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立医院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7
/ 2

加强公立医院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婷婷

合肥市口腔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摘要:加强公立医院党的领导,以党建工作引领医院改革与发展方向,是新形势下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和强大动力。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党务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抓好医院党建工作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这是有效开展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公立医院党务干部队伍的现状和问题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医院;党务干部;建设

前言:公立医院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阵地,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主力军,要始终坚持公益性的办院方向。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是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根本保证。而公立医院党务干部作为医院党建工作的主体,是新时期保证医院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公立医院需积极探索党务干部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保障等方面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彰显党的领导优势,推动医院发展迈上新台阶。

1.公立医院党务干部现状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推动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1]。在这份高规格文件的引领下,公立医院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在公立医院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较好地加强,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干部队伍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1党务干部配备与党建工作新要求不适应。多数公立医院党务干部配备不足,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公立医院专职党务干部主要以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等党务部门的少量工作人员为主,绝大多数党务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他们多由临床和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兼任,日常工作十分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兼顾党务和业务工作。此外,仍有部分党务干部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片面地认为党建工作只是服务保障工作,甚至认为只要把业务工作抓好就可以了。

1.2党务干部业务素质与履行岗位职责不适应。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各级党组织绝大多数都能按期进行换届改选,多数新上任的党务干部没有党务工作经验,且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党务培训和教育,对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不熟悉,对公立医院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不了解,工作中找不准方向,也把握不住重点,满足于上级党组织的规定动作;有的工作方法呆板,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号召力,党建工作标准不高。

1.3党务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与党务工作地位不适应。一是公立医院兼职党务干部,其主要收入和绩效系数均依靠其原有专业技术岗位职称或行政职务,党务工作量与工资和整体绩效不挂钩。二是党务干部的工作绩效评估也较为困难。在公立医院中,医疗业务指标更能直观反映医疗管理的成效,而对党务工作的考核主要是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的考核评估,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党务干部个人在党支部工作中的实际贡献。三是党务干部在职务晋升中处于劣势。在现行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体制下,公立医院的党务干部主要由现有中层干部兼任,而无行政职务的年轻党员被选拔为党务干部的较少,这种党务干部选拔晋升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务干部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

2.公立医院党务干部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作为以医疗服务为主的业务单位,有些公立医院党组织对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少有党务干部把党务工作当做个人专业去对待,只求工作上应付的过去就可以,党建工作还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2公立医院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机制不健全。一是党务干部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对医疗业务单位来说,往往比较重视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行政干部的管理知识培训,党务干部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到支部书记和支委层面的培训机会就更少。二是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党务干部教育培训标准没有区别,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二是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单一,主要以传统授课辅导为主,加上一些理论课程内容枯燥,对学员缺乏吸引力。

2.3党务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或未制定科学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导致工作创新程度和活力不够,难以调动党务干部的积极性。

3.加强新时代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加强党务干部政治建设。公立医院党务干部是党建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要坚持政治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公立医院党务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任务是认真做好医院党建工作,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摆在同等位置,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使党建工作渗透到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各项业务工作中,通过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公立医院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于业务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对党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及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持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党务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3.2严格专兼职党务干部的选拔配备。对兼职党务干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配备业务骨干协助其开展党务工作。在选拔任用专职党务党务干部时,应考虑队伍的结构:一是可以通过公开招聘,把热爱公立医院党务工作,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懂政策、会管理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尤其是要注重选用具有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等社科专业教育背景的人员;二是其他行政管理岗位调动过来的人员,则应当注重对其党性、政治品德和管理能力的考察;三是从业务管理岗位调动来的人员,则应侧重其政治素养、管理经验及能力等,为党务干部队伍真正实现“又红又专”打下基础。

3.3加强党务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务干部培养教育体系,要将党务干部培训纳入医院干部总体培训的规划里面,分层次分专题进行培训,提高党务干部的业务和理论水平,使这支队伍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坚强的战斗力。对于“专家型”的党务干部,应当以当前党的方针政策精神解读为主,定期进行集中培训,并提高其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党务知识的积极性;针对从事具体党务工作的党务干部,则应该以具体文件、指导意见解读为主,可以采取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对于没有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务干部,要针对性的进行实务操作培训。同时,要鼓励党务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抓住党建工作着力点,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层、分类、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培养,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务干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4完善党务干部的激励保障体系。一是用事业和机制凝聚、激励、造就人才的鲜明导向,构建共同的愿景,促进党务干部重新认识与定位,提升职业认同感和职业价值。二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重视精神激励,给予人文关怀,关心党务干部的生活、学习、工作状况,激发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党务干部责任感与荣誉感。三是对党务干部队伍实施目标管理,并在制定薪酬政策时,承认党务干部工作付出,将党务工作折算相应的工作量,体现在绩效奖励中。四是探索尝试构建党务干部职称职级晋升办法,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选拔晋升时,优先考虑党务干部或曾轮岗到党务部门的业务干部,同时通过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的“双向交流”,拓展党务干部发展渠道,调动党务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3.5建立健全党务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一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党建工作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单项工作考核党务干部的政绩。二是突出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优秀的党务干部,原则上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重用,对考核不称职或难以履行岗位职责的党务干部,要通过轮岗、转岗、换届选举等措施及时调整,增强党务干部的竞争意识和奉献意识。

3.6强化党务干部的作风建设。党务干部是党与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履行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公立医院党务干部的素质关乎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在公立医院的贯彻执行。党务干部只有热情周到做好干部职工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赢得干部职工的信任和支持。要尊重干部职工的创新精神,善于发现职工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宣传干部职工创造的有益经验,在联系和服务干部职工中汲取营养、接受锻炼,让干部职工切实感到党组织的温度。此外,公立医院党务干部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央八项规定,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树立党务干部的良好形象。

总而言之,加强新时代公立医院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务干部“同向而行、协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