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3

关于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分析

胡毅刚

身份证号码: 45232419810312****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道路设计工作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时机,选线优化工作是道路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提升道路整体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对道路设计工作中的选线原则进行了说明,在提出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提升企业道路选线优化设计工作能力水平,为路桥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道路设计;交通规划;选线优化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的不断增加,优化选线设计工作越受重视。选线优化有利于提高道路建设价值,推动城市有序发展。但现阶段在选线优化设计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作为设计者,应积极探寻问题的起源,然后采取有效的设计或施工技术措施加以解决,进而保障道路设计选线优化的效果。

1 基于道路设计中的道路选线原则 

1.1 技术性原则

在开展道路选线工作时,企业需要充分地利用科学技术水平进步所带来的有利条件,并结合国内外企业在道路选线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在对道路施工区域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道路选线方案,并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方案进行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以此来提升道路选线工作质量,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2 安全性原则

在进行道路选线方案设计工作时,安全性原则绝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在开展具体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区域内的可能对施工及车辆运行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好预防措施,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去减少不良因素造成的影响。此外,在开展设计工作时,还需要缩小工程量,保证后期车辆运行能够获得较高的安全性。最后,在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道路选线设计工作还需要满足车辆运行的舒适性要求,以此来确保道路选线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顺利实现。

1.3 少占田地原则

在开展道路选线方案设计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少占农田甚至是不占农田,一方面能够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财产少受损失,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企业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支出,降低道路建设的阻力,避免出现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要求相违背的情况。

1.4 全面分析原则

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内容需要包括区域内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风俗习惯等。在选线中尽量避免经过沙漠、沼泽以及戈壁等区域,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难度,也为车辆的行驶提供了保障,从整体上提高了道路选线工作的科学性。

1.5 协调性原则

在开展道路选线方案设计工作时,不仅需要做好参与建设的各个企业、部门间的协调,确保建设工作能够安全、如期的完工,还需要做好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充分尊重自然。道路选线应该确保满足环境发展以及道路建设的双重需求,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道路沿线附近的历史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从整体上协调道路建设与环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 道路选线的方法及步骤

选择恰当的线路不仅能够保证顺利行车,还能提高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投入成本,另外,还能够在消耗最低费用的情况下保证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符合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结合自然条件进行道路选线的常用方法、周全的构造、逐段地进行设计、具体的定线、构建道路选线单因素分析模型,以保证得到最优路线。

2.1 道路选线的常用方法

基于选线的四大原则来进行道路选线设计,设计过程中应认真分析相关因素,确保道路选线方案可行性。在道路设计环节的选线优化设计阶段,应结合具体的情况实施科学性的规划,因地制宜分析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天气等自然条件,整体把握不同阶段工作事项,从而完成优化定线。

其一,道路选线应做到科学布局。在选线优化设计的整个阶段,应针对总体布局对主体段道的各项控制点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在明确实际位置后,结合关键点来明确主要的方向,如此将有利于确保对于线路总体方面的精准把握。

其二,在进行选线的过程之中,还应进行逐段的设计,将此作为重要的基础,确定好关键的把控点,结合各段道路的真实状况,确定道路等级的合理设计。

其三,对于道路选线来说,还应实施定线设计。线路实际方向有了确定的方案后,还应结合具体情况认真地实施加工,从而明确道路的实际方向以及位置,了解在施工过程中易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

2.2 道路选线的具体步骤

2.2.1全面布局

在布置全面布局时,需要对主要道路路线的控制点做好部署,要求找出道路路线走向之间的特殊点,只有在公路起终点确定之后才能选取控制点,以此来确定路线的基本走向,对全局做好控制。

2.2.2 逐段安排

通过全面布局,对道路路线的方向能基本明确,以此为基础来划分相邻大的控制点,进行不同范围的划分,以想要设计的道路等级、路线通过区等为依据,综合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候、道路性质、使用任务、控制点、土壤以及地形等条件来选择细部点,在此基础上制定路线带。

2.2.3 具体定线

在确定好的路线上采取再加工时具体定线的目录,以此来明确具体的道路中线位置,具体定线过程是在技术标准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基础上来实施涉及,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平、横、纵三个方面的因素。

