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环保理念下村镇规划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低碳生态环保理念下村镇规划管理

杨本满

淄博市沂源县石桥镇人民政府 山东淄博 256112


摘要:经济建设的重点正在逐步从城市发展转向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处于关键阶段。如果你想让土地成为与城市同等地位的住宅,优化农民的生活条件,完善农村管理体制已经成为重要目标。因此,积极推进农村建设,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十九大的要求,也是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发展目标框架内的一项重要分步任务。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推进新时期农村建设进程中,要保持农村原有的独特风貌和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农村的效益,要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理论,制定科学有效的城乡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和管理。

关键词:村镇规划;农村振兴发展;实施;政治;对策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面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农村规划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改变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新产业发展思路,以产业发展确保农村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与城市研究概述

司马迁在《地理史记》中首次记载了中国的城市概念。在汉代以后的各个朝代,书籍、文献、方志、法律法规、诗歌和历史记录都包含着城市和城市的内容。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当地专家才逐渐致力于城市规划研究并将其标准化。然而,当时没有对城市的具体定义。人口10-5万的聚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大部分涉及城市地理环境、存在形式和规模、移民和发展历史、人口、文化水平、经济水平等。当时,由于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通往乡村和城市的道路很长,交通不便,研究人员很难深入城市内部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研究体系不完善,研究经费相对单一。它更多地依赖人文地理学、城市人文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术理论作为结论的基础,无论研究的深度如何,在覆盖范围和标准化方面都存在重大不足,相关结论不够严谨和可参考性。

二、我国村镇规划工作现状分析
2.1法律法规体系和规划体系不完善

现行的《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是1993年颁布实施的,二十几年来,与《城乡规划法》一起对促进村镇规划的科学编制以及实施村镇建设各项活动的规范有序和有法可依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城乡的发展,特别是乡村建设的不断前进和深入,以及农村建设活动出现的诸多新变化和新问题,《城乡规划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进行了修订和修编,但是《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却一直没有进行修编,导致其内容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不能与新时期的乡村建设与时俱进。同时,由于社会关注度不高,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我国村镇规划的编制情况也不容乐观。以住建部公布的最新的“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全国编制了总体规划的建制镇17056个,占建制镇总数的94.72%;编制了乡规划的乡8737个,占乡总数的80.28%;编制了村庄规划的行政村323373个,占全部行政村的61.46%。乍看数字,镇总体规划和乡规划编制率都很高,编制了村庄规划的村也有一半以上,但是以笔者所在的地方为例,乡镇编制的规划,有些已经过去十几年了需要修编但尚未进行修编,有些乡镇虽然开展了新农村规划,但根本不切合实际,无法用于指导乡镇和村庄的建设,导致村庄规划的权威性减弱。
2.2村镇规划建设组织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2.2.1相关政府主管机构平级职权交叉,造成管理混乱

中国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不仅要服从同级规划管理部门的垂直管理,但也受乡镇以上其他主管部门(包括农业、土地、建设、交通、水利等政府部门)的管辖和指示。

这些同级部门和机构在相关方面权责重叠,分工不明确,相互沟通不及时、不充分。因此,各部门和机构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布一些具体的标准、法规和政策。在众多部门的大量法规中,很难避免各种规定的交叉和重叠,这为后期处理相关问题留下了相互推诿的空间。此外,这些政府部门和机构在村镇规划中执行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机构发布的相关要求中确实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部分,直接导致真正从事村镇规划管理的人员无所适从。按照某些部门的要求操作可能会导致其他部门的违规行为和管理非常混乱。

2.2.2村镇规划管理不完善

因此,功能的实现是不利的。中国农村规划和管理的主要框架相对规范。从国务院到省、市、区政府,都成立了专门负责农村规划和管理的部门。然而,城乡规划的总体重点一直偏重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其中,城市规划的重点也偏重于城市区域土地、基础设施等方面,严重忽视了村庄规划,这也导致了村庄规划的缺失。反过来,工作内容的缺乏也导致了工作组织建设的缺乏。乡镇规划部门不完善,乡镇规划管理人员“兼职”现象普遍,乡镇规划内容难以真正落实。2006年以后,随着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有所改善,但乡镇规划管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之处,职能落实不利。以2016年为例,有17143家乡镇建设管理机构,83279名乡镇建设管理人员,53063名专职人员,占乡镇建设管理人员总数的63.72%。乡镇建设管理机构8720个,专职人员53063人,占乡镇建设管理人员总数的63.72%;乡镇建设管理机构8720个,乡镇建设管理人员21756人,专职人员13819人,占乡镇建设管理人员总数的63.72%。三、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域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优化举措


3.1加强观念创新,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规划体系

要深入研究国家农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政策要求和重点,积极转变观念,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从尊重村镇发展的角度科学探索村镇规划体系。我们不仅要考虑国家的性质、基本国情和社会结构的特殊性,而且要充分发挥人们的能动性,围绕乡镇自然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注重特色发展视角,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把握基本发展原则,更好地打造更加人性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

3.2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注重依靠技术力量

以村镇规划建设为重点,借助现代科技加强村镇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从开放共享的角度共享内部开发建设成果和做法,以市场为导向,设计科学的发展规划体系,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二元发展模式,吸引更多优势资源,促进发展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全面推广。

3.3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监督管理

要针对乡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不足,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在加强乡镇社会组织管理的基础上,加大管理服务发放的优惠力度,进一步探索强强结合的合作发展模式,在定向扶贫、创造多元化空间、动态建设发展等方面进行更多尝试,加强监督管理,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将更多理念和科学方法融入乡镇发展规划和建设的内容体系,更好地打造特色发展模式,为农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做出全面贡献。

3.4乡村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农村地区最大的优势是自然赋予了村庄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了不断发展农村特色,我们需要以农村原有的土地形态和生态优势为设计主题,通过设计充分发挥它们。同时,应因地制宜地将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相结合,使原本独特的景观在设计后呈现得更加完整和完善。

结束语

在国家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中,研究和应用乡镇建设规划和管理,无论是在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改善乡镇环境、文化和经济方面,还是在整个乡镇创新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安佰强,迟令臻.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20(27):137.

[2]张云路.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平原村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