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育视角谈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从美育视角谈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教学

文蕊

榆林市第三中学陕西省榆林市719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音乐是一门素质类的学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构建去音乐欣赏课堂,教师应该从美育角度下进行教育改革,通过引入更多新的教育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美育视角下高中音乐欣赏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此,针对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育视角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

前言:在高中也课表理念中明确指出,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审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全面贯彻美育的思想。目前,在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主要是美育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从而呈现出智育化的发展特点,也就是讲解音乐知识以及音乐技能训练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时,在音乐欣赏课程的美育功能逐步被弱化。为此,应该从美育的角度出发,对高中音乐欣赏课进行构建和重新审视是非常重要。

一、基于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存在的问题

其一,学生参与高中音乐课堂的兴趣都不高。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见面临这高考压力,很多高中生对于课堂的兴趣都不高,参与度也受到影响。再加上当前很多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课堂内容是音乐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处于忽视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参与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大大折扣,这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被充分的尊重。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其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是由于很多高中音乐教师没有转变这种观念,习惯性的处于主导教学的地位,因此,学生依旧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被调动。

其三、学生的音乐鉴赏课堂的体验感不强。与其他科目不同,音乐本身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学生不断的积累,相应的音乐经验。然而,当前的高中生在进行音乐学习过程当中并不重视音乐鉴赏和体验,从而导致音乐课堂的体验感不强,很难真正体会到音乐知识的情感特点。

二、基于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策略

(一)培养兴趣激发音乐学习积极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高中音乐课的开展也不例外,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将音乐课程和音乐欣赏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体验音乐的魅力所在,深入了解并内化音乐作品。但是高中音乐教学中一般情况都是由老师主导,学生注意被动的状态,教师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口头分析曲子,从呼市的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因此,高中音乐欣赏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课堂的角度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美。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反复的进行播放,从而加深学生对歌曲的领悟。在此之外,再进行乐曲的选择时,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所选择的歌曲美感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歌曲,尽可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二)明确学生学习主体

在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设计和引进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作品的过程,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要发挥好指引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高中音乐课堂更加重视的是智育,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音乐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无形当中削弱了学生及其参与音乐现场的兴趣。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该如何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高中音乐教师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因而很多处于一线的教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教学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不合适。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分组教学法安排学生自行分组,或者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组,将学生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等,又或者是可以将小组分为吉他,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小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能够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展示自身的特长,与同学加强沟通,深入了解课堂所学的内容,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2]。

(三)体验音乐之美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学习,这是一个音乐审美的过程,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充分体验音乐作品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在亲情音乐欣赏过程当中,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作品的音色节奏,力度及速度来进行初步的判断,这种模糊性的体验也是学生从感性的角度对音乐作品的一种把握。实际上学习不能局限于某一层面。高中音乐教师通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曲目所传递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且理解和领悟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学生作为一名音乐现场者,通过理解曲目所表达的情感,这与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高中音乐欣赏过程中反复聆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值得注意的是,反复聆听并非是浪费时间的过程,这是音乐体验形成的重要过程,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落体验感受缺失,那么学生对音乐作品无法形成理性的体验,音乐欣赏作品的治愈化发展,忽视学生队曲目形成的体验,通过一教室的角度出发,阴道学生理解音乐理论知识。这是要求教师做好课堂设计。如果聆听的时间不足,将很难发挥出本质作用。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设计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语

高中音乐教师要让学生更加充分地融入到高中的音乐课程体系中,在融入到相关的体系后,在体系中更好地发挥本人的才能和才学。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的模式,让更多的高中生充分地融入到高中音乐课程之中,同时让学生在融入课程的同时,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激情,又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地释放自我的学习潜力[3]。教师要令课程中充盈着艺术的营养和气氛,也能让更多的高中生在把握课程大局的同时,充分吸取课程核心素养。高中音乐教师要让课程的形态更加灵活,让课程的纪律性、互动性、知识性、趣味性充分地融为一体。当学生能在课程之中更好的表现时,教师自然能取得更好的课程效果。

参考文献

.

1音乐教育教学,2013(2)

.

.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2017版

.

.

3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分析[J].北方春天,2017,3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