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慢性病管理存在问题与发展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乡镇慢性病管理存在问题与发展现状

华敏刚

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卫生院,江苏无锡, 214187

摘要:乡镇慢性管理工作不如城市慢性病管理那么高效便捷,也不如城市化管理那样集中。分散性、稀少的居民管理提升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与成本,需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价值,将更多优质资源实现共享,提升乡镇慢性病管理工作效果。

关键词:乡镇慢性病管理;问题;现状

乡镇慢性病管理属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一项,近些年来广受关注。但是实际推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落地问题,要尽可能地将国家倡导的工作落实到位,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因地制宜的处理,提升工作开展的效果,让医疗服务工作真正的惠及到个体。

1 乡镇慢性病管理常见问题

    1. 管理范围广

乡镇基层单位的面积广泛,管理辐射面广,乡镇下面的所管辖的村级单位多。居民居住较为分散,不如城市化居民居住的集中,人口密度低。因此在实际的慢性病管理工作上,做好对应宣传召集以及具体执行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工作投入较大,成效较少。惠及的人数相对较少,但投入的精力相对更多。

    1. 医疗资源有限

百姓们出行相对不便,整体工作的集中化管理程度相对不高,对应的医疗资源也相对有限。一般在慢性病管理医疗资源的投放上,人员越集中,投放的资源条件就越多,价值可实现性更大,利用率更高。而对于乡镇单位而言,人员较为分散,人口密度相对较少,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都不如城市水平高,因此对应的慢性病管理所能够获得的医疗资源则相对较少。无论是其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卫生服务站,每一个医疗资源的投放需要肩负的任务更重,选择性较少。对于慢性病管理的渠道也相对狭窄,更多地依赖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3 管理难度高

慢性病的病程长,发病隐匿,病情状况多样,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有多种疾病共存的状况。而对于乡镇单位而言,生活方式与城区具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乡镇基层单位留守老人较多,年轻人少,生活起居相对简单,饮食方面缺乏丰富性,活动锻炼缺乏多样化的形式支持,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应的健康管理工作也较为疏忽。慢性病在治疗以及用药工作的开展情况相对不理想,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整体的认知行为状况相对不理想,对应的慢性病管理的难度相对更高。

2 乡镇慢性病管理对策

2.1 具体执行方法

要做好对应的疾病指导工作,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指导手册。通过书面的方式来让患者知道疾病知识以及预防措施,提升患者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细致地说明饮食方案中的食物名称、制作方法、注意事项,合理的饮食量、饮食时间、饮食频率,保证每天饮食合理规范,营养均衡。还需要配合对应的有氧活动锻炼,提升机体状况。做好每天睡眠质量管理,降低身心压力对整体睡眠构成了干扰,尽可能地做好心理建设,避免精神压力对整体状况构成的影响。

要针对患者病情特征以及生命体征结果做好对应的管理模式设计。具体要采集患者的疾病检测结果、年龄、并发症、既往病史、生活习惯、认知状况等各方面情况,由此保证个性化的指导工作有效推进。如果属于低危患者,可以运用非药物治疗的干预方式引导患者做好饮食调理以及生活习惯的调整。做好一段时间观察之后,如果不能够达到健康水平,则在提供对应的药物治疗指导,依据情况合理地调控药物方案。

要积极的展开社区合作,对于患者情况需要做好个人病案的设计,然后开展对应的随访,掌握患者病情发展状况。针对其情况做好定时的随访工作,一般低危情况可以每季度做一次随访,中危情况两个月一次随访,高危情况每月随访。然后依据随访结果进行对应情况的观察,纳入到有关个人档案中,做好病情的动态性监测,及时的指导其合理用药,尽可能地减少慢性病所引发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经济压力,同时也减少基层医疗负担,提升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

2.2 注重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

要注重新技术、新理念的运用,例如在慢性病管理中,健康教育属于重要的环节,而健康教育的方式除了传统的一对一的指导,也可以采用一对多的健康讲座以及网络平台的信息发布。可以积极地在各村内建立对应的健康教育宣传人员,定期的将有关健康知识文章通过手机的方式发送,然后做好对应内容的学习吸收,展开各村落基层慢性病老年患者的口头指导讲授,同时配合对应的纸质宣传方式,做好入户的宣传。还可以在各社区做对应的宣传栏等落地方式进行教育指导,在慢性病管理中也可以积极地开展定期的义诊活动,将义诊服务送入到各基层单位。积极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常见慢性病的分级诊疗管理,强调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全流程服务。让慢性病防控工作得到基层方面的落实,确保患者的安全诊疗工作的开展。

2.3 积极调动家属配合度

慢性病管理工作需要积极地调动家属的支持配合度。尤其是乡镇一级慢性病患者中,有较多的中老年患者,可以将个人慢性病管理档案中纳入其家属联络方式,进而可以通过与其年轻家属沟通来让家属做好中老年患者病情的日常监督管理。同时也可以将其病情与家属做定期的沟通,提升家属有关配合度。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发达,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的普及,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慢性病管理工作开展的便捷性,丰富了具体的展开形式。

2.4 积极运用智能技术

互联网层面的沟通互动可以通过视频、图文、音频等方式做联络沟通,方便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可以真实全面地反馈实际状况,满足多样化情况所需,积极的推广智能管理方式,例如智能血压、血糖监测设备,让患者能够做好日常的居家监测,及时地反馈疾病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做好日常疾病监测信息记录,这样有助于其个人病情变化情况的采集,方便医生依据个体情况做好灵活性的调整。同时也可以提升慢性病管理中随访工作的质量,完善有关数据支持,也减轻了有关医护工作人员的压力。

2.5 充分运用医联体资源

可以积极地运用医联体建设来提升整体工作的开展效果。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可以方便地让医生做集体性在线的会诊,可以汇集多方面资源展开远程疾病讨论工作,为基层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方案。为乡镇基层慢性病管理提供更多人才资源以及方法的支持,落实有关工作的效果。

3 结束语

对于乡镇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开展,会面对多种多样的问题。不同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基本状况差异,会导致具体执行工作中需要更多灵活变通应对处理。这种工作一方面考验有关人员的管理能力与执行力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各方面政策的支持。在较多工作的推进上,如果有政策性的辅助,可以提升工作开展的效率与质量,减少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 崔国芝. 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情况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0):183-184.

[2] 周志衡,刘修娟,温盛春,等. 多方协作的立体化农村慢性病管理模式探索与实施效果评价[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20,13(3):258-261.

[3] 杜甫. 评价慢性病管理模式在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健康之友,2021(15):29.

[4] 郭桂英. 慢性病的管理[J]. 健康必读,20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