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过低报警装置装配工艺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一种气压过低报警装置装配工艺优化

乔迎春 袁魏平 郭保强

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 宝鸡市 721013

【摘要】通过对汽车气压过低报警装置在实际生产装配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产品结构特点进行新型三通接头体的开发应用及工艺优化改进,将原有装配方式从车架优化到制动管路上,在提升装配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气压过低报警装置;新型三通接头体;工艺优化改进

Assembly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a low air pressure alarm device

Qiao yingchun Yuan weiping Guo baoqiang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Baoji 721013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assembly process of the automobile low air pressure alarm device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 structure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joints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are carried outoptimize the original assembly method from the frame to brake pipelinewhile improving assembly efficiencyreduced production coststhe product quality has been signnificantly improved

KeywordsLow air pressure alarm deviceNew connector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前言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气压过低报警装置用于检测制动系统气压高低,此装置设计及装配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生产线产能效率,本文结合某公司在生产线装配气压过低报警装置过程中出现的设计缺陷、装配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对问题调查分析、工艺优化改进并结合现场验证,最终将问题彻底解决。

1 气压过低报警装置在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某公司在生产线装配气压过低报警装置过程中,发现气压过低报警器与主制动连接气管极易出现打折现象,整个装置装配完成时间较长需要4min,单车的生产成本很高约为55元。

2 对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通过对气压过低报警装置装配全过程跟踪,我们发现:整个装置在装配过程中时间较长的原因为:①单车使用两个管路连接接头,其结构为卡套式,每个接头在装配过程中需要用开口扳手对三处逐个进行紧固;②两个气压过低报警器分别与支架用两个六角备母连接紧固,连接后再与气管用开口扳手进行连接;③需将气压过低报警器支架与车架用两颗螺栓进行连接,并用气扳机进行紧固。

2.2同时装配成本过高的原因为整个装配过程比较复杂,采用支架装配在车架纵梁,并用卡套式直通管接头2个,六角薄螺母2个,六角头螺栓2个,自锁螺母2个,h型三通接头体2个,尼龙软管0.9米,管螺母4个,管螺母4个,快插式直通竹节接头4个,快插式直通竹节接头4个进行装配连接,如图1。

629f140f6ec0c_html_f0bd498d82b87bd4.png

图1

3 提出问题解决方法验证实施

3.1 针对接头体卡套式结构需要用开口扳手紧固问题,我们采用竹节式结构进行代替,直接铆接于管路上面,取消气压过低报警器支架和两根气管,直接装配在两根管路上,这就需要我们开发一种新的三通接头体。

3.2针对气压过低报警器装配和连接特点,我们尝试开发了一种新型三通接头体,此三通接头体将原两头卡套式结构更改为竹节式结构,使气管可以直接进行铆接,中间卡套式结构更改为内丝结构,可以将气压过低报警器直接装配在上面。

3.3 将新型三通接头体进行试装测试,单车装配完成时间为30秒,相比之前单车装配4分钟,装配效率提升了3分30秒;单车装配成本为16元,相比之前单车装配成本55元,单车实现降本39元。

3.4试装测试完成后,我们就进行了批量装配,并在相关产品车型上予以体现,如图2。

629f140f6ec0c_html_cb5ea4355bfd11e2.jpg

图2

3.5 针对新型三通接头体,我们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并获国家授权,授权公告号:

CN306943961S。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从气压过低报警装置装配过程入手,以提升生产装配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杜绝质量隐患为目的,通过引用新材料、新工艺、工艺优化创新等将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为企业长远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 机电自动化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J].朱伟.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1)

  2. 机电自动化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研究[J].张海强.杜俊斌.中国设备工程.2019(14)

  3. 强放射性环境用气压传感器的管路与压力响应分析[J].李海.王时龙.易力力.安然.龚金龙.液压与气动.2021(10)



作者简介:乔迎春(1986- ),男,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厂工艺技术,工程师,研究方向:汽车装配及汽车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