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在制种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节水灌溉技术在制种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兰红宇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161006

摘要:玉米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水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根据玉米的不同是生长时期进行灌溉,并且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来选择合适的灌溉技术,以此来严格按照玉米不同的生长需水量进行灌溉。本文主要从地膜覆盖、喷灌、细流沟灌技术,自压软管的节水灌溉技术等进行讨论,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制种玉米;灌溉技术;实际应用


1地膜覆盖

薄膜覆盖这一灌溉技术较为常见,主要在玉米还未生长出来时,在土壤上覆盖一层保温保湿薄膜,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土壤湿润,还能对玉米植株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即使阳光照射强度较大也可以减弱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并且还能通过膜内外的温度差而形成一定的水珠滴落到玉米苗上,从而起到灌溉的作用。一般即使玉米出苗后也不会将薄膜丢弃而是可以继续使用对玉米植株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对于玉米制种来说,这一技术具有较大的好处,首先可以有效提高地表温度,从而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玉米本身虽然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是需要在特殊时期保证根部水充足,比如在植株拔节后,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并且对缺水较为敏感,一旦根部水份缺乏,便可能影响玉米后期的生长。而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在玉米生长期间提高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保证地表湿润,进而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其次,可以促进玉米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尤其是在施肥后,地膜覆盖可以减少肥料的蒸发,从而使得玉米可以吸收更多的养分。

但是这一技术在玉米制种期间仍旧存在一定的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会在膜与膜之间滋生杂草,争夺土壤养分,影响玉米的生长。如果种植人员并未监测地膜覆盖下的玉米生长情况,很容易导致玉米的生长情况收到限制,尤其是对后面的抽丝期收受到较大的影响,影响玉米制种的产量。

2喷灌

喷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漫灌和小白龙灌相比来说,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水资源,还能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来对喷灌强度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喷灌需要利用一定的设备,并且需要搭建架子,将输水管道放置在架子上并且进行固定,输水管道上有密密麻麻的小孔,通过对水加压推动水的流动,由于水被加压了,在通过小孔时水是喷出的状况。其对玉米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主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可以调节小范围内的空气和温度,使得玉米的生长环境更为适宜,从而可以加快其生长速度,并且还能具有一定的环保作用,在灌溉时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用水。其次,喷灌不受地形和土质的影响,适用于所有作物,不会发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现象,可以对玉米实现精准浇灌。此外这样灌溉方式不需要人工进行实时监督,并不会使玉米灌溉水量较大而影响生长,所以可以节省很大的工作量。

当然,这样灌溉方式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较为明显的便是对玉米的生长时间有一定的限制,并无法在玉米的任何时间进行灌溉,比如在玉米抽丝期间,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操作较为困难,还可能会由于水喷到玉米上而影响后期的授粉效果,最终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3细流沟灌技术

这一技术是目前我国玉米制种时常用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能够根据玉米的需水量来调整灌溉方式,还能很好的达到节水的目的。具体来说,细流沟灌主要是借助土壤的毛细管作用使得灌溉水量从沟底和沟壁向周围渗透而湿润土壤,从而保证玉米生长期间的需水量。其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可以节约水量,主要是通过土壤渗透来保持土壤湿润,这较符合玉米生长期间的特点,既不会水分过多发生涝灾,也会由于干旱影响生长。其次,操作方式较为简单,并且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所以可以节省玉米制种的成本,更加的保证农民自身的效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保证细流沟灌效果,种植人员需要掌握这一技术的灌溉要素。首先,为了更好的控制灌溉流量,需要在每一个灌水沟口放置一个引流的水管,一次来实现精准分流灌溉,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一般来说,控制水流的小管通常是竹管、瓦管或塑料管等,管孔的大小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直径一般在1.5-2.5cm,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分流效果。当然针对特殊土质需要选择其他的引流效果,比如黏质土壤一般会用开三角口代替灌水管。其次,需要对灌水沟的水深进行控制,一般为为沟深的1/5-2/5,这样既可以保证水可以借助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对玉米的根部进行灌溉,也可以避免水过深而流出沟壑,影响灌溉效果。此外,入沟流量通常需要控制在0.2~0.4L/s,这样保证土壤充分吸收沟壑中的水。如果流量大于0.5l/s,可能会导致对沟壑产生冲刷,湿润均匀度变差。另外,还需要控制沟长和沟宽,一般要求沟长在6 -120cm,沟宽为12~13cm,深度为8~10 cm,间距60 cm。还需要在灌水前便挖好灌水沟,这样才能避免损失玉米根系。

4自压软管的节水灌溉技术

自压软管主要是针对地形复杂的玉米种植区域,当地如果气候条件差,风沙较大,那么其他的灌溉方式可能并无法满足玉米的需水量,或者是灌溉量较大从而影响玉米生长,此时可以通过自压软管来进行灌溉。以往在对玉米进行灌溉时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于洼坑底会集聚大量的水,从而会导致玉米根系因水分过多而缺氧腐烂,会很大程度影响后期的玉米产量。如果仍旧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灌溉,可能会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自压软管主要是借助灌溉渠道和地面的水位差而使得水流自然流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只要相关人员根据地形来进行软管布置,那么便能很好的实现自流灌溉。这一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更加适用于干旱地区,能够有效通过灌溉提高玉米产量。

但是这种灌溉方式对于土壤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土地平整,并且不会有较大的坡度,这样可以使得水流流动时避免出现灌溉不均匀的情况,避免水资源浪费。此外,由于自压软管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借助软管来输送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水中带有一定的泥沙而导致流动后软管残留泥沙,导致软管堵塞,影响今后的使用针对这一问题,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软管,一旦发生软管堵塞需要及时进行疏通,这样才能保证灌溉不受影响,避免玉米由于灌溉不及时而影响后期的产量。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玉米制作中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在使用节水技术,借助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使得玉米得到更好的生长条件,保证产量。目前常用的灌溉技术有地膜覆盖、喷灌、细流沟灌以及自压软管灌溉等技术,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现在合适的灌溉方式,以此来更好的保证灌溉效果,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其运用并不是十分的广泛,仍然需要积极的推广。


参考文献

[1]何玉琴,成自勇,张芮,等.制种玉米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7 (20) : 32-33.

[2]王立俊,魏开军.栽培方式对制种玉米产量及水效益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5 (8) : 23-24.

[3]王以兵,丁林,张新民.免储水灌注水播种条件下保水剂使用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6(4) : 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