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问题与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问题与措施分析

赵莹

陕西省渭南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公路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运输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网不断完善,但车辆的不断增加,让公路工程的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保障交通安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类型,其次探讨了解决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有效措施

引言

沥青路面作为当前最常用的公路路面形式,虽然其性能优异,但在行车荷载及自然条件长期作用下,难免产生一些病害。尽管部分初期病害并不会给路面的正常使用造成实质性影响,但除了对路面的整体外观产生影响外,很多初期病害都会进一步发展为严重病害,且发展速度很快,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为此,要在明确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影响因素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处治,以恢复路面正常使用性能,加快公路通行效率。

1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类型

1.1裂缝

在公路的沥青路面中经常遇到裂缝现象,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害问题。一般而言,早期的裂缝不会影响公路的整体结构,但如果不能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有效解决,会加大裂缝的面积和深度等,进而会对人们的正常通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还会影响公路工程的寿命周期,大大降低其经济效益。在沥青路面中,常见的裂缝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强度裂缝。公路工程的路基和路面之间的强度不高,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容易出现弯沉与下陷现象,最终形成强度裂缝。第二,环状裂缝。随着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不断降低,会加大路面的破坏程度,进而出现环状裂缝。第三,温度裂缝。公路工程建设中会使用大量的沥青材料,如果存在不规范操作,会使温差变大,导致路面出现温度裂缝。第四,弯拉疲劳型裂缝。在建设中如果使用的材料弯拉强度不够,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会增加路面的负荷力,长期下去会出现弯拉疲劳型裂缝。

1.2路基不均匀沉降

一个公路建设的最重要的关键部位就是路基的打造。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公路建设大部分处于夏季,因此,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低,在将黏土块粉碎填充路基时往往会产生缝隙,并不能使路基填充饱和。公路建设往往涉及许多关键环节,例如,需要建设加减速车道时,行车道建设与其建设分期进行,并没有呈现同步状态,使得两个车道在连接处过于空缺,久而久之,导致路基下沉。城市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地下水的水位深刻影响着路基的沉降。由于所使用的建筑方案和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在初步将碎土碾压成型后进行填充,后期会产生公路局部均匀地下沉。另外,由于地质环境的影响,也会使得路基沉降。但地质突变往往发生在一些特定区域,并不是造成路基沉降的普遍原因。

1.3松散类病害

对沥青路面而言,松散病害是指由于结合料丧失应有的黏结力导致集料松动,是一种对行车安全有很大影响的病害,严重时可能覆盖整个路面,但大多数都出现在局部。此外,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通常轮迹带的松散病害较为严重。导致此类病害的原因有:①部分路基或基层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破坏;②碎石材料中混有已经发生风化的颗粒,在水分进入后导致沥青产生剥离;③伴随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结合料自身性能逐渐降低,导致面层和车轮之间接触面磨耗增加,引起细集料损失。

2解决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有效措施

2.1处理裂缝病害

在公路工程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裂缝的治理,在进行沥青的配置过程中,需要注重材料的性能,确保材料具有耐久性的特点,并对此进行检测,进而保障材料性能和工程施工的要求相匹配,再进行后续施工的开展。在进行材料的摊铺过程中,要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情况,对摊铺面层的平整度以及厚度等方面的内容做好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碾压方式以及次数,松铺厚度等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在碾压工作开展以后,要对其进行养护,进而运用良好的防护方式,防止在进行摊铺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根据裂缝的种类制定科学的养护对策。在实际养护中经常使用裂缝灌缝工艺技术,如果裂缝宽度比较小,在6mm范围内,在灌缝时可以选择热沥青材料。灌缝主要是运用灌缝设备进行的,将热熔型高分子聚合物密封胶或改性沥青向裂缝进行灌注,进而起到封闭防水的效果。在进行灌缝的过程中,要确保开缝尺寸和现场实际的情况相匹配,开缝的深度要较开缝的宽度大。在进行清缝的过程中,需要运用高压气流对缝隙内的杂物进行清除,还要对已经松动的骨料进行清理。同时还要确保灌封的连续以及饱满,要求灌封的材料要高于路面。灌封的工艺已经较为成熟,对于较宽的裂缝而言,处理效果良好。如果裂缝的宽度较大,超过了6mm,在灌缝时可以选择沥青砂混凝土混合料,这样一来,可以提高防渗效果,在降雨量大的季节,也很难出现雨水渗漏现象。

2.2解决路基沉降问题的有效措施

路基沉降是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的一项问题,因此,在防治的过程中,也应当着重抓住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首先,应当对当地建设环境进行具体分析,特别是在土壤和土质方面,有些土壤和土质不适合公路建设,因此,工程建设之前的土壤调查是十分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路基沉降,需要对所采用的路基建设材料进行选择。可以对当地的土壤进行改造,改变其物理结构,将其转换为适应路基的土壤材料。一条公路上可能不同的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沉降问题,因此不必将所有的土壤都进行转换,可以将部分土壤通过灌注的基础注入原来的路基中,加固路基建设。为了保证路基不会产生沉降,导致发生意外状况,就需要工程建设人员做好后期的公路监管工作。公路建设人员可以定期安排不同的相关工作者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排查,一旦发现数据出现明显的波动,要及时进行实地检查。由于科学技术和新资源的出现,可以对一些传统的施工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如果一旦公路出现沉降的状况,公路建设人员应当及时用黏用的材料,对这部分公路进行封闭处理,避免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发生意外事故。

2.3松散治理

(1)对于因嵌缝料大量散失产生的轻微麻面病害,若沥青面层并不贫油,则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通过撒入适量嵌缝料来修补,施工时应确保嵌缝料完全填充至空隙当中。(2)对于面积相对较大的麻面,首先要喷洒一层高稠度沥青,然后再撒布一层粒径适中的嵌缝料,此时要注意麻面中部厚度应略大,而周围和原路面达到平齐即可,最后通过碾压达到密实。(3)如果路面松散是由于沥青和酸性石料之间未能良好黏附造成的,则需要在开挖松散材料后,重新进行面层施工,此时要注意不可再使用具有酸性的石料,否则还会产生相同的病害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和发展状况。我国目前在不断完善公路运输网,因此,对公路的定期维修和养护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尽管目前公路建设和维修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这些问题将会转化为公路建设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赵晨.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科学检测及预防养护[J].交通世界,2019,000(007):74-75.

[2]何元治.对公路路面病害与养护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4):263-264.

[3]刘帅.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科学检测与预防养护[J].交通世界,2018,000(0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