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护理飞行人员高空减压病的护理

/ 2

高压氧护理 飞行人员高空减压病的护理

刘晓鹤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64 医院 南湖院区 特勤科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护理飞行人员高空减压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飞行人员100例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高压氧护理的高空减压病飞行人员中采取优质护理,可提升护理效果,提高生活质量评分。

关键词:高压氧护理;飞行人员;高空减压病;护理;研究

高空减压病作为一种典型的航空病[1],由于飞行员长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中,血管内形成气泡,导致血管发生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降低减压病的发生率,还应采取科学护理手段,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飞行人员资料收集归纳,将全部人员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患25例、女患25例,平均年龄35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中,男患30例、女患20例,平均年龄30岁,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

为改善飞行人员的焦虑和担忧心率,应加强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护理的依从性[2]。同时,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对高空减压疾病的知识向患者科普,以此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根据病情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指导飞行人员多食用高营养、低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3-4]。

1.3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均采用软件包SPSS20.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和检验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x-±s)和t,计数资料的表示和检验分别采用%和x2,当P>0.05时,则表示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可表示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50

20(40.00)

12(24.00)

18(36.00)

32(64.00)

观察组

50

30(60.00)

18(36.00)

2(4.00)

48(96.0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8例、满意10例、不满意22例,总满意率为56.00%;观察组中非常满意25例、满意22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为94.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对照组

50

18(36.00)

10(20.00)

22(44.00)

28(56.00)

观察组

50

25(50.00)

22(44.00)

3(6.00)

47(94.0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头晕患者2例、气短患者3例、全身乏力患者2例,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头晕患者1例、乏力患者1例,发生率为4.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针对高空减压病患者,通常采取高压氧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恢复飞行员的自信心,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5]。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发生率为4.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高空减压患者当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手段,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升护理干预的效果[6]。

参考文献

[1]薛文东,李学文,姜艳,王岩.潜水减压病患者加压护理过程中突发癫痫一例[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5,22(01):71.

[2]王静.高压氧护理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4):113+118.

[3]张贺月,何江游.循证护理对高压氧护理突发性耳聋不良反应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8,3(11):170-172.DOI:10.19368/j.cnki.2096-1782.2018.11.170.

[4]李楠,李红平,马秀丽,谢晖,刘建华,刘秋菊,秦书霞.一例高空减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天津护理,2011,19(03):167-168.

[5]刘玉华,李金花,李丽.高空迅速减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8(01):11-12.

[6]秦志峰,肖华军,郑晓惠.高空减压病预防、护理方法进展[J].航空军医,2001(0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