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2
/ 3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王栋峰

项城市中医院 河南周口 466200

摘要: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DIDPIF)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 4月收治的40名CTPF病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DIDPIF干预,对照组选择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ULPIF)干预,记录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愈合时间、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DIDPIF具有愈合时间短,骨折复位状态好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CTPF;DIDPIF;ULPIF;优良率;愈合时间;HSS评分

近几年,受到交通事故等因素的影响,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后,病灶处不仅会存在明显水肿情况,另外还使会使胫骨形态出现显著改变[1]。一旦干预不当,则会极大影响膝关节功能,甚至并发关节面塌陷、膝关节畸形等症状,极大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降低了其生活质量[2]。目前,医师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为:维持膝关节平面等组织的完整性、确保膝关节功能安全、快速地恢复。术中,医师不仅需要给予科学的牵引、复位处理,并于病灶处实施植骨操作,同时还要避免术后发生膝关节面坍塌情况[3]。由于CTPF病情的特殊性,所以采用科学、合理的内固定材料与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DIDPIF与ULPIF是治疗CTPF的重要手段,但选择何种术式仍受到一定的争议[4]。本研究选择40名CTPF病例,探讨DIDPIF与ULPIF治疗CTPF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 4月收治的40名CTPF病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3.06±1.48岁;致病因素:8例车祸、9例跌倒、3例其它;病灶部位:13例左膝、7例右膝;Schatzker 分型:15例V 型、5例VI 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3.11±1.42岁;致病因素:9例车祸、9例跌倒、2例其它;病灶部位:14例左膝、6例右膝;Schatzker 分型:16例V 型、4例VI 型。纳入标准:(1)CT、MRI等方式确诊者;(2)属于闭合性骨折者;(3)无手术禁忌症者。排除标准:(1)并发其它部位骨折者;(2)属于开放性骨折者;(3)存在恶性肿瘤者;(4)凝血功能障碍者。两组上述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1)观察组行DIDPIF干预,主要操作过程为:首先选择硬-腰复合麻醉,然后分别于膝盖上方前外侧、后内侧两处行一切口,将关节囊打开,完全显露关节面,彻底清理关节腔内部的碎片、血块等。对移位骨块给予复位处理;存在缺损处则选择同种异体骨进行填充处理,确认胫骨力线无异常,置入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利用X线机观察复位理想后,于内侧处置入T型钢板,外侧处置入 L 型钢板。术后行引流、抗炎等处理措施。(2)对照组选择ULPIF干预:术前准备过程参考观察组。通过术前 CT 结果选择切口部位,常规选择膝前外侧或正中处进行入路。打开关节腔,彻底清理关节腔内部的碎片、血块等,完全显露骨折端,修复塌陷、受损韧带等状况。对于塌陷骨块接利用撬拨复位处理,置入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利用X线机观察复位理想后,采用相应型号的锁定钢板实施内固定操作。术后行引流、抗炎等处理措施。两组均随访1年。

1.3观察指标 (1)手术时间;(2)术中出血量;(3)术后下地负重时间;(4)愈合时间;(5)并发症情况如膝关节不稳、僵直等;(6)HSS评分: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分数越高提示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7)优良率[5]:优:HSS评分不小于85分,CT等检查未发现关节面塌陷、膝关节畸形等情况;良:HSS评分处于70~84分,CT等检查未发现关节面塌陷、膝关节畸形等情况;可:HSS评分处于60~69分,膝关节存在一定不适;差:HSS评分不大于59分,患者日常行走等受到较大的影响。

1.4统计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优良率分析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优良率分析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观察组

20

10

9

1

0

95.0%

对照组

χ2

P

20

8


7


4


1


75.0%

22.180

0.01

2.2两组其它指标分析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HSS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其它指标分析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下地负重时间(w)

愈合时间(w)

HSS评分(分)

观察组

20

91.34±2.66

86.45±3.18

9.11±2.45

12.10±0.76

91.14±1.28

对照组

T

P

20

94.87±2.94

0.529

0.286

95.16±4.52

0.637

0.204

13.78±2.72

9.015

0.01

18.47±1.14

11.358

0.01

79.13±2.52

13.180

0.01

2.3两组并发症情况分析 对照组出现2例膝关节僵直、2例切口感染、1例关节痛、1例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30.0%;观察组出现1例膝关节僵直、1例关节痛,发生率为10.0%;差异显著(χ2=18.527,P<0.05)。


3.讨论

目前,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中骨科多见的症状,其中以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难度最大。该病主要是因机体受到外界作用力而引起高能量损伤。膝关节疼痛、行走受限等是其主要临床症状,部分病例甚至存在骨松质丢失、关节面受损等[6]。一旦发病,膝关节不仅会失去运动以及稳定功能,另外若干预不当,甚至会引起残疾等情况,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保证膝关节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选择有效、合理的内固定术式成为近几年人们关注的重点。

如今,DIDPIF与ULPIF是治疗CTPF的重要手段,其中后者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但是医师选择ULPIF术时,在术中较难准确观察膝关节及胫骨平台等组织的稳定性,所以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较高,再加上该手段的固定支撑力偏低,因此术后极易发生松动情况[7]。DIDPIF术有效避免了ULPIF术视野受限的不足,不仅有利于协助医师准确评估膝关节状态,减少并发症出现的几率[8],另外还具有固定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减少了骨折端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缩短了愈合时间。该术式最大程度地改善了关节区的生理解剖功能,且选择植骨方案修复缺损部位,从而加快了骨折愈合的速度[9]。近几年,DIDPIF术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所使用的钢板属于新型内固定材料,其功能结构科学、合理,不仅有利于保证膝关节整体的稳定性,另外还确保了胫骨平台的固定性[10]。DIDPIF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可使固定功能趋于简单化,且于复位后行固定处理,有利于引起骨块间的相互刺激,加快了骨痂的产生,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2)降低了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出现的风险,且可避免对附近正常组织的损伤程度,有利于确保病灶处骨膜间的血供状态;(3)由于内侧胫骨平台的部位往往较浅,一般后内侧切口即可使病灶暴露,降低了复位难度;(4)前外侧切口则有利于暴露外侧胫骨平台,不仅扩大了手术视野,同时丰富的软组织也能够彻底覆盖钢板;(5)有效保证了后内侧与前外侧切口间的皮桥宽度,加快了局部组织的快速恢复,以防发生局部坏死现象;(6)术后,患者可及时实施膝关节功能训练,有利于降低关节粘连、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出现的风险。本研究发现:(1)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以及HSS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DIDPIF术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有利于其及时下地负重训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DIDPIF术可协助医师提高手术的准确性,避免了因视野受限等因素造成的相关并发症出现的风险,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总之,DIDPIF具有愈合时间短,骨折复位状态好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柳国海.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1,27(10):85-87.

[2]邢建辉,丛远高,陈福林,陈伟东,陈高峰,陈小刚.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复合医学,2020,6(11):63-65.

[3]安刚.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9):5444-5446.

[4]王荣强.两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4):4016-4017.

[5]黄富伟.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26-28.

[6]胡志龙,李瑛,阙武堂,赖建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J].黑龙江医药,2020,33(05):1147-1149.

[7]黄海波,林作华,黄志伟.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肢负重时间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7):2226-2229.

[8]谭波,胡豇,卢冰,袁加斌,魏丹,周维俊,刘昌凤,唐孝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2):149-151.

[9]李国盛.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4):2210-2211+2223.

[10]黄科,韩成龙,温洪鹏.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8):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