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

刘娇

身份证号码: 130622198706108029


摘要:食品是维持人们生命的基本营养和能量,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将人们的健康放在重要位置,我国市场监管机构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食品从业者遵守行业规范,确保食品安全。因此,必须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合理利用检测技术,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

我国对于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十分重视,食品行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的种类日渐丰富,如各种有机食品、复合食品以及纯能量食品等,食品的生产与加工技术种类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为食品的安全质量提供技术保障,有助于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食品监管部门注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

1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1.1检验标准不健全,检测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存在检验标准不健全及检测制度不完善的缺点。我国当前的检验工作基本是突击检查,或者是接到群众反映,出现事故了才会做检验检测,办事效率、办事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其检测也只是表面工作,不能有效确保食品安全。同时,相关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工作,且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工作人员因不能受到很好的约束以及及时的工作纠正而普遍出现一些工作上的疏忽,导致检测结果不精确,无法确保食品质量。如食品取样不按规定时间,检测标准不严格执行。此外,由于食品安全部门没有形成很好的工作机制,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无法有效且高质量完成检测工作,导致食品检验检测效率低,严重拖慢了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进度。

1.2检测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食品检测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检测技术水平,不仅要对食品检测的流程及成分分析等有清晰的了解,还要对食品的检测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然而,目前检测人员专业知识相对匮乏,检测流程过于简单化,导致食品检测质量不过关。因此相关企业应该通过定期培训或者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1.3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不够先进

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在一些科学技术、科学手段的应用上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尤其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体现较为明显。由于食品检测应用的技术不够先进,存在检测技术灵敏度低,没有很好的特异性等问题,因此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检测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为了避免有害物质仍然处于食品内部,就需要反复进行食品检验工作,这就造成了对食品检测资源的浪费,使得食品检验检测成本提高,同时也增大了工作人员工作量,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这种现象不仅对资源造成浪费,还会使工作人员在检验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工作失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2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优化建议

2.1完善检测标准

食品安全检测能及时发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对于推动食品市场稳定安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充分发挥检测技术的作用,需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保证人员可根据食品不同物质特征及含量,遵循统一化质量检测标准,选择恰当的技术检测食品物质含量,持续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相关部门不仅需引进先进技术,还要考虑国内检测技术使用情况,对于标准中的漏洞加以弥补,保证检测项目、标准可覆盖市场食品全部类型。为保证食品安全检测有效性、精准性,要求国家部门对检测技术缺陷深入研究,做好针对性调整与改进工作,保证安全检测标准适应检测工作要求,相关部门需承担引导责任,完善规章制度,构建统一的工作结构,确保食品检测顺利完成,保证人员严格遵守检测流程及规章制度,避免人员主观失误影响检测结果。明确食品质量检测标准,并落实到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中,建立闭环质检机制,对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检测的有效性、科学性等有积极作用。

2.2提高技术人员检测水平和专业度

食品安全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着食品的质量是否过关。在检测中,要想做到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就必须做到以下2点。(1)相关检测机构要从源头抓起,对检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理论水平,并在检测中不断提升其实践及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增强检测人员的责任心。(2)相关检测机构要引进优秀人才,培养潜力人才,促进我国检测技术的不断提升。

2.3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过程监督,科学运用检验仪器和试剂

在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制度和检验人员的考核制度后,还要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的过程监督。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不仅要求检测人员有专业的技术,还要求其能够科学地运用检验仪器和试剂,以此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因为不同食品的特性需要用到不同的检测仪器和检测试剂,检测仪器与试剂的科学运用与否直接影响着食品检验检测结果。因此在食品检测过程中除了要执行相关的食品检测工作外,还需要注重食品检测仪器的日常保养与校对。例如,食品检验检测中最常用的电子天平仪器,需要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校准,并且还需要按照检定周期送到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以确保仪器的标准性能。此外,在检测过程中对于检测试剂的使用也要科学规范,在一些食品检测上,运用检测试剂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分析化学反应结果对食品进行检测。因此对这类试剂的质量要求很高,需根据试剂的特性以及存放要求,合理保管这类试剂,严格保证其存放环境的适宜性、有效期以及试剂的运用在有效期内。对于保管的各类试剂,要分门别类标示清楚,每个试剂瓶外要注明试剂名称、属性、保存特质及保质期等。在运用试剂时,由检测员进行领取,且需和库房管理员进行确认,确认无误且双方签字后才能将试剂领出库房。在试剂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检测安全,食品检测完成后尽快将试剂送回库房并进行妥善保管。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只有确保使用试剂的合格、有效,才能保障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4构建现代化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模式

近阶段食品安全问题逐渐频发,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检测体系则是提升技术应用效果的有效保障。在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过程中,相关企业需要在初始阶段完成建设统筹工作,明确各工作部门的具体责任,协调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效率。食品安全检测部门还需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方式,不仅可以解决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可及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为检测团队合作创造良好空间。此外,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使用完善的监督体系,严格履行自身责任,增强食品监督力度,保证整个监督流程合法合规,若是发现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开展中出现不合理现象,管理部门需要了解工作实情,制定调解方案,确保食品安全。

3结语

食品检测可以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是判别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除了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之外,关键还在于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要建立健全常态化开展食品检测的长效机制,强化食品检测工作监督,让食品检测真正发挥作用,守护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苏绍辉,蒋磊.探析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原因[J].现代食品,2020(22):151-154.

[2]巩红峰.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1(0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