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制粉系统改造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燃煤锅炉制粉系统改造技术探讨

谢文魁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1400)

摘要:近几年,由于燃炉煤种变化显著,使得燃煤锅炉工程设计的制粉系统产生了许多突出问题,如磨煤机输送出力不够大,—次风量和风温不足等,从而显著影响发电机组带负荷能力与操作稳定性。而对燃煤锅炉及制粉系统进行设计优化,可以更有效率的提高电站的发电品质和效益,从而减少安全隐患,并确保社会供电安全。

关键词:燃煤锅炉;制粉系统;存在问题;改造技术

燃煤锅炉及其制粉系统统的运转环境、工艺条件、启/停止状态和运行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燃煤锅炉运转安全与经济效益。然而磨煤机的负荷、给煤率、通风量等技术指标的异常,都会对发电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进而产生各类故障。因此,在保证燃煤锅炉机组在现有煤质条件下能安全可靠的运行,也成为了确保电厂安全生产的关键。而为了确保电厂安全生产,本次对燃煤锅炉制粉系统的改造技术展开研究,以期获得更加经济、安全的燃煤锅炉制粉系统运行方式。

  1. 燃煤锅炉制粉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磨煤机密封系统问题

燃煤锅炉在工作中,主要是以制粉系统的中央储仓式,乏气给粉,对整体磨煤机的拉杆和密闭体中的定位板、滑移环等加以合理限制,对整体安全、平稳工作过程起到了很好的保证基础。制粉系统中的下密封体大多由添加封函组成,并通过对下密封体的密封堵塞,使上密封体流入磨膛,唯有如此才能发挥下密闭的效果。但是,制粉系统在真实工作中,施工人员却往往不能意识到密闭体系的重要性,导致系统的密闭效果不好,且水平与拉杆摩擦面积很大,对制度系统的安全、平稳等工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干扰,更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因应危害到职工的人身安全。

  1. 落煤管道的磨损问题

燃煤锅炉的落煤管路大多为普通碳钢材料,然而由于煤料在受制粉体系的内部磨损过程,整个体系的表面损坏往往比较剧烈,使得锅炉设备的落煤管路容易在正常工作时发生损坏。电站运转的全过程中都要确保安全、维护系统平稳运转,而工作人员在锅炉设备的落煤管线发生问题时,会对锅炉设备的落煤管线继续进行补焊,不但会造成人工耗费,而且还会留有隐患。

  1. 锅炉原煤仓堵塞问题

制粉系统在具体工作时由于燃煤中灰份在遇水后提高了自身的粘性,从而减少了整体控制系统的效率。以及由于燃煤锅炉制粉系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燃煤的时间较长,故会提高整体控制系统与煤仓相互之间的磨擦力,并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阻塞现状。同时当制粉系统停止工作时,因为整体控制系统的储煤持续时间较长,会使得煤仓和整体控制系统相互之间的磨擦力逐渐增大,并易造成整体控制系统阻塞。此外制粉系统在实际工作期间如果里面含有了大量的煤块、异物,对系统正常工作就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为了提高整体控制系统的负载能量,原来的煤仓就会出现阻塞严峻,那么还会使整体控制系统中的燃烧器断粉灭火。以及当制粉系统中出现断煤情况时,由于发电机组的工作温度、主压力等因素会改变,水冷壁汽水分界面不平衡,发电机组产生热变化情况,对发电机组的正常工作造成较大危害。

  1. 燃煤锅炉制粉系统的改造技术分析

  1. 加强磨煤机的监管力度

磨煤机在锅炉制粉系统运转中,装置区内的热一次风道和膨胀节等,常会由于原煤的转变而产生大批的粉尘流入,如果长期不加以合理的监督调控,会对机器运转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机械损害。该问题的主要处理办法就是针对磨煤机装置运转的实际状况,根据可能出现大批积灰的环节,制订出一个科学合理、缜密的监督方案。同时需要管理人员经常开展对磨煤机的监督管理工作,以强化监督力量,并认真剖析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以适时更换监督措施,同时健全管理机制。

