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烈士档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论烈士档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陈佳

四川外国语大学400031

摘要:烈士档案对于现阶段人们不忘处理、牢记使命,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对烈士档案工作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剖析,归纳出目前我国烈士档案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并就如何做好这些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烈士档案;爱国主义教育;重要作用

一、烈士对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影响

“烈士”是我国对为祖国、为民族牺牲的公民所赋予的最高荣耀。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有许多烈士为民族独立、解放、建设为社会主义而浴血,铸就了无私奉献、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勇于奉献为核心。“烈士”是以爱国为根本的民族文化和以“改革、创新”为中心的时代文化的集中反映,是我国、民族、军队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激发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烈士档案的重要作用

(一)烈士档案是缅怀先烈、弘扬烈士精神的一种的纪念载体,是一种珍贵的历史记录对激励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党员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激发爱国情怀、宣传烈士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集中凝聚全体的智力与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烈士档案是弘扬烈士事迹开展纪念活动的重要途径,对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人生价值观念,是培养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各个阶界具有导向和教育作用功能,在多媒体时代,在形式多样的宣传烈士精神中,烈士档案是最直接和直观的方法体现。

(三)烈士档案是评定英雄主义的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例如:在一九九五年被评为“杨鸿儒”的烈士陵园,他是马鸿宾的八十一军三十五师206团的连长,笔者从杨鸿儒的家人那里得到了一份报告,证明杨鸿儒是在对日战争中阵亡的。相关人员曾在宁夏档案馆、宁夏党史办、自治区政研所查阅过资料,没有查到关于烈士鉴定的主要资料,故而最终与中国第二档案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取得了联络[1]。请求其帮助寻找杨鸿儒殉难的史料,在两次请求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室送来了一张民国三十二年六月在陕的抚恤金调查单(原件),关于杨鸿儒的情况如下:杨鸿儒,原八十一军三十五师206团第九连长,宁夏人,战抚,母亲王氏,妻子吴氏,子进忠。尽管档案上记载的日期是一九三二年(1943),与乌不浪口战役相隔三年,因此,我们以为是抗日战争,所以,应该抚恤赔偿。其他资料则与宁夏八十一军团三十五师206团九连队长等资料互相印证。他的殉难时间也是抗日战争期间,杨鸿儒的身世、殉难时间和家属的最终确定,经过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部门的核实,并将其完整地呈交给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了相应的功勋。这是全区第一次对国民党军队官兵进行表彰。

三、烈士档案工作中的难点与问题

(一)烈士档案信息缺失和遗失的情况很多

因时间久远,部队转隶等因素,目前难以进行整理,彭阳县任山烈士陵园和吴忠涝河桥烈士陵园由于捞河桥和任山河之战而闻名海内外。涝河桥烈士墓52位人都是无名,在任山河的一次战役中,有352人阵亡,151人是无名英雄。

(二)烈士事迹信息缺乏

目前正在寻找的烈士资料,其中95%的烈士只有名字,性别、出生年月、牺牲地点等均无信息,其他市、县(区)也是如此。

(三)缺乏烈士档案

很大一部分的烈士资料不完整,没有烈士的档案,也没有英雄的出生地和埋骨之地,使他们的家属无从祭祀。例如:在四月份,83岁的李珍要去找他的弟弟李臣,他是一九四九年在南方抗战中阵亡的一名烈士[2]。李珍在辽宁省民政厅,吉林省民政厅,还有其他有关的烈士墓地,都在四处搜寻,但具体位置和下葬的都不清楚。李珍老人的遗愿并未实现,每一次的搜寻,他都会伤心欲绝。因此,目前我们对每位烈士人资料的评价都十分详尽。

四、对烈士档案的深度发掘与整理

要充分利用烈士档案对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全面的宣传,就必须加强对烈士陵园的保护。

(一)要不断完善编写研究资料,比如十年、五年一次,有些省份对烈士的评价比较高,比如新疆,每年一次。全区推荐十年一次,每年评选一至两位。

(二)加强收集和整理有关烈士家属身边的资料,搜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中阵亡的英雄豪杰,结婚率低、子女数量稀少,资料搜集的方式,主要是依靠村里长辈们的口头讲述和其他渠道,将烈士陵园的资料与烈士档案的资料结合起来。

(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烈士档案,牵涉到多个部门,需要档案部门、各级编研部门、党史办、军史、战争史部门的共同协作[3]。只有在共同努力下,与社会各界民众的积极配合,才能更好地收集烈士档案,发挥烈士档案的作用,保存传承、教育后人。

五、烈士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首先,要加强对烈士档案工作的关注。从根本上讲,烈士档案的管理是对有价值的历史文献进行保存,如果没有及时地修复和处理这些有问题的资料,将会严重地损害以后的利用。同时,对于某些数据的可信度较低,要立即安排相关的工作,深入了解和分析烈士亲属和战友,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民政部门要加强对烈士墓的管理,加强与有关方面的配合,协同其他部门,做好烈士墓的工作。其次,要对烈士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界定。我国烈士陵园的烈士档案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广。要保证烈士档案工作的工作品质,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在一定程度上界定有关部门的职责和责任。烈士墓的有关负责人要求,要组织政治素质高、文字水平好的干部,主动参加到烈士墓的管理之中,并根据工作任务的实际,建立职责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规范、有序地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工作目标。加强对烈士档案的规范化建设。烈士墓的管理要根据烈士墓的实际,对其保存方式和保存期限进行详细的规范。同时,还需要参加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能够对档案进行反复确认和整理,尽量避免遗漏问题的发生。此外,有关部门还要负责编制和整理烈士资料,以提升日后的工作效能。

六、对烈士档案有效利用的几点认识

笔者认为,要使我国烈士墓中的烈士资料得以全面展示,不仅要坚持运用图片展览、实物展示、现场讲解、专题讲座等静态方法,而且要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新技术,更好地挖掘和利用烈士的历史资料,对爱国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4]。要打破“守旧”的思维,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成年人到学生,所有进入烈士墓的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改变观众的心态时,应该遵循传统,还是积极地去顺应,答案显而易见。

结束语

在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国大义的宣传和弘扬方面,烈士的个人资料,尤其是红色档案的资料,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这就需要在平时工作中充分关注和注意这些问题。正确利用好档案的资料,促进爱国精神的发展。总之,文章重点就开展烈士档案工作的重点和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中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和阐述,希望能得到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宋鑫. 浅谈烈士档案管理工作[J]. 黑龙江档案,2021(04):60-61.

[2]刘晔. 论烈士档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兰台世界,2019(S1):124.

[3]谢芳. 烈士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 兰台内外,2019(22):31-32.

[4]张惠玲,王天娲. 发挥烈士档案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思考[J]. 档案与建设,2017(0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