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3

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的影响

吴立仁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86)

摘要:探究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用“克新1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种植原则,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施以不同含量的硫酸钾(K2O)150 Kg/hm2(K1)、225Kg/hm2(K2)、300 Kg/hm2(K3)、375 Kg/hm2(K4)、450 Kg/hm2(K5)、525 Kg/hm2(K6),每个处理设3个小区重复,分析钾肥不同用量条件下马铃薯的农业性状、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叶面积和淀粉含量随钾肥的用量增加而提高,而叶绿素含量、株高、茎粗、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株结薯重、产量及,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C和还原糖的含量在375 Kg/hm2、450 Kg/hm2条件下显著优于其他条件(P<0.05)。结论:综合分析马铃薯产量、品质等因素,硫酸钾肥施用量在375 Kg/hm2时效果最佳。

关键词:钾肥,马铃薯,产量,品质

马铃薯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而且与大多数其他作物一样还越来越多地用作不同工业产品的原料。马铃薯产量与施肥量显著相关,适宜施肥可显着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量。马铃薯是喜钾作物,钾K是植物的重要常量营养素,能维持细胞膨压和调节水分关系,促进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严重的钾缺乏会通过降低叶面积的扩大和CO 2同化能力来降低产量并降低块茎品质[1],有研究报道,过量施用钾肥块茎产量没有显着增加,还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2],因此,本研究目的是调查马铃薯适宜的钾肥用量对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 2021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田(经纬度为 45°77'N,126°68'E,地势平坦,土壤以黑钙土为主)进行,地属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021年,黑龙江省平均年降水量为608.5毫米,比常年多11%,全省年平均气温5.1℃,比常年高1℃,总体来看2020年作物生长季大部分时段热量足够,水分、光照充足,该地土壤为有机质含量 25.18g/kg,全氮含量 1.69 g/kg,碱解氮1173.87mg/kg,速效磷含量64.96mg/kg,速效钾含量 180.08 mg/kg,pH 值 6.91。 试验地前茬为大豆,地块长期进行常规耕作。

1.2 试验设计

本研究的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克新18号,于2021年5月3日播种,5月25日出苗,9月25日收获,本研究采用随机种植原则,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施以不同含量的硫酸钾(K2O)150 Kg/hm2(K1)、225Kg/hm2(K2)、300 Kg/hm2(K3)、375 Kg/hm2(K4)、450 Kg/hm2(K5)、525 Kg/hm2(K6),每个处理设3个小区重复,起高垄种植,整薯种植,种植密度60000株/hm2,采用随机组合排列,重复之间设80 cm隔离带供试验行走,小区面积为4m×5 m=20m2。基肥施用30%的硫酸钾,在播种第50天和75天分别追施肥40%的硫酸钾和30%的硫酸钾,其他肥料各处理统一施用14500 Kg/hm2有机肥、130 Kg/hm2磷肥(磷酸氢二铵)和185 Kg/hm2氮肥(尿素),磷肥基肥40%,播种第20天和50天分别各追施30%,有机肥和氮肥基肥全部施肥入。播种后第90天,采集每个小区茎下第三片叶(12份)测定叶绿素含量,采集每个小区中间区域植株(12棵)测定叶面积、株高、茎粗。收获期选取每小区10m2收获,测量各个小区马铃薯的淀粉、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C和还原糖的含量以及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进而折算产量。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对本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

2.1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到,马铃薯叶面积随钾肥的用量增加而提高,而叶绿素含量、株高和茎粗在K4、K5条件下显著优于其他条件(P<0.05),具体见表1。

表1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钾肥用量

叶绿素含量(mg)/g

叶面积(cm2/株)

株高(cm)

茎粗(cm)

K1

0.96b

1475c

39.85b

10.72d

K2

0.97b

1486c

39.89b

11.02b

K3

0.99b

1554b

40.71a

11.08ab

K4

1.10ab

1556b

40.92a

11.13a

K5

1.12a

1661a

40.63a

11.09ab

K6

1.01b

1662a

39.84b

10.94c

2.1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到,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株结薯重及产量均在K4和K5条件下达到最高,且显著优于其他条件(P<0.05),具体见表2。

表2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单位块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钾肥用量

结薯数(个/株)

结薯重(g/株)

产量(Kg/hm2

K1

5.83b

705.25d

42315.20b

K2

6.16b

733.05c

43983.33b

K3

6.50b

755.78b

45347.45b

K4

6.66ab

793.81a

47628.28a

K5

7.00ab

777.92ab

46675.06ab

K6

7.33a

764.77b

45882.71ab

2.3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到,马铃薯淀粉含量随钾肥的用量增加而提高,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C和还原糖的含量在K4、K5条件下显著优于其他条件(P<0.05),具体见表3。

表3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

钾肥用量

干物质(%)

淀粉(%)

蛋白质(%)

维生素C(mg/100g)

还原糖(%)

K1

18.41b

29.12b

6.59b

14.25a

0.35b

K2

18.54a

29.63b

7.26ab

14.69a

0.48ab

K3

19.07a

30.65ab

8.54ab

14.84a

0.76ab

K4

19.39a

30.61ab

8.75a

14.92a

0.84a

K5

19.24a

31.44ab

7.92ab

14.68a

0.82a

K6

19.25a

32.75a

7.74ab

14.34a

0.81a

3讨论

马铃薯是嗜钾作物,对钾的需求量很大,目前,硫酸钾是全球化学钾肥的主要品种,硫酸钾肥对马铃薯品质、块茎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显示150Kg/hm2至525Kg/hm2的条件下马铃薯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这说明钾肥能够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效率促进同化产物的运输,进而增加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此外施用钾肥还有利于蛋白质,淀粉,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积累,进而使块茎品质得到提高,但是钾肥含量过高,会影响植株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影响产量[3],本研究显示,钾肥在375 Kg/hm2、450 Kg/hm2条件下显著优于其他条件(P<0.05)。综合分析马铃薯产量、品质等因素,硫酸钾肥施用量在375 Kg/hm2时效果最佳,但是有关马铃薯对不同用量下钾肥吸收速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厚华,赵芬,马晓丽,等. 不同钾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12):34-36.

[2]张皓,周丽敏,申双和,等.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1):116-119.

[3]黄继川,彭智平,于俊红,等. 不同钾肥用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品质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9):167-171.



姓名:吴立仁,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5年4月,籍贯:黑龙江省兰西县,学历:在职研究生,学位:农业推广硕士,工作单位及职务: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特色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邮箱:15045578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