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赖金霞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干预措施应用在精神科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科82例进行研究分析。82例患者基于不同护理方案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与情绪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情绪指标干预后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干预对精神科患者的身心状态改善作用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科;优质护理;心理治疗;应用效果


精神科属于临床中非常重要的科室,这一科室所收治的患者属于相对特殊的疾病,患者的症状相对复杂,同时会带有一定程度的精神与行为问题,此时便会导致患者出现悲观、紧张以及焦虑等情绪问题,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护理护理,导致患者对医护工作存在较差的下降,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1]-[2]。想要提高精神科医护工作水平,就需要针对精神科护理人员设计并优化相应的护理方案,从而保障整体护理效果[3]。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精神科患者的预后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干预措施应用在疾病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科82例进行研究分析。82例患者基于不同护理方案划分为两组。实验组精神科41例,男女分别21例、20例,年龄区间52岁至63岁,平均(50.20±53.50)岁;常规组精神科41例,男女分别22例、19例,年龄区间52岁至63岁,平均(50.52±57.89)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入选标准:接受系统化精神科治疗;临床资料完整;对研究知情并且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带有神经系统病症、血液系统病症、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异常无法有效沟通;存在脏器功能损伤。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做好用药监督与管理工作。

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具体护理方案如下:1、优质护理。精神科患者虽然与其他科室患者存在不同,但是在护理服务期间仍然需要注重对患者的尊重与理解,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以及高效的护理服务,在平常护理服务期间需要基于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与照顾,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氛围环境,强化护理宣传力度,强化对病房环境以及布局的人性化设计,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与康复环境,在病房墙面上可以张贴关于人文关怀的标语,促使患者可以从细节处意识到医院的关怀。在病房管理方面需要充分展现生活化理念,在服装方面可以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选择,针对患者的称谓可以适当亲切化,患者使用的餐具可以选择非统一性用具,可以让患者使用自己的惨剧。在吃饭后让患者自行清洗。在平常可以定期开展看电影、下棋、跳舞以及唱歌等娱乐活动,尽可能消除患者的隔阂与猜疑,改善彼此关系;2、心理治疗。将治疗方法以及预期效果告知给患者,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获得患者的相信,尊重和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用优质的服务获得患者的配合,在患者治疗采用放松缓解的方式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放松,用积极的态度准备治疗。可以采用发放健康手册以及在妇科的公共区域上播放动画还有相关视频以及一对一口头宣教,或者是定期开展讲座的形式,为患者进行疾病的健康知识教育,讲座的主讲医师由主治医师进行轮流担任,而健康宣教的内容主要包括治疗后康复锻炼,全面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其恐惧和不安的心理。对患者实施生活干预,对院内的情况以及护士和疾病技术和设备进行介绍,让患者早日适应当前的环境。此外,告知患者注意个人卫生,进行饮食指导,治疗后要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还有新鲜果蔬,密切监测患者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效果与情绪指标。

症状得到完全控制、体征恢复正常并且生活恢复正常则评价为显效;症状明显改善存在轻微情绪问题则为有效;其他均为无效。

情绪指标应用SAS、SDS量表评价,分数与情绪问题负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统计数据分析方式基于SPSS24.0软件完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指标均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应用正态、非正态方式进行录入分析。样本独立检验或卡方检验实现数据对比结果的验证。数据对比期间P值<0.05证明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分娩结局对比

实验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分娩结局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41

20

20

1

97.56%

常规组

41

16

14

11

73.17%

P

-

-

-

-

<0.05

2.3情绪指标对比

实验组情绪指标干预后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标3情绪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

41

77.13±4.82

28.20±4.03

76.79±5.46

32.00±6.10

常规组

41

69.20±10.61

59.23±9.82

68.98±6.11

53.44±6.22

P值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的社会压力、生活以及饮食等方面的不断改变,精神科接受的精神类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精神科所收治的患者需要面对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及心境障碍等问题,这一类精神科疾病涉及到的年龄群体相对广泛,其主要体现在青年群体中,疾病的发生和心理承受能力、遗传、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联。如果无法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患者还会出现悲观、厌世以及暴力等情绪问题,从而为患者的健康、家庭以及社会形成严重负面影响[4]-[5]。对此,在临床中基于精神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与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其主要作用在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性,可以强化患者的鼓励、陪伴以及理解能力,借助病友交流方式可以促使患者的消极心态得以改善,从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信心,从而保障整体治疗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情绪指标干预后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对于精神科提供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可以作为常规精神科护理服务模式。

综上所述,采取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精神科患者的预后风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情绪问题,还能够加快精神科的预后康复速度,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丹丹.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3):178-180.

[2]张莉,董小莉.优化精神科优质护理模式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的应用与评价[J].临床研究,2021,29(10):175-176.

[3]孙莉华.优质护理在精神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5):151-152.

[4]郭轶男.优质护理措施对精神科康复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人人健康,2020,(10):230-231.

[5]杨凌.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