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临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关键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超声科临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关键探索

陶小华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 400054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科临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关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超声科进行临床教学的10名带教教师以及26名学生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分为应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两个阶段,对其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结果:第二阶段教学效果以及学习状况明显优于第一阶段(P<0.05)。结论:通过对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量表的应用可以反映出临床的教学效果预计学生的掌握情况,对评估教学质量以及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临床教学;质量评估;超声科


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作为教学情况的监督以及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的主要手段,现目前在教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且教学效果良好,但是在医学临床应用中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探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医学的临床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医学临床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其他教学有所差别,临床教学的灵活度以及形式更加多样化,与教师在教学中的互动更加密切,并且各个科室都有其各自特点,教学目的以及内容和方法都有较大差异性,因此制定临床通用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2]。基于此,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超声科进行临床教学的10名带教教师以及26名学生作为探究对象,来分析超声科临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超声科进行临床教学的10名带教教师以及26名学生作为探究对象,其中带教教师男性5名,女性5名,患者年龄31-55岁,平均(43.1±5.6)岁;学生男性16名,女性10名,年龄21-25岁,平均(23.1±5.2)岁。教师及学生的基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评估内容:调查问卷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条目参考要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相符合,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进行制定,量表设计内容主要从教学管理、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进行。

1.2.2实施方法:由带教教师以及学生自行进行问卷调查的填写,评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三个月,在第一阶段结束后进行评估,并且来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及不足;第二阶段结束后对其进行评估,检验其教学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1. 比较两个阶段的教学效果,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主要内容有带教规范且目的明确、讲解清晰且语言生动、超声原理讲解清晰、超声报告分析、病种多样且病例典型、教学内容具有价值等,有学生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每项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教学质量越好。

  2. 比较两个阶段学生对超声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从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两方面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学生的掌握情况越佳。

1.4结果统计

此次的研究选择t检验教学效果和掌握情况等计量资料,以平方差[(62b3f9089bc76_html_c7fed68f0d04ef0f.gif )]来表示,利用SPSS24.0来进行数据结果的分析,最终结果无差异参照P>0.05表示,有差异参照P<0.05表示。

  1. 结果

2.1两个阶段教师教学效果对比

第一阶段教学效果评分低于第二阶段(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个阶段教学效果比较(62b3f9089bc76_html_967cf928f57d42e3.png ,分)

组别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T值

P值

n

10

10

--

--

带教规范且目的明确

3.23±1.44

7.15±2.14

8.9768

0.0000

讲解清晰且语言生动、

3.32±1.24

7.42±2.12

11.6970

0.0000

超声原理讲解清晰

3.43±1.43

7.23±2.11

26.2375

0.0000

超声报告分析

3.25±1.26

7.13±2.09

17.7333

0.0000

病种多样且病例典型

3.36±1.34

7.25±2.03

19.8759

0.0000

教学内容具有价值

3.42±1.19

7.54±2.08

18.4258

0.0000

2.2两个阶段教师教学效果对比

第一阶段掌握情况低于第二阶段(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个阶段掌握情况比较(62b3f9089bc76_html_967cf928f57d42e3.png ,分)

组别

n

理论知识

实际操作

第一阶段

26

78.45±4.24

75.24±4.16

第二阶段

26

86.36±4.45

87.22±4.21

T值

--

0.7243

17.5976

P值

--

0.2356

0.0000

3、讨论

教学质量的评估对监督教学质量以及对教学改革做以指导有着重要的作用,现目前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并没有统一的评估方式,特别是在医学的临床教学质量的评估中,学科之间差异相对较大并且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没有统一性,评估方案需要依据各科室中的特点而定,单一教学的评估方式不能合理地在各科室中使用,因此只有符合各科室中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监督以及指导[3]

现目前各个科室中大多是以“出科考试”来当作临床教学的质量评估措施,但是仅仅以书面的考试方式并不能反映出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使考核流传于形式,并且缺乏对教学质量的评估[4]。依据超声科在临床中的教学特点来制定有关的评估量表,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操技能的掌握情况,科学地对教学质量、学习效果做以评价。超声作为临床中重要的影像学检查,通过教学中对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操作技能详细讲解,有目的的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对典型病例的讲解,提高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教学质量评估表可以反映出教学中的问题,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5]。从此次的研究结果显示,第二阶段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掌握情况均高于第一阶段(P<0.05)。

总体来说,超声科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依据科室的具体特点来进行体系设计,使其真实反映出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任洪,苏畅.地方高等医学院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0(24):5-6.

[2]潘莎.超声临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效果评价[J].饮食科学:下半月,2020(11):1.

[3]刘宇琼.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疗效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2):195-196.

[4]邱海洋,梁蓉,张玉海,等."新医科"理念下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2021(5):144-148.

[5]何玉长,赵玮,胡月,等."三位一体"教学质量内部评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2021(2013-2):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