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

李静

身份证号码: 45252719931012234X 广西省南宁市 530000

摘要:对建设项目实施成本动态管理,可以促进项目各方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更好地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提高建设项目实施过程、资金使用过程和签证过程的透明度。实施成本动态管理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成本的实际价值,缩小成本的实际价值与目标价值之间的差距。建设项目成本的动态管理应运用科学技术不断优化项目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将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转化为确定性因素,提高投资回报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制造成本;动态管理

引言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包括施工前的规划、施工过程以及竣工时的验收。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的各项材料资源齐全、人力资源和机器资源到位,以此来保证工程施工效率并且按时竣工,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有效控制工程的成本,尽可能的降低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由于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点比较多,要想实现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造价超出预算,就需要从制度、技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研究。1.项目决策阶段的动态成本管理

1.1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存在的问题

项目的决策阶段对项目成本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加大投资决策研究的力度,从而估算出相对科学合理的投资成本。然而,在项目实践中,决策阶段没有引起相关人员足够的重视,而是把重点放在项目实施阶段,忽视了决策阶段的重要性,导致投资估算不准确,项目后期超标准。甚至一些建设项目盲目投资,没有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导致“豆腐渣工程”甚至“烂尾工程”。

1.2决策阶段成本动态管理控制措施

推进决策阶段动态成本管理的措施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第一,科学划分投资估算阶段。随着项目的分期建设,一般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越来越准确,其作用在未来也越来越明显。投资估算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规划阶段,估算误差控制在30%,为下一步工作的推进铺平道路;(2) 在投资建议书阶段,参考相关行政部门的审批意见,判断项目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3) 在可行性研究的初步阶段,估算误差率应控制在20%以内。初步研究项目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4) 在可行性研究的深入阶段,应更严格地控制估算误差率,最好不超过10%,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其次,应选择合适的投资估算方法。根据项目的性质、特点、技术状况等客观因素,选择科学的估算方法,对项目的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进行估算。最后,建立了项目成本模型,对项目的价值进行科学分析。

(2) 关注关键环节

一是做好决策阶段的准备工作,详细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深入研究项目所在地的市场、政策和环境,确保投资预测的经济分析相对准确。其次,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必须重视可行性报告的研究分析,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和判断,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第三,决策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编制投资估算,确保项目的真实情况能够得到充分反映。最后,建立了工程项目关键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对项目投资的预期收益进行了分析。

2.项目设计阶段的动态成本管理

2.1设计阶段动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设计师对整个项目的理解不够。建设项目的设计质量不仅影响技术的先进性,而且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目前,一些项目的设计师对项目的整体认识存在很大不足。除了注重技术水平外,他们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没有详细了解,导致项目后期施工过程中成本过高的问题。第二,在设计招标中,没有按照招标规范进行招标,存在黑箱操作的情况。对参与投标的设计公司缺乏全面调查,评标过于注重投标价格,忽视了设计单位的综合水平。三是建设单位现阶段成本控制不够深入,导致项目在设计环节和技术规划部署上缺乏宏观控制,在后期项目实施中容易出现超成本问题。

2.2设计阶段动态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2.2.1实施定额设计

定额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投资估算,规范项目初步设计。在设计阶段,定额设计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控制手段。它是一种主动的事前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三超”现象。在投资决策阶段,要树立限额设计理念,严格合理地估算项目投资,为下一阶段的限额设计提供重要支持。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前一阶段获得的投资估算,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以确定正确的设计估算。在整个设计阶段的成本动态管理中,要以施工图设计为重点,严格控制定额概算范围内的施工图设计,重点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确保设计不超过投资概算。

2.2.2加强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审核

在设计阶段,由于一些方案的漏估和错估,施工图预算往往不准确,严重影响了后期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加强对方案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审查。设计单位在设计中不能只注重设计结果,而忽视影响成本的因素。应更多地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并在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为设计成本估算提供可靠的数据。为防止重大概算差错,设计单位应加强“三审”,确保施工图预算编制无差错。

3.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3.1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起步较晚,以往的许多造价控制工作都是从施工阶段开始的。施工人员只注重施工图,忽视成本控制。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对工程项目的方案原则和流程了解甚少,不能从根本上促进成本的动态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现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仍采用静态被动的方式,即只有在问题发生时才采取补救措施;(2) 从监理单位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工作总是侧重于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而不注重成本控制;(3) 目前,造价咨询单位的综合能力不强,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3.2施工阶段动态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比较复杂,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1) 建立成本控制评估机制

一是建立项目成本动态管理的组织部门,将成本控制理念贯穿于各个阶段,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第二,从人力资源和成本控制的角度,明确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具体职责。三是制定施工阶段成本动态控制实施计划,统一下发到各责任部门和个人。第四,根据各部门的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促进各部门加强成本的动态控制。

(2) 运用技术手段促进成本控制

本工程采用的施工工艺不同,成本控制效果也不同。从技术角度来看,施工技术对本工程的施工有很大影响。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成本控制:(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劳动力,节约施工材料。同时,还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如果超出了项目的承受范围,即使是最先进的技术也无法采用;(2)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树立成本控制理念,选择最佳施工组织方案;(3)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及时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进行纠正;(4) 应严格控制变更的发生。重大变更必须在各级批准后才能实施。

结语

建设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传统的静态管理有很大不同。控制重点是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在决策阶段,要注意投资估算管理,加强可行性分析,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设计阶段是整个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如果设计阶段做得不好,将影响后期施工。在设计阶段,采取限额设计、价值工程等手段,确保设计概算不超过投资概算;施工阶段复杂繁琐,是成本控制的难点。在这一阶段,我们应重点控制实际成本与预算计划之间的执行偏差,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杨德才.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17).

[2]王伟.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