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指标的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1

免疫力指标的解读

戴红英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病毒、细菌等异物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自身具备的防御系统,对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进行处理,并且对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具有识别和处理的能力。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力作为一种生理反应,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机制,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免疫力低下导致的,本文对免疫力的指标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免疫力的指标解读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疾病的系统,当出现免疫系统问题时,幽门螺杆菌可诱导细胞增生及胃粘膜的改变,导致胃分泌过少,是促进胃癌发生的关键因素,幽门螺杆菌在免疫力的指标中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

淋巴细胞亚群是免疫力指标中判断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通过测定淋巴细胞亚群,能够对人体体内免疫调节机制是否处于正常稳定的运作状态进行监测和判断。

C反应蛋白指标是免疫力指标中用于辅助诊断相关疾病的指标,包括风湿病的诊断、炎症性感染问题的诊断,急性心梗、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均需要对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检测。

免疫球蛋白指标在免疫力指标中是用于检测下列疾病的主要依据,包括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炎活动期、淋巴管肉瘤、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病、继发性免疫缺陷、急性肝炎组织损伤、肝癌、皮肤炎、心肌梗死等,检测免疫球蛋白指标能够用于上述疾病的诊断。

体内激素检测是判断人体内激素水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时的一种免疫力指标,能够对人体内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在体内激素指标的检测中,掌握人体的内分泌情况、激素水平。

甲肝、乙肝抗体指标的检查是对人体体内是否存在乙肝、丙肝抗体进行确定的项目,甲肝、乙肝抗体检查能够对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丙肝抗体准确确定。

微量元素指标是免疫力指标中用于检测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水平的项目,包括铜、铅、铬、钙、镁、铁、锌七种不同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指标的检测中,对人体近期的营养情况可进行判断。

艾滋梅毒指标的检测用于对人体是否存在梅毒、艾滋病病毒展开判断、确诊。

结核杆菌指标的测定是对人体是否存在结核杆菌抗体准确判断的项目,能够对人体是否存在患结核病的风险实现科学预测的目标。

高发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免疫力指标中用于检测和筛查高发性肿瘤的项目,能够早期诊断肿瘤疾病,包括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早期诊断,以及一系列高发性肿瘤的早期检测,例如胰腺癌、肺癌、结肠癌、胆道癌、乳腺癌、肠道癌、胃癌、甲状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癌、肾脏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此类疾病均属于高发性肿瘤,在高发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中能够早期诊断出肿瘤疾病。

超声检测是免疫力指标检测中对人体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风险准确判断的项目,对肝胆、心脏、肾脏等脏器功能水平和脏器状况展开检测,分析器质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男性前列腺、泌尿系统免疫力指标检测可综合排查男科疾病,预测一系列疾病的风险,包括男性患者是否存在前列腺癌、前列腺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女性妇科生殖系统检测是综合排查常见女性妇科疾病的免疫力指标项目,例如内分泌引起的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肿瘤、卵巢囊肿等,均可以在女性妇科生殖系统项目的检测中达到科学预测、准确预测的目标。

超敏C反应蛋白是存在于人体体液中的炎性淋巴因子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形成的急性相蛋白,由肝细胞合成,每天1-19mg,在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中是关键的构成部分,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5000-140000。

二、如何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低下,会导致人体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这是免疫力低下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提高人体免疫力,可以选择合理运动、均衡膳食等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合理休息和参与运动锻炼。明确身体所缺乏的营养素,并有针对性的补充蛋白质、维生素、铁等营养素,值得注意的是,营养素过量反而会导致人体出现不适症状,应注意适量补充,有针对性的补充缺乏的营养素。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在睡前长时间的接触电子产品,早睡早起,保持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释放生活和工作中的压抑、焦虑情绪,保护自身的免疫力。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参与体育运动,参与科学的运动锻炼计划,改善心肺功能,过大的体育锻炼不可取,因为机体过度疲劳,免疫力反而会降低,应保证锻炼的合理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项目,确定运动时间、运动强度,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力的提高。

总结:综上所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失调或是免疫系统不健全,会给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埋下严重的隐患,反复发作相关疾病,例如常见的感冒、哮喘、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腹泻、过敏等,甚至有可能增加患癌症肿瘤的风险。因此,免疫力低下是不容小觑的,人们要树立起正确的观念,认识免疫力指标,提高健康水平,强化机体免疫力,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作息时间、饮食规律,提高身体体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