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范化管理对徐辛庄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徐辛庄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张士歧

北京市通州区徐辛庄卫生院 北京 110118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规范化管理对徐辛庄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中心2018年管理的3667例和2021年管理的327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三年的着实工作,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由43.7%提高到65.1%,血压达标率55.5%%提高到69.3%。2021年管理的高血压人群作为研究组;2018年管理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管理3年前后的血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管理3年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徐辛庄地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社区中心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并发症;

高血压是当前较普遍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根据《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流行性病学分析,我国的高血压者约2.45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脑卒中患病1300万、冠心病患病1100万、心力衰竭450万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多发生于老年人群。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不断减退,加上老年者的免疫力不断下降,使得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治疗周期较长,且难以治愈,往往降低了生活质量,不利病情恢复[1]。因此,对高血压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将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中心2018年管理的3667例和2021年管理的327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2018年管理的高血压人群作为对照组,2021年管理的高血压人群作为研究组。如下表1所示:经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接受管理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大于5年者;高血压管理满1年,且相关指标记录资料完善者;血糖控制良好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者、既往有心脏、肾脏疾病者、中途失访者、精神病者、理解及语言障碍者。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组别

男/女

平均年龄(岁)

病程(年)

对照组(n=3667)

2000/1667

63.15±2.34

10.67±0.90

研究组(n=3276)

1786/1490

63.56±2.64

10.53±0.89

X2/t

0.976

0.922

0.934

P

0.167

0.143

0.783

1.2方法

对照组研究组:均给予社区高血压病规范化管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管理方法:(1)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与高血压者签订服务协议,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家庭地址、文化水平、血压水平)、基础病情及疾病进展情况,评估患者健康及高血压进展情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社区医疗服务方案,社区全科医生团队人员为患者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2)健康宣教。由社区医生对高血压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服药目的、预防手段、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及运动方案。叮嘱患者禁止暴饮暴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每日进行适量运动锻炼,如打太极、遛弯及散步等。在运动时应有家属陪同,根据患者耐受度,选择适宜的运动量及运动时间[2]。同时社区医生分析患者心理变化,做好心理疏导,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组织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包括高血压发病原因、常用药物服用方法、高血压的预防,如何自己监测血压水平,从而预防高血压并发症,提高患者疾病知识了解度。(3)定期家庭随访。每季度进行1次家庭随访,随访时高血压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医疗及护理指导,让患者参与到共同学习中。随访后及时获取的信息完善到患者电子健康档案中,动态监测患者病情,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4)定期检查。每年1次,监测高血压患者的血脂、血糖、尿常规、肾功能等,同时做好心电图检查、眼底检查、超声心动图 检查等。对于检查出有其他并发症者建议转专科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管理3年前后的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及管理3年前后并发症发生率(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展开统计学研究,以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血压水平比较

管理3年后,研究组患者的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2所示:

表2 2018年、2021年的血压水平比较(62848e749513a_html_167936581afb3f05.gif ±s,mmHg)

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

对照组(n=3667)(2018年)

135.67±20.11

93.45±2.27

研究组(n=3276)(2021年)

127.82±24.56

86.34±2.11

t

9.144

10.455

P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管理3年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3所示:


表3 并发症比较(%)

组别

脑卒中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慢性肾衰竭

发生率

对照组(n=3667)

78

69

45

10

202(5.51)

研究组(n=3276)

52

43

23

6

124(3.79)

X2

-

-

-

-

12.155

P

-

-

-

-

0.024

2.3两组规范管理人数与血压达标人数分析

研究组规范管理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4所示:

表4 规范管理人数与血压达标人数(%)

组别

高血压规范管理人数

管理人群血压达标人数

对照组(n=3667)

1601(43.7%)

2035(55.5%)

研究组(n=3276)

2133(65.1%)

2271(69.3%)

X2

11.895

9.833

P

0.035

0.015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此次数据调查发现,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由3年前的43.7%提高到3年后的65.1%,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的平均水平明显低于三年前前。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表明高血压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在社区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适合基层社区卫生发展,通过社区规范化管理可较好控制高血压水平,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但此次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样本量较少,需扩充研究样本,并应综合考虑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患病时间、其他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并发症的因素,做到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社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春梅.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 2020,3(4):45-46.

[2]张国荣.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10):2-3.

[3]朱彤. 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4(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