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

杨君成 1,黎德行 2

1身份证号码: 370724198703206574

2身份证号码:440684198410140013


摘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视角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以基本要素为出发点结合相关技术实现文化的表达与传播。但目前文化创意产品的技术含量还很低,从环境艺术设计应用视角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创新的研究也很薄弱。因此,探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研究具有人文情感特性的材料及加工技术的新应用场景,创造基于产品功能实现技术的文创产品新功能和品类,将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引言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融入设计人员的主观生态意识,助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原则。

1文化创意产品的解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是“具有传达意见、符号与生活方式的消费产品”。因此,文化创意产品是注入了文化的消费品,其本质是文化、技术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其中,文化是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核,生产加工技术是实现手段,经济效益则是根本目标。“文化+技术=经济”,此等式在文化创意产品市场中逐渐成为事实,并且正创造出众多创意爆品。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种类丰富、功能齐全,涵盖了大部分生活用品。由文化创意产品种类可以看出,将文化依附于满足用户日常需求的产品中是最常见的设计策略。但当下文化创意产品市场过于追求批量化、超速化、短期化,造成了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技术脱节等现象。文章以提高文化创意产品技术含量、丰富其类型与样式,探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对产品色彩、形态、材料与工艺、功能等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各个要素表达与传播文化所应用的技术种类,挖掘文化创意产品应用技术表达与传播文化的途径与方式,构建文化创意产品基本要素、技术和文化表达与传播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2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以及特征分析

艺术本身所蕴含的内容极其广泛,而环境艺术是艺术体系中的一部分,环境艺术是基于环境作为基础的艺术领域,在环境艺术领域中要体现出设计者的审美观念,充分使用各种花纹以及图案和不同的材料,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环境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呈现出整体性的美感。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会综合考虑当前环境的具体影响以及衬托,使二者之间实现完美的融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包括各家各户的家具摆设方式,以及户型的布局还有园林设计,都会表现出环境艺术的效果。人们对于生活的高追求,使环境艺术行业的发展速度更快,当前我们将环境艺术设计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方面是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进行的设计,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中山水草木等众多要素的设计,通过这些自然要素的设计,为人们提供资源的信息,另外,在人们居住的环境中体现出娱乐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乐趣,丰富人们的闲暇时光,同时也可以使社区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更加顺利。除此之外,人们的审美和个人素养,因为每一个人受到的教育和接触的环境各不相同,人们要达到的审美高度和标准也各不相同,这对于整个环境方面的艺术设计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环境艺术设计业者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协调和掌控,实现有机的结合,才能够为居住者营造一个更加舒适优良的居住环境,为居住者带来良好的体验。

3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3.1文化创意产品要注重生活化运用

不应当只是将文创产品作为一个美化环境的装饰物,而是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传播功能、物质使用功能,将文创产品与环境空间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服务设施相关联,运用生活文创让环境艺术“富”起来,提升环境艺术的使用率和丰富度,提高环境艺术景观空间的可识别性。

3.2文化创意产品要注重交互化运用

文创产品运用应突出自身的交互功能,促进环境艺术与人之间的关联,运用交互文创让环境艺术“活”起来,让环境艺术为人们提供人景互动、人景共情等体验感受。

3.3文化创意产品要注重智慧化运用

在数字媒体背景下,文化创意产品有了更多的载体,为环境艺术的应用形式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结合当前智慧景观的发展潮流,应运用科技文创让环境艺术“炫”起来,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数字化、沉浸式展现,让文化创意产品通过与3D、体感交互等数字技术的融合,营造沉浸式的虚拟仿真环境。

3.4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是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动能,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手段的逐步成熟和应用,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发挥数字技术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连接、多元互动等功能是文化创意产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途径之一。目前,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以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3D打印等技术进行应用性探索。

3.4.1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复杂信息的图像处理和现实系统的集成技术,可以实现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无缝衔接,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的特点。王涌天等人提出基于户外增强现实系统的圆明园数字重建解决方案,使游客能够以多种形式感受数字圆明园的魅力。邵阳学院发明了一款博物馆增强现实文化创意装置,通过设置不同半透明面板将两束平行光反射到人眼所在位置,从而达到增强现实的效果,为博物馆文化传播提供更真实的交互方式。

3.4.2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视景仿真技术,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维度感官模拟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有多感知性、交互性等特点。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开发了一套“皮影VR”沉浸式互动娱乐游戏体验软件,以“田忌赛马”为叙事背景、传统非物质文化元素“皮影”为展示载体,通过趣味性的游戏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皮影文化。赵瑞等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提出文化创意产品三维动画展示系统设计方法,对在虚拟环境中文化创意产品三维动画展示的仿真能力有显著地增强效果。

3.4.3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通过材料的逐渐积累实现制造的技术,具有流程短、易于加工复杂形态、个性化定制等特点。张浩强调3D打印的个性化定制属性,面向文化创意产品领域提出了3D打印个性化定制设计服务系统,实现了线上发布到开发与销售等全流程内容。故宫博物院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口红的外壳设计中,高度还原了后妃服饰刺绣的复杂凹凸肌理效果,使故宫口红的金属外壳拥有明显的立体触感,图案细腻鲜活、栩栩如生。

总之,产品功能实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将会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技术含量,创造新的功能与使用方式,为文化表达与传播带来了新的形式。由于功能实现技术应用难度较大,目前市场上基于该类技术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类有限,有待进一步研究。将各个领域研究出来的新原理与技术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中,创造文化表达与传播的新形式,是该类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结束语

将环境设计与人们的工作生活之间建立有效联系,满足多元化的环境艺术发展需求,培养人们相对独立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为人们创造更为充裕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培瑶,吴余青.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的现状分析[J].湖南包装,2017,32(01):52-55.

[2]陈墨,余隋怀,王伟伟,等.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与路径[J].包装工程,2019,40(24):1-10.

[3]郝凝辉.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J].工业设计,2016(09):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