2.2.4 建立单因素分析模型

影响道路选线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种是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等 ;第二种是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候、道路性质、使用任务、控制点、土壤以及地形等。只有有机整合两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减少不良因素带来的影响,保证道路选线的合理性,这就需要进行道路选线单因素分析,建立相关模型,将地质图、拟选线路平面图和地形图等资料转化为数字信息,通过模型分析来选择各因素相关关系,寻找相互联系的关键部分 ;此外,还需要建立模型对道路选线多因素空间进行分析。

2..2.5 道路选线的分类

道路选线可以分为实地定线、电子计算机选线、纸上定线以及航测选线四个分类。纸上定线首先是对零点线进行拟定,然后以路线平均纵坡来拟定导向线,再对交角点和曲线半径进行拟定,实施路线的具体布设,最后进行纵坡线的绘制,通过平纵反复组合调试来对最优路线进行筛选。手水准放坡是实地定线中使用最多的方式,再从地形出发对控制断面进行确定,根据线性标准的营销来对直线和曲线位置进行拟定,以此来进行道路选线最终方案的确定。

3 道路设计中选线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开展道路选线设计工作时,必须要与国家发展建设的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还需要根据项目施工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出最佳路线,能够保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选线设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并且开展设计工作时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设计工作未能严格地按照设计原则开展,设计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工作质量低下。

3.1 工作人员未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进行道路设计选线工作时,设计人员如果未能对施工所处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那么就不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个环境,制定出的技术标准也就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缺乏合理性。从工程项目所处的地质水文情况来说,在开展设计工作时,需要尽量地避免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以此来提升道路建设的质量,确保通车的安全。但是如果设计工作人员未能进行仔细的勘察,就很难发现并规避区域内的冻土或是软土地基等情况。这样设计出来的建设路线,势必难以与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形成协调统一的效果,严重的甚至会给施工区域周边的环境带来不可修复的影响。

3.2 未能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复杂性

在进行道路设计选线工作时,部分设计人员对于道路建设工程用地的田地以及路网环境缺乏深刻的思考,未能认识到路桥施工对于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这样就会导致道路工程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出现占据农田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增加企业工程建设成本,对于道路交通的运行安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3 未能充分地考虑道路运营与经济因素

在进行道路设计选线工作时,必须要确保运营和工程经济性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道路工程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设计工作人员未能掌握先进的分析技术,就会导致在开展运营和经济因素的考量工作时难以获得最准确的结果,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就会给项目工程的实际使用效果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

4 提升道路设计中选线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针对道路设计中选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企业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去应对,充分地利用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优异成果,对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升设计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更好地为路桥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4.1 全面提升设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为全面提升相关工作人员道路设计中选线优化设计工作水平,企业一定要做好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工作。

第一,在招聘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入职的员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接受过相关专业的系统学习。此外,还需要对入职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特别关注,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做好设计工作。

第二,对员工进行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路设计中选线优化设计工作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中。设计工作人员往往会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很难去搜集、整理复杂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因此,企业一定要为员工获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培训的方式将国内外先进的优化设计经验传输给他们,使他们能够不断地提升技术能力水平。

第三,做好培训后的考核工作。企业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还必须要关注培训工作所起到的真实效果。通过考核,企业可以了解到他们对培训内容的真实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让企业认识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来实现企业及员工的共同进步,更好地完成选线优化设计工作。

4.2 提升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程度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管理,构建出一个道路选线模型,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通过这项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影响设计方案的不同因素间存在的联系,并对各个因素对最终设计方案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另外,这项技术还能够将复杂的地质形态通过模型的方式进行展示,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统计计算,为企业选择最优施工方案提供了数据基础,确保选线优化设计分析工作目标得到顺利的实现。

4.3 构建多目标线性模型

在进行道路设计选线优化设计工作时,不仅需要在应用技术上进行努力,还需要构建多目标线性模型,以此来对环保要求、地理情况等进行准确的分析,提升道路选线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函数公式运算,企业可以直观地了解到道路设计过程中,各个不同因素对设计方案造成的影响,从而方便企业更好地进行优化设计工作。

5结语

开展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分析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选线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便后续工程项目施工的开展,同时也能够提升车辆运行的安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奉建军.山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设计及选线常见问题[J].四川建筑,2018(2).

[2] 吴华.农村公路路线选线优化设计的探讨[J].基建管理优化,2017(2).

[3] 刘文锋, 李杰.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分析[J].环球市场,2017(11).

[4]李军.基于道路设计与交通规划的道路选线优化模型[J].居业,2020(8):22-23.

[5]常利.基于道路设计与交通规划的道路选线优化模型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