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减少接种反应及常见接种反应处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减少接种反应及常见接种反应处理措施分析

方蕊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锦绣社区

摘要:预防接种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剂接种于机体,让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实现对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是控制以及消除传染病最有效的一种途径。此方式其实质就是一种轻度的人为感染。但,由于抗原或半抗原的疫苗以及其附加物、使用方法,或者是极特殊身体情况等,会致使机体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正因如此,会为儿童带来不适感受,甚至有部分儿童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接种依从性相对较低。而且,也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本文对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减少接种反应以及常见接种反应处理措施综述,以期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社区;预防接种;接种反应



免疫工作的开展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极大,免疫工作质量、安全性等都是人们关注的要点。当前,预防接种的普及率高,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多,为儿童健康提供一定保障。但,在社区预防接种门诊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接种成效下降,影响其安全性,为儿童带来痛苦,更甚至会使儿童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基于此,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减少接种反应的产生,也及时的对常见接种反应处理。

1.减少儿童预防接种反应措施

1.1做好健康体检

想要降低儿童预防接种反应的出现,需要做好儿童的健康体检工作。在接种预检时,应让家长如实的将出生时以及近阶段儿童的健康情况填写,确保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医生需要认真耐心的开展对儿童的体检,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其具有心脏、新生儿黄疸等疾病,需要告知儿童家长,暂缓接种或者是建议家长到上级医院复查、诊治。对患有肛周脓肿的婴幼儿,不能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1]。针对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后,局部化脓相对严重或是腋下淋巴结脓肿的婴幼儿,需缓种并告知家长。在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儿童的近期健康情况、上一次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出现相关不良反应详细告知,由医生结合儿童的真实情况决定是否接种。

1.2告知疫苗信息

在进行接种疫苗前,需要告知儿童家长接种疫苗的名称,可以预防的疾病以及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且,也要将相关注意内容详细讲述。例如,吸附百白破三联制剂很容易出现发热、局部硬结等。同时,还要对儿童的姓名、年龄、接种疫苗的针次等再一次的核对。

1.3接种后留观

在接种疫苗之后,需要使接种者前往留观室观察30分钟。若是发生相应的不良反应,可及时的对其处理。如果未感受到不适,可直接离开。并且,要嘱咐儿童家长,在近2天不能使其洗澡,也不能开展相对剧烈的活动。社区门诊工作人员在观察儿童是不是出现相应不良反应时,可适时的为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也对家长提出的有关于疫苗接种的问题一一解答。

2.预防接种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措施

2.1一般反应

一般反应主要是在接种疫苗的8小时之中产生发热情况。若是体温未超过37.5℃,通常不进行处理,会在1-2内自动消失。如果体温超过37.5℃,但是,未超过38℃,没有其他的症状可以提供小儿布洛芬口服液,依据儿童剂量给予药物或肛门塞用退热栓,也要适当的为儿童实现水分上的补充。如果儿童的体温出现反复性,但,并无其他症状时,依据上述方式处理就可以。但是,若是儿童体温在38.5℃以上,用上述方法无明显效果,也发生全身症状时,需要与医院接种门诊及时联系,如实将儿童的各方面表现告知,及时对儿童开展对症治疗或者是前往医院治疗。

2.2局部反应

局部反应主要发生于儿童接种8小时内或稍后,相应的接种位置出现硬结,也有着疼痛感受,并未发生别的不适反应。对此情况,可不进行相应处理,24小时内能够消退。但是,要注意的是,应确保局部卫生,不能让儿童对此部位进行抓挠。如果该硬结的直径>30mm,在保证良好局部卫生的基础上,可通过土豆片贴服,硬结会逐渐消退。在幼儿出生接种卡介苗2周左右,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并未产生其他不适,之后会化脓结痂。对此,不需要处理,但,要保证卫生。对于发生腋下淋巴结肿大化脓的幼儿,需针对症状治疗,一定不能切开排脓。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前往相关专科医院开展治疗。若是儿童的体温超出38.5℃,硬结直径>30mm,社区门诊相应工作人员需要将儿童信息、接种疫苗品种、发生反应等及时的上报,并有效治疗。

为做好社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需要严格的依据预防接种的相应法规落实工作。因为疫苗品种的不断更新、儿童个人体质的不同等,未知的接种反应有可能会产生。但,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可以大幅度的避免部分常见接种反应的出现,可增强接种的依从性,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桂香.社区预防接种常见问题及对策[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21):118+120.

[2] 潘梅芬. 浅谈儿童预防接种后常见反应的护理与防范[J]. 母婴世界, 2015(6):237-238.

[3] 王梅. 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4] 代强. 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3例及防治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