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专科护士对非专科护士的培训与成效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手术室专科护士对非专科护士的培训与成效效果研究

李雪梅

遂宁市安居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对非专科护士的培训与成效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非专科护士10例,由手术室专科护士对其进行手术室护理针对性培训,以培训考核结果为标准,对培训成效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培训后,非专科护士对于手术室护理的理论考核成绩(92.15±5.19)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93.24±5.20)分高于培训前非专科护士对于手术室护理的理论考核成绩(87.41±4.23)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87.31±3.39)分,(p<0.05)。结论:通过专科护士对非专科护士的培训,不仅能够巩固专科护士的临床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还能够培养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非专科护士,有效提升临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非专科护士;培训;成效效果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逐渐向高度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于手术的配合已经由过去的“随意性全面参与”转变为“专科化定人参与”,因此手术室护理对于专科护士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专科护士是手术室专科业务的引领者与执行者[1]。对于综合医院而言,外科医疗专科组较多,手术室大部分护理人员需要日常值班,因此手术室专科护士的配备已然无法满足日渐提升的临床需求,而对于非专科护士来说,其在面对复杂的专科手术内容时,无法准确地评估护理需求,对于手术医生的操作习惯也不了解,进而使手术室医护配合度不高,影响手术效率[2]。本次研究就此深入探讨,就非专科护士的培训内容、成效结果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非专科护士10例,由手术室专科护士对其进行手术室护理针对性培训,以培训考核结果为标准,对培训成效效果进行评估。本次研究所涉及非专科护士10例中,年龄范围20-37岁,平均年龄(29.45±4.42)岁,主管护师3例,护师8例,护士1例,本科10例,专科1例,全程配合完成培训与考核。

1.2方法

手术室专科护士对非专科护士的培训内容:(1)制定培训计划:由护士长与专科护士组长结合手术室医护工作实际情况,综合考量,以专科手术要求为核心针对性制定非专科护士培训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方案,入组10名非专科护士全程完成培训,培训涵盖8个专科,各专科内容均包含集中理论学习与情景模拟演练,每周1次,在培训期间非专科护士分别进入专科组进行轮换,完成培训内容与学习;(2)理论培训:在理论培训中,由手术室专科护士先进行多媒体授课,针对非专科护士,结合手术室工作情况,仪器、特殊手术器械、新开手术相关知识进行针对性培训;(3)情景模拟演练:根据每个培训周期中不同的手术情况选择手术内容较少的专科进行模拟演练,由1名专科护士担任护理角色,1名非专科护士担任患者角色,然后进行手术内容模拟培训,期间手术室专科护士与非专科护士进行互动,围绕手术内容进行专科培训,包括手术前的体位摆放、患者心理辅导,手术中的洗手、巡回护士配合、手术后的患者康复指导等,就重点问题进行讲解,使非手术护士能够充分了解手术室护理技巧、配合要点;此外,将手术室内具备的特殊器械、特殊仪器就其用途、操作规范、操作要点、维护保养内容,向非专科护士进行指导培训;(4)专科轮转:根据非专科护士的实际能力以及学习情况,对非专科护士进行专科轮转,安排专科护士带领非专科护士进行手术室巡回护理,要求非专科护士对于其所负责的每台手术进行整理、归类,记录笔记,内容涵盖手术名称、手术物品、特殊器械、手术仪器的准备,手术体位,手术配合流程,注意向等内容,最后由项目组长监督、检查。

1.3观察指标

培训效果评价:分别于培训开始前、培训结束后,对非手术护士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两部分,其中,理论知识考核内容主要为某项专科手术的手术配合、特殊仪器的使用、手术体位的正确摆放等,由专科护士编制考核题目,由非专科护士随机抽题,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回答,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反应非专科护士手术室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越好;实践操作以非专科护士的手术操作能力考核为主,包括操作的正确度,熟练度,对突发情况应急能力等,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反应非专科护士手术室护理实践操作能力越强[3]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62bc103f76745_html_1e8dba5d43747fbc.png ”,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出科考核结果

培训后,非专科护士对于手术室护理的理论考核成绩(92.15±5.19)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93.24±5.20)分高于培训前非专科护士对于手术室护理的理论考核成绩(87.41±4.23)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87.31±3.39)分,(p<0.05)。

3讨论

专科护士是指在护理专业化角度中形成、发展而来的高级临床护理工作者。对于专科护士而言,在临床工作中,其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分发挥,专业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4]。而专科护士的培养,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水平,提升医护整体质量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可从非专科护士中筛选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作为专科护士的候选人员,使其在临床工作中逐步培养专科能力,使得医院整个人才的培养工作更加贴合现状[5]

通过专科护士对非专科护士的培训,能够使非专科护士的临床基础理论知识于技术操作能力更加丰富,获得临床经验,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非专科护士也能够面对复杂的专科手术做到游刃有余,独立完成手术前的评估、预备,手术中的体位固定,掌握术中配合,手术操作步骤信息,熟练掌握各类手术器械、仪器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临床手术质量[6]

综上,通过专科护士对非专科护士的培训,不仅能够巩固专科护士的临床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还能够培养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非专科护士,有效提升临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秀梅,牛彦斌. 手术室护士专科化管理过程中问题及对策的质性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43):308-307,311.

[2]李莹莹,王娟,唐宏阳. 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压力性损伤护理知信行现况及影响因素[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9):5523-5526.

[3]张秋芬,庞媛洁. 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对专科化管理的体验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7):520-525.

[4]沈莺,彭幼清,黄莹,等.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对术中非技术技能行为认知的质性研究[J]. 广西医学,2020,42(19):2611-2615.

[5]阴素蕾.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18):246,250.

[6]张晓晴,王英丽,徐梅. 手术室护士感染手术终末消毒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