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浅谈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管理

吴秋甫

新疆建咨昆仑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因混凝土耐久性和强度性质较高,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若混凝土浇筑质量不高,则会影响建筑工程后期整体性与稳定性,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功能。对此,建筑工程施工应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问题总结混凝土浇筑各阶段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质量管理

引言: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配合比、强度等要素需要满足施工规范,且混凝土浇筑应做好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坚持振捣与浇筑原则,混凝土浇筑技术和方法要等当,不同构件施工要求与浇筑方案也不同。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及时防治通病。浇筑混凝土后,需要做好裂缝养护,增长或停止混凝土强度,出现这种情况会影响建筑工程使用。对此,混凝土浇筑过程注重质量监控,做好养护施工非常重要。

1.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影响因素

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下面有几个较为普遍的方面:

1.1原材料质量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直接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直接联系,原材料质量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情况,混凝土原材料有石子、黄沙、水泥等。其中,石子质量影响因素体现在压碎值、针片状含量、级配。黄沙细度模数和含泥量是黄沙质量的两大因素,或黄砂含泥量较多或者是太细会导致混凝土有干裂缝。黄砂含泥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抗冻性、抗渗性、耐久性等基本性能下降。水泥使用量非常大,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若水泥强度和安定性弱,则会出现裂缝或膨胀问题,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1]。对此,黄沙一般会选择含泥量符合施工标准的中砂,水泥强度亦如此。

1.2原料配合比

混凝土将原材料根据一定的配合比进行使用,水灰比、含砂率、水量是配合比要素的重要内容,这三个方面直接决定混凝土使用性能。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按照粗骨料计算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保证混凝土水灰比,黄沙骨料比例大小应按照石子填充后的缝隙大小所决定。进而导致混凝土浇筑施工,模板支护与振捣的作用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需要控制好振捣频率、力度和时间,保证支架控制的牢固性,接缝严密。与此同时,要保证模板的清洁度。混凝土成型仍然要保持养护,主要是因为结块后的混凝土,水泥土会出现水化。对此,混凝土浇筑后应根据水化程度及时喷洒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避免有裂缝。

2.混凝土浇筑施工问题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施工单位面对着不同质量管理问题,若未采取防治,并及时做好补救措施,则会给施工安全和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2.1漏筋问题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钢筋暴露在外面,会带来质量安全隐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构件设计不合理,造成钢筋密度较密,没有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护层;混凝土配比不合理,再加上振捣不充分使得钢筋错位、变形,进而导致钢筋外露[2]

2.2蜂窝

待混凝土凝固,浇筑部位可能出现蜂窝,表现为粗糙、麻点、凹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充足或不均匀,影响了混凝土使用性能差。在混凝土配比中,石子和黄沙比例不恰当,如石子比例大、砂子比例小,都会有所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若转筒不及时,石子和砂浆出现离析,对浇筑质量也不利。

2.3强度差

混凝土强度差,则是不满足浇筑施工要求。不同批次混凝土可能出现差异,集中体现在水灰比高。且没有进行科学养护、暴露时间过长等,导致混凝土质量差,其粘固功能有所降低。

2.4孔洞问题

混凝土凝结之后,会产生一定量的空隙,严重情况下则形成孔洞。其根本原因是砂浆分离和石子分布不均匀,甚至是砂浆质量低造成的。钢筋密集程度也会影响孔洞产生率,若钢筋密集,下料混凝土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如没有进行充分振捣,孔洞出现进而影响混凝土质量和稳定性[3]

3.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管理措施

3.1完善养护制度

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要尤为关注养护工作。养护操作不合理容易产生很多后续问题,其根本原因则是施工单位加快工期、减少工程成本,以缩短混凝土浇筑的养护时间,但是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则是水化现象的不充分。对此,施工工程浇筑量大、体积大的混凝土施工养护应该依照养护方案和施工标准进行。养护制度涵盖每个施工环节与步骤,奖惩机制以保障人们对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讲,养护方案应从人员、技术、施工材料、水源和施工进程等方面做好统筹规划,明确工作主次,加强质量管理力度。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混凝土养护过程进行记录,若发现问题不应该隐瞒,相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补救措施,以保障养护工作质量。拆模中,施工单位应提前做好调查,确保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拆模,切不能随意拆除。

3.2混凝土浇筑前质量管理要点

  1. 施工单位审批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按照工程施工方案,确定浇筑工程量、浇筑面积、劳动力、设备技术、浇筑顺序、泵车位置、施工缝、后浇带、原材料供应等内容的确认并实施,以保证整个浇筑方案有效推进。

  2. 钢筋、模板的隐蔽工程检查和预检。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浇筑位置进行检查,包括模板位置、截面尺寸、标高等符合工程设计方案,拼缝严密且牢固,模板已经做杂物清理工作。确定好钢筋位置和质量之后,再次对钢筋数量及其施工情况进行检查。

  3. 浇筑前检查好各项设备技术,包括活塞泵、运输车、搅拌机、料斗等设备是否充足、到位,对可能出现故障的机器进行安全质量排查,且做好试运行的检查。

  4. 办妥混凝土浇灌申请书。

  5. 做好天气环境等准备工作,确认施工现场的照明、水电准备工作。

3.2常规浇筑混凝土质量管理要点

  1. 浇筑混凝土应遵循开盘鉴定制度,每天跟进用料、料源等细则。

  2. 浇筑混凝土需要有监理,需要保障浇筑质量,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塌落情况,避免搅拌混凝土之后临时注水,若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绝对不能使用,而是要退回去重新搅拌。

  3. 及时检查振捣,不能过震、漏震,确定钢筋位置与牢固程度,若钢筋出现移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沉降缝、施工缝的浇筑。

  4. 检查成型哑光与覆盖交税养护,避免浇筑混凝土有裂缝。

  5. 待监理单位确认后,承包单位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拆模[4]

3.3特殊季节混凝土浇筑管理要点

一方面,在冬季时期,混凝土浇筑应该做好冬季施工准备工作,若必要施工,则根据气温预测结果和现场环境做好技术保障方案,不定期测温,确认浇筑和拆模条件。且浇筑方案应该切实可行,不能照搬照抄。若浇筑施工方案不合格,应该撤回并重新审批。

另一方面,夏季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要点,同样也是做好温度环境的预测工作,监督承包单位做好施工方案。监理单位则是辅助进行检查与督促工作,如水泥材料的选用合理性、骨料是否防止升温、配比合理性、浇筑方案合理性、温度控制等方面。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国家、社会的经济建设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促使每一项工序落实到实处,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魏红燕. 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C]/2014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4:181+172.

[2]王凤荣.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213.

[3]先巴吉.浅析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3(12):398+400.

[4]刘海琴.浅谈在施工过程中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10,22(07):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