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公共自行车布点规划设计——以柳州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中小城市公共自行车布点规划设计——以柳州市为例

张荔荔

柳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以柳州市为例阐述中小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点的规规划设计方法,在现状分析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前提下,预测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数量、自行车规模和维保基地的用地规模,明确公共自行车布点规划的目标、规划原则以及建设部门在具体确定位置和建设时的注意事项,保证公共自行车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重点分析租赁点的布设方法,结合城市空间布局对租赁点进行分类、分级规划,并对每一个布点进行用地和指标控制,确保规划的可实施性。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布点规划、公共自行车规模预测、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建设、柳州市


在城市交通出行模式中,公共交通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发展绿色交通、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已经成为我国的共识,但也无法解决末端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自行车在1—5公里出行距离具有明显的优势,恰恰是对公共交通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完善,可很好的解决市民的短途出行和与公共交通衔接问题,提高公共交通的竞争力。

1.规模预测

  1. 租赁点规模预测

租赁点及自行车规模可通常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确定。方法一:根据规划面积,按照《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推荐租赁点密度为11个/km2,计算租赁点规模,每个租赁点配备20辆自行车。方法二:根据出行需求估算,该方法可以了解市民的出行的潜在需求,较适用于城市中心区,在基础数据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方法。

柳州市采用基于需求的方法二确定公共自行车总体规模,即依托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获取居民出行的相关数据,包括出行率、交通结构、人口结构等,然后预测未来公共自行车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例,最终结合公共自行车周转率确定公共自行车总体规模。其计算公式为:

B=(P*N*S*Q)/R

式中:B——规划公共自行车总体规模,单位:辆;

P——为规划城市人口,单位:人;

N——为规划日均出行次数,单位:次/(日*人);

S——为公共自行车占全方式出行比例;

Q——为年龄段为12—65岁的人口比率;

R——为公共自行车日周转率,单位:人次/(辆*日)。

  1. 维保基地规模预测

公共自行车维保基地应分区域设置,以就近发挥停放、保养、调度功能。参考国内外公共自行车系统服务点的布设规模及使用情况,维保基地的规模按照建筑面积2平方米/辆计算,因此测算出柳州市公共自行车维保基地规模为40150平方米。

2.规划原则

自行车租赁点布点规划遵循“总量控制、分区分类、小规模高密度、灵活控制”的总体原则,具体实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租赁点应遵循安全高效、可见性好、可达性高、成片成网、规模适度、疏密有致、景观协调的原则布设。

2、租赁点宜采用分区、分类的布设思路。以公共交通站点、大型公共建筑等主要人流集散点为核心,依据节点的辐射半径逐层推进、深入出行终端进行布设。

3、租赁点间距宜为200~500m,平均间距推荐取300m;服务半径为100~250m,平均服务半径推荐取150m。

4、租赁点应在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轨道车站等服务对象的出入口就近布置,距离不宜超过30m;有多个出入口时,宜在各个出入口分别布置。

5、租赁点宜根据所服务区域人流的集散方向,在单点较大规模集中布置,或者在相近的多点小规模分散布置;条件允许时,宜优先采用近距离分散布置模式。

6、一般情况下,每个租赁点的存车位数量应适当大于自行车的数量,建议公共自行车的数量为存车位数量的60%~80%。对大规模集中布置的租赁点可结合空间条件就近设置与存车位分离的、用于车辆临时集中存放的场所。

7、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出入口附近有公交站台且距离不超过200m时,自行车租赁点宜结合公交站台设置。

8、应注意与市政管网的协调,租赁点相关线路的布设不宜与现有市政管网相冲突。

9、在有需求设置租赁点的地方,若空间受限,可与园林部门协调占用一部分城市绿化空间布设租赁点。

3.租赁点规划方案

    1. 租赁点分类

根据城市用地性质和自行车出行需求特征,将租赁点分为四大类:公建点、住宅点、休闲游憩点、交通接驳点。

公建点指分布于商业、办公、医院、体育场馆、教育用地等公共建筑周边的自行车租赁点。这类租赁点的使用峰值具有较明显的特征,如商业周边的租赁点以周末使用居多,且具有较大的瞬时性;办公周边的租赁点以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使用居多;教育用地周边的租赁点以上下学时段使用居多,等等。

住宅点指分布于居住小区周边的自行车租赁点,主要服务于小区居民实现短距离出行、与公交站点接驳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居住小区是大多数市民出行的起终点,其出行目的和出行群体多样,出行时间段也难以统计,因此居住小区附近的租赁点平均使用率较高。

休闲游憩点指分布于公园、景区、街头绿地等具有游客旅游、市民休闲功能的地块周边的自行车租赁点。休闲游憩点的使用人群多为需要到公园景区、街头绿地参观游览或休闲健身的游客或市民,使用时间多集中在节假日和晚上。

交通接驳点指分布于交通枢纽、公交站点周边的自行车租赁点。这类租赁点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自行车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实现无缝衔接,目前在柳州市主要体现在自行车与公交车的衔接。

3.2 租赁点规模分级

结合中小城市的实际使用情况,可以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按规模大小分为两级:

 一级:20~40辆,覆盖半径400~500 m;

 二级:≤20辆,老城区及商业中心区覆盖半径150~200 m,其他区域覆盖半径200~300m。

    1. 近期规划

近期规划旨在查漏补缺,一方面筛选出现阶段有出行需求但未建设的区域,另一方面根据用地和居住情况提前在近期有出行需求的区域布设租赁点。柳州市主要从以下三点考虑出发,规划设置近期自行车租赁点。

一、结合全市租赁点远景需求总量和现状已建规模,从缺失数量出发。目前柳州市城中区租赁点缺少数量最少,这是因为前两期的建设重点都放在了城中区。但从使用情况来看,城中区仍需增设租赁点,并且考虑到缓解城中半岛的交通压力,提倡慢行出行,近期建设的重点仍然在于城中区的租赁点建设。另外,随着自行车出行的普及,其他城区的租赁点需求也在逐渐上升,因此接下来的近期建设时也要适当满足其他城区的需求。

二、从市民需求点来看,通过搜集2014、2015年市民的信访资料,整理出具有市民需求的租赁点。在市民的信件中,共整理出50个租赁点,分布在柳石路至五岔路口周边、城邕片及西环片居多。

三、从柳州市的规划用地看,未来将形成“一城两心”的新格局,在保留城中老区的同时大力发展河东新区。则未来柳州主要有三大商圈:五星商圈、河东商圈、飞鹅商圈。在其周围应加强租赁点的布设,以满足通勤、购物的需求。其布设特点以“小规模高密度”为主,同时在重要节点处适当设置大型租赁点。布设地点应结合人流集散点设置,如商业步行街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等。

4.结语

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布点规划只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前期工作之一,是后期建设、管理和使用能有序、高效进行的基脚石。本文通过对公共自行车的规模预测、整体布点规划设计方法的阐述,对中小城市公共自行车布点规划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耿雪,田凯,张宇,黎晴.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设计[J].城市交通,2009(7):21-29.

  2.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发展专项规划(修编)[R].杭州: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

  3. 郭敏辉,钟明.上海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与实践[J]. 城市交通,2009(7):45-50.

  4. 李黎辉,陈华,孙小丽.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J]. 城市交通,2009(7):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