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分析

郁加锋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赣州市供电分公司,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智能电网的兴起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最大程度上提升电网体系的能源效率。智能电网系统为各个领域中的电力工作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智能电网的有效运转是建立在智能化的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基础上,智能化的电网调度,能够有效满足智能电网的应用要求,提升智能电网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运行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采用智能电网进行调度控制,不仅可以节省电能,还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为更好地发挥出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作用,就要及时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使智能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满足人们日益庞大的用电需求。

1智能调度系统概述

智能调度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通过使用抗干扰的通信设备和电力仪表,采集至监控管理软件组态,形成智能化集成型电网调度综合应用的自动一体化平台。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生产生活的用电规模以及用电数量不断增加,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运行稳定、传输质量高的电网系统,以此来保障供配电的稳定、可靠与安全。在智能电网环境下,伴随着电网运行能力的不断增强,需要在电网调度方面积极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

2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分析

2.1基本功能

智能电网的调度运行主要是对发电厂与变电所进行实时监控,以保障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能够控制在合理的电压、频率与限额之间,稳定地进行工作。调动运行还包括对智能电网系统中资源的整理与整合,对电网中的电力具有执行功能。当电网在运行中出现紧急情况,电网里面的调度系统就会自动启动,从而保障整个电网的安全性。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停止调度工作,对电网进行全面的检测,将损失降到最小。

2.2运行方式

智能电网的运行方式是根据电网的运行设备来说的,在电网进行运行的时候对电网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对每一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具体的计算,从而完成对整个电网的规划与有效的分析。在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要确保电网中调度工作的科学性,确保每一个用电部门都能够实现电力的支持与信息的保障,从而实现电网的智能化发展。

3智能电网调度的作用

3.1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智能电力调控运行可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更加稳定可靠,满足电力行业发展的实际标准需求,使电力调控运行的质量以及效率得到充分保证。通过智能电力调控运行进行科学智能化的管理,使电力系统电力供应可以实现高质量、高水平以及稳定可靠的顺利开展,可以为各个行业领域生产和人们正常生活等方面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电力供应服务,避免出现严重的电力系统受损或是供电系统出现超负荷运行等情况,以此对电力供应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使供电服务质量能够获得有效提高。

3.2提升电力调度稳定性

智能电力调控运行贯穿于电力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工作期间具有的不足以及缺陷等问题做出全面及时的有效发现,同时可以针对性的运用相应的方法做出有效解决处理,使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得以有效增强,使电力调度稳定性得以有效提升。通过智能电力调控运行的有关措施,可以对电力系统内部结构做出相应的优化升级,使电力供应系统工作效率以及质量获得明显的增强,使电力调控系统运行以及电力调度稳定性得以全面有效提升,以此推动电力企业的稳定良好发展。

4智能电网调度存在的问题

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电力行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优化与完善,在改进过程中拥有许多不同的应用版本和数据,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标准化管理,导致数据模型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难以满足电网全面调度的需求。随着智能化技术在电网系统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经验式调度方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电网调度的需求,且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背景下,智能电网对于实时仿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标准化推广效率较低,导致这种要求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满足。随着国家电力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更多先进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中,使得以往的传统系统功能被取代。但在当前的智能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仍然难以实现一体化的架构设计,且调度机构的建设技术应用中缺乏关联性与协调性,设计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程度较低,进而造成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信息的共享存在难度,导致智能电网调度的灵活性不足。

5提升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安全运行策略

5.1智能监测技术动态化管理

为了有效提升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安全,就要利用智能化技术,对电网进行设计,并采取先进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对系统实施动态化监测,以实现对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上报与处理。一般来说,要安装监控设备,对线路以及温度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另外,还要搜集出现的各种异常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例如,以温度为例,若线路温度产生变化,系统便会产生警报,并将产生异常问题的区域进行锁定,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区域。

5.2预警与辅助决策

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与辅助决策技术都是在电网实时监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为调度工作人员提供电网在运行中的全面信息,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并将损失降到最低,帮助调度人员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提高电网调度运行对电网的控制的能力,提高精确性。在我国,电网动态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功能主要是在线估计、电网有效的实时动态检测以及静态安全分析等功能。除此之外,该系统还能够实现EMS系统,涉及的大部分是高级的分析与计算,并能够在电网动态监测系统中充分利用向量测量单元,然后传输数据并且纠正SCADA数据传输中的不正确性,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状态估计的精确度,从而提高在线计算的稳定性与在线决策的精确度。

5.3故障电流限制器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运行过程中,故障电流限制器能够有效控制电流,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具有较广的发展空间。一般来说,在未出现故障时,以几乎没有阻抗的方式进行运行,如果产生故障,此时,限制器的作用就会发挥出来,以能够迅速增加阻抗的形式有效控制短路电流。

5.4依托于智能调度来进行可靠的安全防御

在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安全与可靠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智能电网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决定,一旦发生系统故障,那么极有可能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或者安全事故。因此,在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智能调度技术,应该积极采用安全防御技术,以此来整体保障智能电网的运行可靠性。依托于这一安全管理以及控制技术,能够在智能电网出现系统故障,或者智能电网出现安全问题时,及时感知并且辨识出来,同时采用相应的预防控制技术,避免安全问题的扩大化。同时,依托于自动化、常态化、智能化的安全检测技术等,还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的实时监控与检测,切实提升智能电网的整体安全防控能力以及防御水平。

结束语

智能电网调度运行控制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和电力调控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当前我国在智能电网调度安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电力企业必须要重视调度运行工作的质量提升,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优化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提高调控人员综合素质,保证电力供应稳定可靠,履行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明翔.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J].集成电路应用,2019(11):106-107.

[2]党世红.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远方操作安全防误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6):119,121.

[3]范凯迪.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的关键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