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设规划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设规划路径

赵慧美

师宗县丹凤街道国土和村镇 规划建设服务中心 师宗县 655700

摘要: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视,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从而对农村建设发展现状进行改善和优化,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生村环境,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持续发展。基于此,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对乡村建设规划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加强政策指导,为乡村建设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指引。本文主要对乡村建设规划的现状、问题以及路径进行分析,旨在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效果,推动乡村建设规划质量,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生存环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建设 规划路径

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日益明显,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获得了极大的成效,进一步改善了农村风貌,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在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农民进程打工,导致农村人口骤减,甚至部分区域出现空心村现象。这种情况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性实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的改善非常不利,甚至引起农村颓势问题。基于此,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加大乡村建设规划力度,改变传统观念,创新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乡村自身优势,实现乡村风貌的优化和改善,促进乡村建设规划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乡村建设规划现状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需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确保区域经济的均衡化。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很多区域经济条件较差,造成城乡发展中在很多方面出现较大差距,如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等,这种情况势必会加大城乡差距,难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甚至导致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在部分区域持续存在,严重限制了乡村建设规划的健康推进。此外,我国地域广阔,乡村数量较大,而且位置分散,尤其对于一些偏远乡村,难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执行,导致乡村建设规划工作难以顺利实施。[1]现代化城镇发展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再加上基础设施、经济发展与城镇之间的差异较大,造成乡村文化的严重破坏,逐渐失去特色。基于此,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视,推进乡村现代化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恶化,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设施创建良好的条件。

二、乡村建设规划问题

(一)乡村特色文化流失

每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文化,但是在乡村建设规划中,乡村特色文化却往往会被忽略,难以在乡村建设中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这样一来会导致乡村逐渐失去自身特色,建设风貌日渐类同,同时还限制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部分乡村建设中引起现代文化,尤其是在建筑设计方面,现代风格的建筑形式与当地传统建筑风格格格不入,严重打乱了乡村空间的合理布局,破坏当地历史文化古迹的传承意义,久而久之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2]

(二)缺乏正确引导

在乡村建设规划中,需要地方政府按照乡村振兴的思想内涵,对乡村建设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确保其建设功能、风格、空间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凸显乡村特色。然而在实际的乡村建设规划中,当地政府工作不合理,对乡村振兴的内涵精神领悟不到位,难以对乡村建设进行合理指导,致使乡村建设中逐渐失去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限制了自身的个性发展空间,甚至部分区域出现私搭乱建、随意占用耕地、破坏乡村景观等现象,对当地生态造成极大破坏,严重违背了乡村振兴初衷。

(三)基础设施落后

现阶段很多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由于意识落后,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导致乡村建设规划中,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设施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严重降低了人们建设家乡的积极性,非常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3]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设规划路径

(一)构建生态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在建设乡村、发展乡村经济的时候,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发挥自然资源在乡村建设规划中的价值作用,保持乡村自然原貌,这样才能激发村民的归属感,调动其注重建设家长的热情。在乡村建设规划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干扰当地村民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就地取材,推动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成本投入。[4]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同时制定阶段性的建设规划,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执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二)优化乡村产业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要对当地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大力发展优势茶叶,挖掘其内在的发展潜力,改变以往单一分散性的家庭产业结构,与周边优势产业形成合力,造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对当地乡村各类各业的协调发展,起到良好的调动作用。[5]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养殖业,加大技术、人才、设备投入,提升生态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水平,逐渐推动机械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生产能力的提高。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农林渔业和工商业等,形成持续性的产业增长模式。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道路、代销点等,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增进与大企业的合作深度,为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三)凸显文化特色

文化是乡村建设规划的灵魂,不论乡村如何变迁,都要确保当地特色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并对文化特色进行深度挖掘和展现,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增进乡村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强化整体乡村文化底蕴,也可以发展乡村旅游观光产业,实现文化传播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6]其中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内容

具体措施

协调统一性

在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时,要与乡村机理、山形水势等特点保持协调性和统一性,同时确保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保障乡村建设色彩与风格的协调性,让游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强化旅游体验,相辅相成。

增加服务设施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建设规划质量,需要加大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尤其要在乡村入口、公共文娱场所、休闲区域等,加大特色文化宣传力度,扩展乡村绿化空间,方便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的开展。

建筑改造

建筑是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对建筑风格进行优化改造,实现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加强细节处理。

整治老旧建筑

要对乡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老旧的建筑进行科学整治,制定科学的修缮方案,加强对历史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力度,既可以对传统特色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也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打造特色乡村文化景观

在乡村文化发展中,需要结合文化特色,对乡村景观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两者的充分融合,突出景观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实现乡村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1 乡村特色文化发展路径

(四)引进信息技术

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在乡村建设规划中,要积极引进科学信息技术,加大构建信息服务设施,如实现互联网全覆盖、物流上门服务、城乡公交等,推动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提高生活满意度,拉近乡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距离,促进乡村的高质量建设规划。

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要加强对乡村建设规划的重视和关注,意识到构建美丽乡村的重要性,并对乡村建设规划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和方案,把乡村振兴思想融入进去,从而实现乡村建设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要注重建设生态乡村,注重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要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大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开发和应用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乡村建设规划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陈颖.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设的规划策略探究[J].农家参谋,2020(14):265+286.

[2]朱丹强.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设的规划思考[J].地产,2019(24):33.

[3]符高翔.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设的规划策略探究[J].安徽建筑,2019,26(11):30-31+53.

[4]蔡竹君.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设问题及规划对策——以考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C]//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2019:1215-1227.

[5]邹钟磊,杨文平,赖奕锟,文兴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问题及规划对策——以汉源乡村建设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1):8-16.

[6]邹钟磊,文兴华.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问题及规划对策——以汉源乡村建设规划为例[C]//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8:459-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