效预防互调干扰对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产生负面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民航飞行安全事关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现代民航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民航应加强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在总结明确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因素的基础上,要求相关维护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各项干扰因素的防控工作,降低干扰因素发生概率的同时,降低干扰对民航飞行安全的负面影响,为我国民航安全飞行及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奇吰.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及预防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04):71-72.

[2]周阳.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与防御措施研究[J].电子测试,2020(06):99-100.

[3]潘浩.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干扰及预防策略浅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01):179.

[4]王家筑,卢涵宇,赵琰,兰海翔.民航甚高频通信电台干扰预防及应用分析[J].电脑与电信,2019(1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