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2

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探析

汤明菊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6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所有患者都接受左西孟旦治疗,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针对性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头痛)。结果:观察组整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头痛等总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将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针对性护理;不良反应

当心脏病患者病情发展到终末期时就会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情况,在该阶段经常会运用左西孟旦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患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效果,需要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工作,进而改善预后[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6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61-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0±3.02岁)、观察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62-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24±2.99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满足顽固性心力衰竭诊断要求;所有患者都没有认知障碍与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及家属都清楚本次实验活动,并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文件。所有患者基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接受左西孟旦(国药准字H20100043、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将5ml左西孟旦注射液、500m的l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混合稀释,然后运用静脉泵注方式输送到患者身体中。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工作:包括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工作、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内容;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针对性护理工作:

1.2.1护理计划方面

综合患者基础信息、病情发展、治疗效果等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护理计划、心理护理方案等,为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一定保障。

1.2.2具体实施方面

按照不同患者实际情况,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对一的讲解方式开展各个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确保每个患者都对自身情况、治疗情况、相关注意事项等有全面了解,引导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对不同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评估,分析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相关因素,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工作,可以按照患者兴趣爱好,开展相关话题,转移患者注意力,并给予患者相应的鼓励与支持,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也可以通过列举以往治疗成功案例方式,引导患者树立一定的治疗信心,提升患者对治疗工作与护理工作依从性。

1.2.3不良反应护理方面

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需要在注射药物一小时前就开始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心率变化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提醒患者在变换体位时,需要保持动作缓慢,进而有效避免体位变换引发低血压症状的情况出现。如果患者出现心率失常,需要强化患者心率与心律指标变化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药物,避免患者病情恶化;如果患者出现头痛情况,需要关注患者血管扩张情况,适当调整微泵速度,如果患者头痛情况比较严重,应当立即停止药物使用;需要在用药前后开展血电质检查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患者低血钾症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3判断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头痛)。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系统处理相关数据信息,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如果P值不足0.05,就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整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头痛等中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具体见表1。

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比情况 (n,%

组别

心律失常

血压下降

头痛

总发生

观察组(n=33)

0

0

1

1(3.03)

对照组(n=35)

2

2

2

6(17.14)

X2

-

-

-

10.977

P

-

-

-

0.001


  1. 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会运用左西孟旦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患者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比如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头痛等,对患者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护理中经常会将患者不良反应护理作为重点,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从而提升治疗水平[3-4]

从临床护理发展来看,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多种疾病护理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护理效果[5]。结合文中研究结果,在运用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同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工作,可以提升健康宣传教育以及心理护理有效性,并根据不同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预防与处理措施,进而将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提升预后水平,同时,观察组整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头痛等总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

因此,在运用左西孟旦开展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工作时,应当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而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提升治疗效果水平,具有较好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庞凯芳. 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0):84-86.

[2] 李岩.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61-262.

[3] 侯彬. 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不良反应的护理[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9):168-169.

[4] 葛静. 左西孟旦在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中的护理探讨[J]. 饮食保健,2020,2(42):209.

[5] 魏丽霞.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