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动车组电机超温报警故障分析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某动车组电机超温报警故障分析及处理

张帆 ,周安德, 陈爱军 ,陈三猛,于建顺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1


摘要:为了解决某动车组电机超温报警故障,文章对电机输入电流,温度变化,以及温度传感器进行了逐步分析,最终确定了故障原因并进行了完善的处理。为后续动车组车辆的类似故障问题处理提供依据。

关键字:动车组车辆;电机;温度传感器;超温报警;


一、引言

牵引电机是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中,负责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核心零部件,是动车组运行的动力来源。牵引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有大的电流和高电压,同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为确保牵引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持续稳定的工作,牵引电机一般采用自通风或强迫通风方式进行冷却,同时采用超温报警等传感器进行监控及保护,保障电机有效安全运行。

在动车组前期试运营过程中,会出现牵引电机超温报警故障,对车辆运营可能引发此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以某动车组电机超温报警故障为例进行分析说明,为后续动车组车辆的类似故障问题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故障描述

某动车组2月9日运行,01主控,升02车受电弓。途中列车报01车牵引电机4超温。随后,电机4温度恢复正常,故障消失,未对行车造成影响。

三、故障分析调查:

1)现场线路检查

故障发生后,公司组织现场售后人员下载数据并提交技术人员分析。此外对温度传感器接线进行了检查,未发现异常。

2)温度传感器电阻测试

故障发生当日现场检测温度传感器阻值,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温度传感器阻值

测试引脚

1-2

3-4

1-3

2-4

合格标准

≦0.5Ω

≦0.5Ω

105

105

测试电阻Ω

0.08

0.08

117.3

117.5

结论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3)原理说明

故障判断逻辑:TCU通过APB模拟采集板,采集电机温度传感器的原始数据,由背板传给MCC板卡进行数模转换,并将最终结果送给SMC进行限功以及保护。当TCU检测到牵引变流器电机温度大于170℃持续2秒时,会报出牵引变流器电机超温预警故障,TCU维持50%功率运行。当电机温度低于160℃持续2秒,故障自动恢复。电机温度超过190℃持续2秒,列车报出电机超温故障,封锁逆变。当温度下降到180℃持续2秒,故障自动恢复。

需要注意,TCU对电机采样值进行了步长补偿,因此电机温度不可以突变。

4)数据分析

1.网络数据分析

分析动车组网络数据如图1所示。

温度超过190℃

6279ce3851eb0_html_4bd50aef86735289.png

图1 01车电机4超温故障时刻

从TCU记录的故障数据分析可知,在2月9日16:00:10时刻电机4温度达到了170℃,持续2秒后触发电机超温预警故障。之后16:16:23时刻,电机4的温度达到了190℃,持续2秒以后TCU报出电机超温报警故障。

对比电机1、2、3,电机4的温度在逆变启动以后处于波动状态,明显与其他的电机温度不同,因此初步判断为电机温度传感器故障引起。

2.电机超温报警分析

电机温升高的原因可能有:

a)输入电流异常造成损耗过大;

b)电机滤网堵塞造成散热困难温度超温;

c)温度传感器或温度采集链路故障。

对比故障前后一架和二架的电流曲线,除故障时刻二架切除2min外无电流外,复位后一架和二架电机电流基本一致,而4位电机与其他3位电机温度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可以排除是输入电流异常影响。

6279ce3851eb0_html_6e49f041a7acf6f3.png

图2 对比一架和二架电机总电流大小

电机为具有较大热惯性的系统,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升温和降温曲线符合惯性曲线,即不会阶跃上升和下降,并相比外部条件变化有一定滞后。将4位电机所在二架的电流与电机温升曲线进行合并对比(见图3),每个温度峰值均滞后于电流峰值。

6279ce3851eb0_html_b688a4562fe334d9.png

图3 电流和电机温升曲线合并对比

电流与温度存在一定相关性。根据曲线趋势,分析存在以下疑点:

a)电流变化相同,除4位电机外其余3位电机在30min内温度变化极小,最大温度变化15K;

b)高温电机的升温和降温速率最高分别达3.6K/s和3.5K/s,且持续时间长,远超正常电机的极限升温降温速率0.3~0.5K/s,散热功率过大不符合电机本体的物理特性。

c)车组工作时,4位电机温度与其他3台电机温度持平,车组停止工作后温度与其他正常电机保持一致,不排除传感器故障情况。

根据上述分析,电机输入电流无异常,电机高温报警故障与异常工况和输入无关;电机升温和降温速率过大不符合物理常识,与电机风道和滤尘器堵塞可能无关;疑似故障电机有多段持续时间显示温度与其他3台电机持平,因此判断可能为温度传感器故障。

5)故障复现试验

故障复现试验时使用轴温主机进行监控(如轴温变化不大于15℃/分钟),传感器的阻值与温度呈基本线性关系,温度越高则阻值越高。

传感器温度会随着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温度传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正常情况下轴温主机显示温度不会出现突变。

而根据垂向和横向的三综合试验曲线可以看出,在振动试验条件下,该件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输出均存在温度突变。如图5 所示,轴温主机显示的实时温度在2秒内由152℃突变至-50℃,升(降)温速度超过800℃/分钟,不符合温度传感器的热响应特征。根据轴温主机的判定逻辑当温度传感器阻值无穷大(即传感器完全断开)时轴温数据会显示为-50℃。

6279ce3851eb0_html_34279e124ab3d537.png

引脚接触不良,阻值增大,温度显示152℃

引脚断开,温度显示-50℃

图4 横向振动试验图片图和垂向振动试验图片

四、结果确认及处理方案

1)故障分析结论

对故障温度传感器进行返厂检测及地面故障复现试验,确认牵引电机误报超温报警的原因为温度传感器内部PT100芯片引脚折断(温度传感器内部PT100 芯片引脚折断的原因为温度传感器制作过程中,半成品摆放不当使得芯片引脚受外力碰撞而弯曲所致),导致HMI报牵引电机超温报警。

2)处理方案

a. 更换01车电机4的电机温度传感器;

b. 对报超温报警电机所在的01车4台电机在铁芯相同位置处粘贴测温试纸,车组运行一天后记录试纸温度,未发现异常。

c. 要求供应商加强温度传感器制做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和检测。

五、总结

本文分析了一起典型的动车组报警故障案例,从电机温升过高的可能原因出发,依次分析了电机输入电流是否异常,温度变化是否符合符合电机本体的物理特性,以及温度传感器或温度采集链路是否存在故障。通过复现试验最终确认了电机温度传感器的异常问题,并且进行完善的故障处理。对后续类似故障问题处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从民,张立军,李化明,等. 动车组牵引电机温度过高故障浅析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1):91-92

  2. 梁习锋,王宝金,赵建农.高速牵引电机冷却风机风量实车测量方法研究 [J].流体机械,2003,(2):31

  3. 何碧青. 温度传感器 [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80-41

  4. 马静,李晓光,宁伟. 几种常见温度传感器的研究及发展 [J]. 使用与维修,2005,(6):1-2

  5. 张广军,黄俊钦,李行善,等.温度传感器动态重复性、线性度与性能改进研究 [J].仪器仪表学报,1997,(2):119-124


作者简介:

张帆(1990-),男,毕业于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现任职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长期从事动车组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