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浅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潘力播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在汽车行业的研究中,不仅需要重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还要求注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只有如此才能够全面提升汽车发动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使得发动机在汽车应用中发挥更好的效能。虽然汽车的燃油供给、冷却、润滑、启动以及点火五大系统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不断改进,但冷却系统在应用中仍因为工作原理、设备技术的短板而成为汽车常见故障之一。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问题;处理技术

1、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基本情况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就是对引擎所存在的热量开展冷却,保证引擎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汽车发动机在高速运行时,如果发动机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汽车的正常运行。而且发动机长时间运行,会出现大量的热量,倘若无法对其开展冷却处理,气缸内的温度就会在短时间内升高,温度甚至到达2500℃,正所谓“热涨冷缩”,高温状态下的汽车会造成零部件膨胀,从而无法保证各零部件之间的正常配合,从而增加汽车的安全隐患,严重时还会造成汽车爆炸或高温燃烧,因此,车主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汽车在高速运行时,必须要及时对发动机的引擎热量进行冷却,降低引擎的温度,提高发动机的耐久性、可靠性以及动力性。不过如果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一旦气缸的温度较低,也会造成汽车由于燃烧条件不充分,造成汽车启动困难,加大汽车零部件之间的磨损,释放出不利于人体安全的气体,污染环境,所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必须要重视冷却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类型

  在对汽车的障碍进行检修的过程中,要检测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并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故障类型进行排查。因此,汽修检测人员在汽修检测的过程中要了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存在的主要故障类型进行深入地了解,并找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的深层原因,为汽修工作后期的开展奠定基础。

  2.1发动机过冷运转:

  汽车发动机内工作温度低于65°时,容易导致发动机过冷运转,而内部的冷却水在过早运转,对热量进行综合运用,导致缸内温度较低。检测发动机缸内温度的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及时地检测,并和正常水温进行比较,防止水温过低的现象出现,当水温上升的速度较快时,表明发动机冷却系统出现了故障。(2)测量散热器内部的水温,可以在水箱内插入温度计进行及时地检测,并对水箱内的温度和机体内部温度进行比较,当散热器和水箱同时出现温度升高时,则说明制冷器过热。

  2.2汽车维修业的发展现状

  发动机过热则是汽车行驶问题的主要根源,但发动机内的冷却水过少时,无法保证发动机的正常散热,而冷却系统在进行散热的过程中缺少足量的冷却水进行冷却时,就会影响到发动机的散热效果。要有效解决冷却系统内冷却水不足的问题,就要对发动机内冷却水的含量进行及时地检测,同时对冷却系统中存在的损坏进行排查,对冷却系统具体原因进行进一步地判断。而发动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热量,要对发动机过热的原因进行及时地排查,否则任其发展会导致发动机在后期出现安全问题。在对发动机运转过热检测的过程中要先检查发动机的百叶窗是否能有效进行开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对发动机的扇叶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当发动机扇叶可以进行正常工作时,再找出发动机运转过热的真正原因。

3、诊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及维修保养技术

  3.1冷却液消耗故障

  冷却液存在消耗故障问题,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漏水,由于冷却液下降速度快,需要频繁地向汽车添加冷却液。由于冷却液泵存在密封性差、散热器损坏等问题造成冷却系统外渗问题,而汽缸垫出现毛病、气缸盖翘曲又是冷却系统内渗的主因,如果自动液位报警器出现报警现象,则可排除泄漏冷却液的原因,只需根据标准加满冷却液即可;冷却系统发生渗漏现象,则要对各水管连接的位置、散热器、水泵、机体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存在冷却液渗出,再通过荧光检漏仪来测试效果,情况需要时,可通过加压的方式来开展检查维修;针对冷却系统存在溢水问题时,应该检查节温器的运行状况;拨出机油尺,如果冷却液泄漏到机油尺时,则要对发动机进行检修;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无力、机油液面升高而且颜色呈乳白色、散热器有气泡、排白烟,则反映冷却系统出现内渗,所以要对缸垫、缸体及缸盖进行拆检。

  3.2冷却液存在渗漏

  之所以造成冷却液存在渗漏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冷却液出现消耗量过大的问题,所以需要经常添加冷却液。冷却液渗漏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内渗和外渗,外渗主要表现为冷却液滴落到地面,故障排除时特别方便,而且对汽车的危害也不太,但是内渗却不易被发现,而且后果很严重,甚至造成汽车缺水,造成发动机温度过高,极大地增加了汽车的安全风险。正常情况下,汽车冷却系统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没有经常添加冷却液的需要,经常添加反而容易造成汽车出现故障,证明冷却液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外表来判断,对冷却系统内部各部分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出现明显的渗漏或水迹。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每年添加冷却液的次数大于4次,则反映出冷却系统发生渗漏或其他类型的问题,必须要接受专项检查。

  3.3冷却液升温速度慢

  这一故障主要反映在发动机启动后,汽车机体温度上升速度慢,冷却液温度在汽车长时间行驶的过程中无都无法处于80度到90度的位置,尤其是在深冬时节。发动机由于在低温环境下运转,会进一步磨损发动机的零部件。当发动机运行达到一定时间时,其温度会大于80度,用手触碰会有烫手的感受,如果温度无法有效上升,则证明发动机升温存在问题。冷却液温度感应,冷却液温度表损坏的话,要更换或修复零部件;如果节温器阀门粘结不能正常闭合,造成冷却液处于低温大循环状态中,从而造成发动机温度无法有效升高,一定要更换备件或修复节温器阀门。

  3.4冷却液温度过低故障

  这一故障主要体现在冷却液的温度不超过75度,发动机缺乏动力,从而造成汽车油耗加大。出现这一故障的成因是由于节温器不能发挥作用,节温器进入全开状态,在低温的状况下,冷却液处于大循环中;传感器未能发挥效用或冷却液温度低,汽车进入低档运行状态或散热器的风扇存在故障等,都会造成冷却液温度过高。汽车进入冷车启动状态后,要打开水箱盖,加大发动机的运转速度,倘若水流速度较快,而且还存在较大流量,则反映阀门粘结未能正常闭合或漏装节温器,这种情况要更换或加装节温器。冷却液温度过低,触碰散热器时觉得烫手,水温测量反映正常,则证明温度传感器或冷却液温度表存在故障。则要更换新件或修复零部件;温控开关闭合或风扇离合器接合时间过早,则要更换、检修温控开关或离合器。冷车启动发动机时,如果电动风扇运转,则反映温控开关失效,要进行更换。

结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作为汽车重要的零部件,直接影响着汽车运行的安全性、环保性。基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工作作用可知,若是冷却系统的各种零部件同汽车发动机无法兼容、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过高或是过低等情况,都会导致整个冷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继而制约着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无论是汽车车主还是汽车的制造设计单位,都要重视做好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泽民.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的诊断及维修技术分析[J].时代汽车,2020(10):153-154.

[2]郑可莹.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检测及其维修[J].时代汽车,2019(12):152-153.

[3]谢树斌.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关键技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3):165-166.

[4]史新青.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技术的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0(1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