  1. 对磨煤机进行合理改造

磨煤机在燃煤锅炉制粉系统工作过程中,由于在磨煤机设备中的排渣门存大量粉尘,因此整个磨煤机的安全性和稳定工作能力都会受影响。从根本上对该现象进行了处理,从而使工作装置中的粉尘数量减少,并且为防止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就需要通过使用了新研发磨煤机的全封闭移动式的排渣系统,它可以非常有效处理石子煤排出后产生的泄露,扬尘二次转移,以及机械设备损坏严重等文明生产问题。并且通过对磨煤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可以确保其在锅炉制粉系统工作过程中的粉尘数量没有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过分的危害。

  1. 增强磨煤机筒壁固定性

磨煤机筒壁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由于各种问题造成其中存在着很大的漏粉问题,这对于机器的正常工作来说产生了极大的干扰。要想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可利用停炉检测,或将机器上存在的瓷器品种加以替代。可采用氧化铝陶瓷用螺栓并结合无机耐高温粘接剂凝固,进行凝固,建立牢固耐磨层,有效防止瓷器衬片受空气的侵蚀而剥落产生筒壁漏粉。同时还需要对机器设备的工作状况制订出一个科学、合理控制措施,为机器的顺利工作奠定良好的保护基础。除更换普通陶瓷材质以外,还能够通过氧化铝陶瓷和螺栓实现高温接合,以此改善设备的稳定化特性,防止设备在工作过程产生气流紊乱情况产生。

  1. 改善制粉系统运行环境

燃煤锅炉制粉系统由于在实际运行时期,所遇到的工作条件、环境比较恶劣,这就对电力生产企业来说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煤粉管道、装置等会根据煤质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从而加大了整体制粉系统的损坏点和漏点。所以,锅炉制制粉系统在实际运行时期需要加强自身的巡查力度,对热风管膨胀节、磨煤机闸门、拉杆门进合理监控,防止其在实际运行时期出现的故障问题。而一旦整个系统的机械设备发生了磨损漏项问题,那么工作人员就必须进行对整个控制系统运行状况的解析工作,并针对机械设备的实际工作状况制订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以防止其在实际运行时期发生了漏点现象。可利用新型磨煤机石子煤全密闭移动式排渣的方式,磨煤机区内热一次风路、膨胀节、热插板门等漏灰突出,运用大修时所触及到的风道区段开展专项工作整治,经处理后再开展热平均风压测试,实现零漏项启动。

  1. 加强拉杆密封系统改造

为了破解水平拉杆密封系统的难题,对上、下水平拉杆密封系统进行改造,改装后的上密封为上下双筒结构并具有浮动密封结构。下密封取消盘根封闭结构,并在原下封口法兰上添加了金属连接,使用弹性橡胶伸缩套,伸缩套通过卡箍将上口固定在接管上,下口紧固在上水平拉杆上,以延长水平拉杆密封系统工作时间较长,减少维修工作量少,节约维修成本。并从根源解决漏粉问题,实现产品安全、高效、平稳经济运行。

结束语:

经过对燃煤锅炉制粉系统的技术改造,不但使制粉系统能够自行调节到最高工况,同时实现了制粉系统经济运行的高度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制粉系统的综合效益,从而产生了节能降耗、改善企业运行、提升环保、文明生产水平等多方位的综合经济效益,并促进了生产管理方式逐步地向集约化转变,值得被广泛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广伟. 燃煤机组制粉系统灵活性改造技术综述[J]. 锅炉制造,2019(01):1-4+10.

[2]闫东海,刘建航,刘龙,马国智,王志. 300 MW燃煤锅炉制粉系统自燃和爆燃分析与防治[J]. 山东电力技术,2020,47(12):65-68.

  1. 张宗振,李德波,李新虎,冯永新,周杰联,陈拓,钟俊,廖宏楷. 污泥掺烧对燃煤机组锅炉效率及环保系统的影响[J]. 浙江电力,2020,39(07):93-101.

  2. 张利孟,董信光,赵中华,张绪辉,刘科. 烟气再循环对燃煤锅炉运行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 山东电力技术,2020,47(11):67-71.

[5]李志国,张讳,梁军. 燃煤锅炉低氧燃烧技术对提高机组经济运行的研究[J]. 东北电力技术,2020,41(05):14-17+24.

[6]陈健,黄志伟,吴铭. 220 t燃煤锅炉脱硝超净排放调试问题分析与改造实践[J]. 冶金动力,2020(01):38-41+46.

作者简介:谢文魁,男,1972.12.10,汉,甘肃定西,专科,技师,锅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