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玉米产业化发展条件及发展战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4


旬阳市玉米产业化发展条件及发展战略

李宝军 1 熊治萍 2 宋红 波 2

1. 旬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陕西 725700

2.旬阳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陕西 725700

摘要:玉米是旬阳市最主要粮食作物,居主要粮食作物第二位,常年播种面积2万公顷,发展玉米产业对满足旬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合理调整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满足特殊加工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19年2月--2021年9月我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和种植大户面对面沟通、与经销商和加工企业座谈等方式以及对我市玉米粮食主产区城关镇、双河镇、棕溪镇、小河镇、赵湾镇等二十一个镇玉米种植基地进行实验,对种植面积,产量、经济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我市温、光、水资源气候条件适宜玉米生长,对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改善玉米品质、有效的推进我市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玉米;产业;条件;前景

1 引 言

玉米是旬阳很重要的粮食作物,从籽粒、茎、叶都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玉米的种植和产量情况直接影响到旬阳人民的生活、收入及农业的全面发展。改善玉米种植条件,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产量效益,对带动我市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2月--2021年9月我们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和种植大户面对面沟通、与经销商和加工企业座谈等方式对我市辖区城关镇、双河镇、棕溪镇、小河镇、赵湾镇等二十一个镇玉米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改善供求关系、调整玉米播种面积、补齐优质品种、节约成本等措施,即保护了农的民种粮积极性,又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

玉米是C4植物,具有高产稳产的生理基础。其光合作用效率极高,净光合作用比C3植物小麦、水稻等高出3倍以上;研究证明玉米还是非光呼吸作物,其光呼吸强度很低,养分消耗少、积累多,很适合旬阳山区农业种植。改革开放初期,旬阳大力推广玉米、水稻两杂种子,玉米杂交品种更新换代很快,产量水平不断提高。无论高山、丘陵,还是春玉米、夏玉米或是间作套种玉米均出现大面积的高产典型。随着农技部门不断探索本地生产实际,参与科研攻关,形成了完善的玉米抗灾高产集成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玉米坑道育苗移栽技术、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玉米配方施肥技术和玉米粘虫、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避伏旱、秋淋和虫灾,实现玉米生产最大效益。

本调查重点分析旬阳市玉米生产的条件和潜力以及生产制约因素,对今后玉米增产增收、巩固农业产业脱贫提供指导作用。

2 旬阳市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玉米在旬阳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又是一种粮食、饲料兼经济作物,很受群众欢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和成套技术集成提高栽培水平,运用先进的配方施肥方法,努力提高玉米单产和总产水平,是我市的玉米总产量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和不断发展的现代畜牧需要,增加财政收入,对促进全市粮食安全、保障种粮群众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是旬阳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需要

玉米营养成分丰富,这些营养成分比其它谷类作物高出许多。玉米籽粒中脂肪含量很高,维生素较多。玉米作为食物,有发热量高的特点能与多种食物原料搭配生产更加丰富的食品种类,营养更加丰富。

2.2发展玉米生产,为畜牧养殖提供更加优质饲料资源

玉米各部分均可用作饲料,玉米籽粒作为上等家禽家畜饲料,对提高猪肉、牛奶及蛋产品都有显著的作用。玉米茎叶可以做青储饲料,牲畜吃后易增膘,毛色发亮,粪便不干燥。穗轴粉碎煮熟制成饲料喂猪、喂牛可以很快增加肉的产量。高油玉米比普通玉米含油量高出很多,最适合用来饲养家禽家畜。根据试验,用高油玉米饲养肉鸡,平均每只肉鸡可以节省饲料费10元以上。

2.3发展玉米生产,可为加工业提供特殊原料

玉米是轻工业重要原料,玉米植株各部分可制成300中以上工业产品。玉米籽粒当前最主要是加工玉米淀粉,制造多种抗生素,其它产品包括糖浆、葡萄糖、酒精、醋酸等。玉米胚脂肪含量36-47%,是很好的油脂原料,生产食用富含油亚油酸和维生素E,具有治疗高血压和血管硬化作用。

2.4发展玉米生产,能够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改革开放政策后,普通玉米价格随市场波动较大,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玉米生产者的积极性。国家及时做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实施“价补分离”政策,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出台稳定粮食生产奖励政策,继续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优化最低收购价格政策,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打通粮食生产流通上下游产业链,提高粮食经营效益。

