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成分观测在视程障碍现象自动判别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大气成分观测在视程障碍现象自动判别中的应用

刘小卫

(1 长治市上党区气象局 山西 长治 047100)

摘要由于视程障碍现象在ISOS软件自动判别中无法区别霾和浮尘,通过多次出现霾时与大气成分PM10的值对比发现,当出现浮尘时PM10的值会出现陡增且值会超过200μg/mm³,因此可以利用我站大气成分PM10观测数值区分霾和浮尘,ISOS软件自动判别视程障碍现象为霾时,查看PM10的值,当PM10的值大于200μg/mm³,且出现陡增现象,将霾人工修改为浮尘,以保证天气现象的准确性。

关键字:视程障碍 判别 PM10 霾、浮尘

0 引言

为了更好地做好气象综合业务工作,为了给预报预测提供更精准的基础数据,为了减轻业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为了将新技术新设备在实践中应用,为了尽快实现综合业务工作的自动化,从2014年1月1日起取消了能见度、视程障碍等天气现象的人工观测,大多数新仪器设备都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但在由ISOS软件自动识别视程障碍现象霾和浮尘时经常判别错误,常常将浮尘识别为霾,而我站布设有大气成分P10和PM2.5的观测,通过对比观测发现,当实际出现浮尘时PM10的值会出现陡增且值会大于200μg/m3,因此可以利用大气成分观测PM10的值来区分霾和浮尘,以保证ISOS软件自动识别视程障碍现象的准确性。

1定义及标准

1.1 霾及沙尘天气定义

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1]。霾出现时气团稳定、较干燥,一天中任何时候均可出现。

沙尘天气包括浮尘、扬沙和沙尘暴

浮尘 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1]。浮尘多为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为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细粒浮游空中而成。浮尘多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出现时无风或风较小。

扬沙 由于风大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km~小于10.0km[1]

沙尘暴 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1]

扬沙、沙尘暴一般出现在冷空气过境或雷暴、飑线影响是,北方春季易出现。

1.2 霾及沙尘天气ISOS软件自动判别标准

霾 在观测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且相对湿度小于70%,识别为霾。

浮尘 在观测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且相对湿度小于70%,识别为浮尘。

扬沙 在观测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大于1.0km,相对湿度小于70%,风速大于12.0m/s,识别为扬沙。

沙尘暴 在观测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相对湿度小于70%,风速大于12.0m/s,识别为沙尘暴。

由上述定义和判别标准可知,ISOS软件自动判别标准无法识别霾和浮尘,常常把浮尘识别为霾,因此需要借助人工观测和别的仪器来区分霾和浮尘。

2 霾和浮尘天气实况中PM10和PM2.5的数值

    表1至表4、表6为能见度小于10.0km时,软件自动判别为霾,但通过人工根据当时天空颜色及预报等实况实际上表4和表6是浮尘,自动判别错误,表5自动判别为扬沙,判别正确,因此在自动判别时无法区分霾和浮尘。通过多次对PM10和PM2.5的观测发现,当出现霾时PM10和PM2.5的值虽然也会升高,但变化比较平缓,且PM10的值不会超过200μg/m,当出现浮尘时PM10和PM2.5的值会变大,PM2.5的值增幅较小,但PM10的值会出现陡增,且值会超过200PMμg/m3,因此可以用PM10观测到的值来区分出现的霾和浮尘。

表1 1月3日5时11时出现霾时的PM10和PM2.5的值(μg/m3

时间

5

6

7

8

9

10

11

PM10

142.0

146.3

142.7

160.2

145.8

131.1

173.7

PM2.5

53.7

48.1

45.0

45.0

45.2

34.5

50.7

表2 3月11日19时12日1时出现霾时的PM10和PM2.5的值(μg/m3

时间

19

20

21

22

23

24

1

PM10

124.5

162.0

198.5

141.2

116.1

103.4

94.9

PM2.5

23.2

51.3

63.9

54.9

52.0

26.5

28.2

表3 3月30日17时至23时出现霾时的PM10和PM2.5的值(μg/m3

时间

17

18

19

20

21

22

23

PM10

101.4

147.0

129.9

137.7

168.1

152.2

133.4

PM2.5

27.0

24.5

8.7

32.8

28.9

26.8

23.9

表4 4月21日21时至22日3时出现霾时的PM10和PM2.5的值(μg/m3

时间

21

22

23

24

1

2

3

PM10

52.6

1000.0

425.7

344.7

360.0

278.3

537.3

PM2.5

49.5

54.4

66.8

55.7

65.8

60.9

62.2

5 41118时至23时出现霾时的PM10PM2.5的值μg/m3

时间

18

19

20

21

22

23

PM10

224.2

276.0

604.4

454.4

242.5

149.9

PM2.5

24.0

28.9

32.5

29.6

24.5

21.1

6 3146时至1511时出现霾时的PM10PM2.5的值μg/m3

时间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M10

446.5

697.7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799.0

669.5

600.9

652.6

602.9

589.0

565.4

554.2

559.9

PM2.5

43.3

48.3

97.7

158.2

182.0

150.9

114.5

87.1

87.4

82.1

78.4

77.2

84.3

69.5

57.7

时间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M10

554.4

558.1

577.8

542.1

475.7

464.4

528.6

528.4

487.1

504.0

488.1

458.0

445.6

400.7

404.6

PM2.5

51.9

86.7

67.7

58.7

38.8

42.7

43.2

59.7

55.3

57.1

56.4

52.6

58.4

44.2

52.2

3 结论

1)当ISOS软件自动判别出现霾时,PM10的值小于200μg/m3,且PM10连续观测数值曲线变化平缓;PM2.5的值波动较小,连续观测曲线变化平缓,自动判别正确。

2)当ISOS软件自动判别出现霾时,PM10的值大于200μg/m3,且PM10连续观测数值曲线出现陡增;PM2.5的值出现增加,但连续观测曲线变化较为平缓,将霾修改为浮尘。

   综合业务工作虽然实行了自动化,但受到技术发展的限制,有些观测要素在自动观测中会出现差错,需要借助人工和其它设备来订正,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保障预报预测的精准率,以便更好的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锐锐,俞卫平,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出版社2003:23

作者简介:刘小卫(1972-),男,民族,汉,山西长治市上党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