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3
/ 2

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邱珺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脑电图室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应用脑电图的效果。方法选用计算机随机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我院78例疑似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对其均施行脑电图、磁共振检查,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脑电图诊断价值。结果 (1)经脑电图检查、MRI检查显示,分别有61、29例被诊断为小儿病毒性脑炎,一致性检测显示脑电图检查、MRI检查Kappa值分别为0.798、0.402。(2)脑电图检查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敏感度(85.71%)、总准确率(85.90%)明显高于MRI(37.14%、39.74%),P<0.05。结论 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应用脑电图具有更高敏感度,诊断准确率更高。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磁共振;敏感度

小儿病毒性脑炎属于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因患儿感染病毒所致[1],如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虫媒病毒等,若救治不及时,可引发较多后遗症,严重者甚至引发死亡,故为避免上述问题,需尽早施行诊断。以往临床常使用脑脊液、影像学检查施行早期诊断,但上述方法易出现较高误诊、漏诊问题[2],故为增加诊断准确率,需寻找其他检查手段。脑电图检查具有较好无创性,能有效反映脑细胞节律性和自发性电活动,对医师评估脑细胞功能改变情况具有较好指导作用[3]。为探究上述检查方式可行性,我院对78例疑似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施行脑电图、磁共振检查,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研究,选用计算机随机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我院78例疑似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为观察对象,78例患儿年龄为1-12(6.26±0.65)岁,男女分别为42(53.85%)、36(46.15%)例。纳入标准:(1)符合脑电图检查适应证者;(2)直系家属对研究知情者;(3)临床资料齐全者。排除标准:(1)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紊乱者;(2)活动性出血者;(3)智力或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对78例疑似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均施行脑电图、磁共振检查,1.脑电图检查:选择北京中科新拓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脑电图仪施行检查,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装电极,采用16通道,高频滤波为30Hz,时间常数为0.1s,工频陷波50Hz,所有患儿均在安静状态下施行单极导联描记,单极描记以双耳作为参考电极,每次记录时间应大于半小时,对于3岁以上患儿,需对其开展过度换气、睁闭眼试验。2.磁共振检查:协助患儿取平卧位,使用荷兰Philips Achieva 1.5T和3.0T的磁共振仪器对患儿头颅施行平扫或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由5年以上阅片经验医师开展阅片。

1.3 评估指标

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脑电图诊断价值,阳性为小儿病毒性脑炎,反之为阴性。

1.4 统计学分析

一致性检测选择Kappa检验,分为一致性良好、中等、较差,对应Kappa值分别为>0.7、0.4-0.7、<0.4;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对照

78例疑似患儿经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显示,70例被确诊为小儿病毒性脑炎。

经脑电图检查、MRI检查显示,分别有61例、29例被诊断为小儿病毒性脑炎(见表1),其中脑电图检查误诊、漏诊分别为1、10例,MRI检查误诊、漏诊分别为3、44例,一致性检测显示脑电图检查、MRI检查Kappa值分别为0.798、0.402。

表1: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对照(n)

检查方法

临床最终诊断

阳性

阴性

合计

脑电图

阳性

60

1

61

阴性

10

7

17

合计

70

8

78

MRI

阳性

26

3

29

阴性

44

5

49

合计

70

8

78

2.2 敏感度、特异度、总准确率结果分析

脑电图检查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敏感度(85.71%)、总准确率(85.90%)明显高于MRI(37.14%、39.74%),P<0.05,见表2:

表2:敏感度、特异度、总准确率的结果比较(n/%)

检查方法

敏感度

特异度

总准确率

脑电图

85.71%(60/70)

87.50%(7/8)

85.90%(67/78)

MRI

37.14%(26/70)

62.50%(5/8)

39.74%(31/78)

χ2

34.849

1.333

32.978

P值

0.000

0.248

0.000



3 讨论

有研究证实[4],病毒性脑炎患儿脑实质常存在不同程度损伤,故常表现为脑功能障碍,且脑神经传导功能减慢,从而导致脑电活动严重失常,进而引发脑放电频率发生变化,而脑电图能有效显示脑活动异常,故可将上述检查用于诊断病毒性脑炎。

本研究特此对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施行脑电图和MRI检查,研究发现,脑电图检查诊断一致性结果明显优于MRI检查,且敏感度(85.71%)、总准确率(85.90%)均明显高于MRI(37.14%、39.74%),该结果和大部分研究保持一致,出现上述现象很可能是由于患儿患病后,其脑细胞受损导致神经细胞新陈代谢速度和强度降低,进而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最终引发一系列脑电活动功能改变,但在疾病早期MRI检查只能反映形态改变问题,而形态改变常晚于功能改变,但脑电图检查能有效反映功能改变问题,从而有助于增加诊断敏感度,诊断准确率更高,且脑电图检查具有无创优势,更易被儿童接受,配合度更高,另外,脑电图能动态反映脑功能改变情况,对评估疗效及预后亦具有较好指导作用。

综上所得,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应用脑电图具有更高敏感度,诊断准确率更高。

【参考文献】

[1]丁婉萍.分析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6):96-97.

[2]祝黎伟,臧玉萍,李敏菁,等.脑电图监测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2):139-140.

[3]刘亚.视频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20,39(34):184-186,195.

[4]吴佳,计星星,薛培培.视频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9,27(1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