3 旬阳市玉米产业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3.1自然条件适宜于发展优质玉米生产

旬阳地处陕南秦巴山区东部,年平均气温15.4℃,受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的影响,无霜期254天,年日照时数1790.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445.3KJ/cm

2;大于0℃积温5620.3℃;大于10℃积温4748.3℃;年平均降水量851.2毫米。温、水、光资源丰富,完全能够满足优质玉米生产需要。

表1 旬阳市温、光、水资源条件分析统计表

年均温

无霜期

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总量

≥0℃积温

≥10℃积温

年降水量

15.4℃

254天

1790.4h

445.3KJ/cm2

5620.3℃

4748.3℃

851.2mm

3.2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旬阳市已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5.44万hm2,其中粮食功能区2.80万hm2,土地资源丰富。根据全市“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0.91万hm2,总投资估算16703万元。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平均提高 1个等级以上,旬阳玉米生产能力平均每年将增加6500吨以上。随着水、电、林、路各种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扩大稳产高产农田面积,发展优质玉米基地建设具有充足土地资源基础。

表2 旬阳市粮食功能区面积统计表 单位:万亩

项目

数量

面积

片块数量

地块数量

小麦功能区面积

玉米功能区面积

水稻功能区面积

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

耕地面积

白柳镇

88

1033

7698.3

8071.96

15770.26

28720.72

城关镇

107

2689

8465.76

16820.51

25286.27

61125.34

段家河镇

61

1009

11574.34

8902

502.08

20978.42

30281.16

甘溪镇

75

1190

12217.1

6926.61

400.21

19543.92

41386.30

构元镇

78

1421

10034.41

7495.54

212.55

17742.5

26885.49

关口镇

82

2059

16729.03

2484.4

19213.43

35002.77

红军镇

121

1731

3643.03

5020.4

1305.35

9968.78

17202.39

金寨镇

149

1454

8032.71

7549.78

203.26

15785.75

33385.71

吕河镇

88

1855

17661.6

2952.61

20614.21

53201.77

麻坪镇

132

1498

8436.51

10793.12

658.45

19888.08

25395.36

仁河镇

59

152

4008.92

2275.57

660.66

6945.15

11448.28

神河镇

145

1267

6923.76

7548.75

1571.09

16043.6

35756.41

石门镇

102

840

3290.8

8919.99

1932.77

14143.56

37555.61

蜀河镇

250

2663

14698.72

15703.96

2360.65

32763.33

50845.16

双河镇

140

1472

8644.54

10330.65

5449.21

24424.4

47703.85

桐木镇

128

1262

6207.45

5892.51

12099.96

23407.13

铜钱关镇

160

3049

10623.94

12248.62

3379

26251.56

51857.90

仙河镇

140

1029

7183.15

7114.98

1024.23

15322.36

31438.12

小河镇

224

3363

12337.71

15341.8

359.18

28038.69

49287.59

赵湾镇

59

703

9262.83

16531.84

25794.67

46980.52

棕溪镇

136

2981

19790.54

13036.94

32827.48

76804.22

全市

2524

34720

207465.15

191962.54

20018.69

419446.38

815671.80


3.3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农业产业发展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投入主体的变化,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已得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认识。旬阳市“十三五”期间争取国家投资的高效粮油基地及脱贫攻坚整合资金项目建设,已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显著作用,这将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支持优质玉米产业的发展。

3.4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优质玉米产业化提供了可能

2020年,旬阳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3.4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43.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76元,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投入、自我发展能力。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玉米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表3 旬阳市2019—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

项目 年 份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019

187.05

37.55

10761

2020

173.48

43.01

11576

3.5旬阳玉米生产面积稳定

旬阳具有传统玉米种植习惯,平均每年播种玉米2万公顷,平均产量4800kg/hm2。旬阳春玉米种植能成功避过夏季高温和伏旱夺取高产,夏玉米则需要通过育苗移栽和间作套种等技术措施达到抗灾高产目的。目前这些抗灾技术已经达到家喻户晓。

表4 旬阳市2018—2020年玉米播种面积产量统计表

项目年 份

播种面积(万亩)

亩产量(kg)

总产量(吨)

备注

2018

20.35

319.31

64979.6

4789.65kg/hm2

2019

24.69

321.27

79321.6

4819.05kg/hm2

2020

30.17

325.56

96335.8

4883.40kg/hm2

平均

30.09(2.006)

321.50

96740.5

4799.30kg/hm2,

4 玉米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1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根据调查,旬阳市年产普通玉米籽粒10万吨,没有加工和收购龙头企业,基本靠小商小贩做粮食贩运,部分养殖企业作为饲料加工原料,年收购总量不足2万吨。因此玉米种植盲目性大,处于无序状态,受到市场影响玉米价格波动很大。

