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收购储备中的资源合理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浅谈土地收购储备中的资源合理利用

李洁

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临沂 276300

摘要:在中国当前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合理对土地资源进行收购和储备起到了日益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是由于土地资源的逐步紧缺,另一方面土地需求量的日益扩大,因此健全我国土地收购和存储机制,推动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已变成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本章重点面对土地的收购和储备工作展开全面分析,研究其发展现状以及改革政策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当前土地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土地收购;资源利用;分析

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对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储备和收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国土调控,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确保国土资源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是我国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内容。就当前国土资源使用状况分析,目前我国土地收购储备的规章制度在具体执行中尚不健全,面对着这一状况,全国各国土资源收购储备交易中心一定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实践中总结大量的土地收购储备成功经验,为国土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有效保证。

一、土地收购储备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妨碍土地储备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从性质上讲属政策性,虽然存在着强制执行压力,但强制执行的过程中离不开法制规定的制约,通过不断加强立法建设,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通过合理的手段制约和保障合理的土地收购储备活动,就可以更好地推动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缺乏合理的资金筹措渠道,存在不完善的风险控制

土地收购与储备需要大量的资金,这是对被收购土地的价格补偿与前期开发整理投资。中国大多数区域的土地收购和存储融资主要来自于土地抵押银行贷款,但财政拨款扶助则仅限于在土地收购和储备初期。投资途径单一,资金来源有限,而且,银行贷款数额有限对地块的收购和储存也是不小的考验,而且贷款年限和已收储土地的经营期限并不匹配,无法适应当前对现有土地资源储存和收购的需要。银行贷款作为一种金融贷款形式,以抵押物作为筹码,很容易造成巨大的资金风险,我国当前并没有针对该风险的保障机制,导致土地收购与储备工作困难重重。

(三)缺乏必要的土地收购与储备完善的分配机制

土地收购与储备工作在涉及资金投入上的问题需要兼顾土地收益分配,而当前中国由于并没有建立非常健全的土地收购与储备分配制度,因此很难统筹政府部门和土地使用者双方的权益,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也妨碍了土地收购和储备工作的顺利实施。政府对于使用者来说始终处于强势地位,而使用者本人处于弱势,力量对比失衡,缺乏公平的分配机制。

(四)在土地收购储备中,与各监管部门的配合程度不够

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有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流程,其工作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使得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和政府各部门的有效配合显得更加重要。而通常,政府要开展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时,先需要由城建部门选址,然后城建计划部门再对其做出具体计划,之后再由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协同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具体的土地征收方案。但是不少时候都是因为各部门间没有信息沟通,或者缺乏足够的准备工作,而造成了在土地收购与储备方面的意见不统一,进而浪费大量时间。

(五)在土地收购储备机制中缺乏信息化建设

从"九五"规划起,国家就开始在土地收购储备经营机制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工作,时至今日,由于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国家国土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已初具规模,并引进了WEBGIS信息技术和业务管理OA信息技术,并开发了一个专门针对土地收购存储与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体系平台。由于该平台的广泛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对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土地供应等各环节的信息管理,极大的提升了国家土地收购储备经营机制的工作效能。但是总的来说,当前中国土地收购储备的信息化建设仍然还面临着很多的技术不足问题,使得土地收购储备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都无法获得有效提高,同时许多新型信息技术也无法灵活运用到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工作中,这也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重点问题所在。

二、土地收购与储备对应解决措施

(一)制定法律法规,完善法律程序,提高土地使用率

在进行土地收购与储备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遵循科学原则,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土地的收购,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对土地综合性能的评价与检测,进而拟定购买合同,并进行材料交接,灵活处理,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充分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完善融资渠道,实现土地收购与储备资金良性循环

作为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管理工作,在土地收购与储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重点做好土地收购与储备资金的管理,多方面进行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适当放宽融资限度。此外加强政府的财政补贴,保证土地收购与储备资金的到位与充足。资金问题是制约土地收购与储备的首要任务,需要重点做好该方面的存储与准备工作。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土地收购与储存工作尽管是地方行政职能,但也需要合理的监控措施和机制,对土地收购与储备活动实施有效监控和管理,以确保其方向明确,有效维护土地收购与储备活动的合法,对隐藏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现,必须严厉打击,形成强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机制。

(四)建设完备的国家土地收购储备体系

对现如今的土地收购储存管理工作而言,进行信息化管理已是其必然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需要。但面对目前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平台中的缺点一定要加以完善。首先,由于各个地方的基本状况不相同,其在运用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平台时就会面临着很多不同的问题。所以,在建立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平台时,一定要针对各个地方的基本情况加以分析,并了解整个网络平台的建设目标,再针对当地土地收购储备管理的特点,建立信息库;其次,一定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在建立土地收购的系统平台中,就应该把工作流程信息技术、手机GIS信息技术和WEBGIS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系统平台的实用价值。

(五)做好土地收购储备中与各单位间的配合

在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全面启动之前,全国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一定要及时和各部门做好联系沟通工作,并做好相关的信息交流工作,使全国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意见达到高度统一,从而增强全国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和各部门间的配合程度,以确保全国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顺利完成。

(六)改善投资方法,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要想减轻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中的财政压力,减少因单纯的土地融资结构而造成的财政风险,就一定要完善当前的土地投融资方式,进一步扩大投资途径。国家财政应该特别地划出这些利益用作建设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专项基金,并且政府部门还可采取建立发行土地权利书的方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土地收购储存的工程。采取这些办法,有利于提高土地收购储备管理中心的资本能力,以促进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要推进土地收购储备管理中心财务的信息化建设,以扩大财政信息的采集面,以提升信息获取速率、管理效能,以减少财政经营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的收购和储备一直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项目,针对当前国土资源利用的实际状况,只有做好土地收购管理和储备工作,健全规章制度,拓宽投资途径,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机制,才能更好的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刘小菊.浅谈土地收购储备中的资源合理利用[J].经贸实践,2019,000(006):5.

[2]王莹.浅谈土地存储中成本控制相关问题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