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的叙事之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6
/ 2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三季》的叙事之美

韩玉静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山东济南 250399


摘要:《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于2020年播出后聚合了可观的流量与受众,影片将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25件国宝以细腻柔和的方式有效传递出文物承载的文化记忆。本文将从《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的叙事主题、叙事风格以及叙事技巧三个层面加以剖析,细细解读其叙事之美。

关键词:《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叙事: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宝作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宝藏,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文化在复兴,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创作者将注意力集中于传统文化。《如果国宝会说话》作为一部响应当下复兴传统文化号召的纪录片,以短小精悍的时长、精美的画面赢得无数观众的喜爱,随着前两季的完美收官,第三季于2020年强势归来,多维度展示了古代的技艺与审美。本文将从叙事主题、叙事风格、叙事技巧三方面对《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进行分析,细细品味其中的叙事之美。

一、叙事主题

(一)记录与见证历史

任何一件国宝都蕴藏着历史的痕迹,这些国宝被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如今它们带着岁月的斑驳痕迹重新来到世间。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中叙述者在短短五分钟内不仅要给观众介绍国宝更要将国宝深厚的文化底蕴呈现出来,每一件国宝都是历史的记录与见证,导演抓住了这一叙事主题,让观众深刻感受记录的力量。在《昭陵六骏:奔腾的纪念碑》一集中对每一匹马的外形以及它们是在哪一场战役中牺牲的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如:“公元621年,邙山之战,李世民平定东都,马身紫色,胸前中一箭,名飒露紫。”昭陵中六匹战马曾与帝王李世民一同出生入死,李世民终成开疆扩土的一代帝王,在昭陵中每匹马姿态各异,马匹的装备、神情等都复现了唐朝军队的威严以及李世民征战沙场时的激烈战况,记录并见证了一代帝王的辉煌战绩。

(二)文化与文明传承

影片在呈现国宝时,以历史切入现代时空和周边生活,极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进一步凸显了叙事主题,唤起了文化记忆。在《唐彩绘十二生肖俑:十二生肖》一集中讲述了十二生肖在古代是掌管十二个时辰的神仙,从子鼠到亥猪,十二种动物按时登场。到了唐代,规定朝中符合条件的官员在离世时墓中一定要放“四神十二时”,即十二生肖守护神,而到了如今现代社会,十二生肖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当生肖与出生年份对应时便是本命年,十二生肖从古代的守护神变为了如今的陪伴者,历经千年依然将文明传承。在《鎏金铁芯铜龙:龙行在唐》一集中讲述了一只来自唐朝的龙,其造型双爪抓地,怒目圆睁,神采风扬,它的形态与如今我们脑中的龙相差无几,从古至今龙在人们心中一直是吉祥的象征,作为一种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神兽,历经几千年的文明变迁,依然能够唤醒国人内心的文化记忆。

二、叙事风格

  1. 严肃性与娱乐化相结合

由于被摄题材与被摄主体自身的严肃性,决定了文博类纪录片整体严肃的叙事风格,叙述者通常以悠长的声音对过往的历史娓娓道来,具有不可侵犯之威严。但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中叙述者既保留了严肃的叙述风格,又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娱乐化元素,两者相互碰撞,激发出不一样的火花。在《回洛仓刻铭砖:天下粮仓》一集中无论是对粮仓的介绍还是对其建设的解读都采用了十分客观严肃的解说词,部分解说词如下:“大业元年隋炀帝迁新都洛阳,开始疏浚自然河流与历代开凿的河道,修建大运河,将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物资运往洛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斯塔那俑与文书:折叠时空》一集,这一集的画面呈现以动画为主,通过动画人物回望历史,更具有吸引力,还有部分解说词如:“和高昌有关的词,拿出来都能上热搜”等等极具现代元素的词语使影片更加通俗易懂,拉近观众与国宝之间的距离。

  1. 宏观主题与微观叙事相结合

历史文博类纪录片的主题本身具有宏大、庄重的特点,在这类纪录片中往往以展现古文物的全貌,回望历史文化为主,而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中则有所不同,它既拥有题材宏大、庄重的特点,又从微观视角出发进行叙事,既诠释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极具人文关怀。在《青州龙兴佛教造像:生命》一集中,讲述佛与生命的哲学问题,从佛像的整体形象入手,并研究了古人心中完美的化身,再从细节入手讲述这尊佛教造像脸上的金箔一片片掉落,身上的袈裟由鲜红变成淡红色,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在这无数的疤痕中,是一个又一个历史细节,在这些碎片中看到的是人们苦难前行的脚步,古人从自身开始研究,最终思索生命的结论,小切口叙事,更具有微言大义,引发观众深刻的思考。

三、叙事技巧

(一)情景再现 引人入胜

情景再现能够弥补历史资料缺失的遗憾,在最大程度上让观众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情景再现需要通过搬演或者通过一些影视新技术来实现,是一种能够增强观众观影沉浸感的叙事技巧。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中为了讲述历史,让历史事件更有说服力,片中出现了很多影像资料或者采用动画小剧场的形式还原历史,不仅再现历史情景,更能吸引观众的兴趣,提高观看质量。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时间之门》一集中,讲述公元前635年宰相房玄龄受唐太宗之命等候从波斯来的景教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这一段就采用了影视资料搬演的方式实现了情景再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跟随房玄龄浩荡的迎接队伍中,更能身临其境去体会唐朝包容的胸襟、严谨的态度。

(二)细节捕捉 丰满叙事

细节能够丰富叙事,使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更强,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作为一部文博类纪录片,它的主要拍摄对象是国宝,因此片中有很多镜头运用特写来展示国宝细节,不仅拉近了观众与国宝的距离,而且能够带领观众细细领略古人的审美与智慧。在《立狮宝花纹锦:大唐新样》一集中,导演运用特写镜头向观众展示了唐代花纹锦的图案样式,对每一种纹样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其细节以小见大,展现出纹锦复杂的纹饰与制作工艺,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叙事,更让观众领略了大唐盛世的审美文化。在《花树状金步摇:一步一欢喜》一集中,一片片金叶点缀于枝头,生出颤动感,步摇佩戴于主人头顶,随主人走动摇曳生姿,通过特写镜头可以看到一片片金色的叶子历经岁月的沧桑后多了些许折痕,这正是历史的见证。影片从细节入手,拓展出丰富的历史故事,丰满了影片的叙事,令观众深陷其中。

四、结语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秉持着内容至上的原则,努力担任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叙事者针对每一件国宝自身的特点,定制出属于每一件国宝独特的讲述方式,用每件国宝不同的叙事风格与叙事技巧建构起影片共同的叙事主题。《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通过叙事将国宝中蕴藏的中华优秀文化化作财富的种子播撒给每一位观众,唤醒国民的历史记忆,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为复兴传统文化开辟了新范式。



五、参考文献


[1]周爱炳.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特色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4):139-140.

[2][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年,第 286 页

[3]李萌.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研究[D].郑州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