4.2玉米品种单一,不能保证市场需要

旬阳地域条件差别很大,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通过调查,旬阳玉米90%以上为普通食饲兼用品种,这类品种基本为劣质马齿型玉米,产量高、品质差,食口性差,一般适合作为饲料原料。硬粒型优质玉米不足10%,多为本地特色品种,抗性低,产量一般。而笋用玉米、糯玉米、甜玉米品种种植很少,有高油玉米、黑玉米、紫玉米等特用玉米基本没有,不能满足多种市场的需要。

4.3玉米产量需要进一步挖掘

旬阳玉米高产途径必须以抗灾为基础,玉米花旗能成功避过7月下旬30度以上高温,是玉米能否高产的关键。数十年来当地总结了多种技术措施,关键在于落实。通过实践,采取地膜栽培、育苗移栽等方式,普通食饲兼用型玉米最高产量可以达到10560kg/hm2,比目前普通栽培方式4800kg/hm2高出1倍以上,与我国玉米主产区单产比较,增产潜力有待更进一步挖掘,。

4.4玉米机械化收种比例低,种植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

由于旬阳立地条件的限制,当前耕地宜机化程度不足25%,秸秆机械化还田不足15%,反而人工成本在提高,严重影响旬阳本地种粮积极性,玉米种植也受到很大影响。

5 旬阳玉米产业化发展战略分析

5.1 龙头企业带动玉米产业化进程

近几年我市玉米的种植情况是面积保持稳定,价格总体波动上涨,饲用玉米稳定增长。旬阳市每年播种春夏玉米2万公顷,年产玉米籽粒10万吨左右,50%做饲料原料,农民自用不到20%,35%以上需要外销,当地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玉米产优化水平很低。

5.2 发展玉米产业必须着眼长远重视精深加工

我国玉米供大于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去库存的情况下,结合国际对淀粉糖发展势头良好及“车用乙醇汽油”需求量的增加,玉米深加工是未来的主要流向。玉米产业是旬阳市的传统产业,从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农业的推广,玉米生产的历史久远,玉米的地位也由最初的食用为主,发展到多种用途,除食用外还用作饲料和其他工业原料,我们应着眼长远,随着科技的进步,玉米的精深加工及下游产品将不断出现,前景十分广阔最近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5.3狠抓科技推广是玉米增产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玉米产业化离不开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特别是优良品种的推广对玉米增产的贡献份额达35%以上,通过改善玉米生产条件,增加种植密度,使用配方施肥,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数量和质量双轮驱动,提高机械化使用率,增加玉米科技投入等措施来提高我国玉米的科学种田水平,提高玉米的产量,良种配以良法,农机农艺结合才能实现玉米增产、农民增收。

5.4大力提高玉米品质

不论是普通食饲兼用玉米还是特种玉米,首先保证玉米产品质量。调查发现,当地很多过膜较大的养殖场并不在当地收购玉米,而是外调,原因是当地玉米质量无法保证,霉变籽粒比例很大。就是因为采用常规种植、管理不善,遇到秋淋天气,无法按时收获和脱离晾晒,水分超标造成霉变。因此,需要通过研究不同生产条件下,调整播种时期、加强水肥指标、合理减少农药等农艺措施,在改善玉米品质的同时,增加产量和效益。

6 结论

玉米是粮食、也是饲料和工业原料,发展玉米产业对旬阳农业产业振兴具有重大意义。玉米种植在旬阳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玉米用途的不断拓展,玉米价格近年来在波动中上涨,为旬阳玉米进一步发展展示广阔的前景。但是真正把玉米产业做大做强,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需要坚持不懈开展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藏粮于地,需要运用玉米集成化栽培管理技术,藏粮于技。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培育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 注意效益, 重视市场需求,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姚平录、沈红芬著作《玉米产业经济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3。

2、陈凤云、孙立娟 吉林省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J]吉林农业科学院学报,2008(4);31—32,53

3、侯旭光 内蒙古玉米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11);15—18

4、赵太全.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展望[J]. 种子科技,2009,(11):24-26.

5、姜长云,张艳平. 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中长期潜力[J]. 经济研究参考,2009,(15):16-30.

6、张淑芹,赵燕妮,王士帅,陈新华,施骥. 我国玉米加工业发展分析[J]. 农业经济,2005, (0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