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学的专业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西药学的专业知识

龚航以

大邑望县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33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日益改善,医疗事业也日益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西药学作为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十分专业化、系统化的科学,更是被纳入了各大高校的专业课程结构当中,面对全国进行招生。

那么,西药学究竟是什么呢?

1.西药学的定义

西药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涉及专业的药学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实验技能,其专业人员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学习,可以将药学知识应用于医疗实践,能够在药品生产研发等领域从事药物鉴定、药物设计工作。

西药学或简称为药学,其涉及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其研究领域贯穿药物的研发生产、加工、质检、储存、销售等诸多方面。

西药学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为广大医疗机构的病患群体提供高质量的药品服务,缩短病人痊愈周期、减少病患生理痛苦,通过保障西药用药安全来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

2.药学的发展

    理论上来讲,药学包括西药学和中药学,一共经历了古典药学、罗马时期药学、中世纪药学以及现代药学四个发展阶段。

在古典药学时期,存在诸如《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一类的古典药学文献。到了罗马时期,希波克拉底以“医圣”之名揭开了世界药学发展新的篇章,其后继者秉承他对医疗事业的热爱与赤忱,也创造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格林就曾经利用浸出方法生产药剂,更成为后世药剂学的奠基之人。中世纪时期,塔吉克医生阿底森纳编著的《医典》继承了罗马药学遗产,全面总结了中外药物知识,是药物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现代药学顺应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相关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在继承古代药学遗产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此同时,又派生了与诸多相关学科交融的边缘科学。

    不过在一般情况之下,药学一词都专指西药学,与中药学相对存在。

3.西药学与中药学的区别

在现阶段高校文化教育事业建设过程当中,西药学与中药学两个专业作为药学的不同支脉同时存在。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别。

西药学致力于培养出一批能在药物生产等诸多领域从事药物相关工作的专门化职业人才,其学习系统和学习内容也更多与西方医药学挂钩。而中药是我国本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主要培养拥有扎实中药生产、研究等方面工作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中药专门人才,与此同时,该行业学生还应该拥有一定程度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够翻阅、理解《本草纲目》一类的医学古籍。相比较而言,西药具备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

4.药学专业知识简介

    药学的专业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等研究领域,其涵盖内容十分丰富多样,此处只针对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四个重要学科分支进行简单科普,以求深化普通群众对西药学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提升对西药学的学习兴趣。

4.1药物化学专业知识

药物化学专业知识包括化学药物的性质研究、药效分析、毒副作用研究以及药物进入人体之后在人体内发生转化的生物学相关知识。

化学药物的稳定性状况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药师可以在高温度、高湿度以及强光照条件下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子进行实验,或者结合化学动力学原理进行加速试验,又或者利用留样观察法进行长期实验,综合多元化的试验方法,确保药物的稳定性。

而药物进入人体之后的生物效果,又容易受到药物溶解度、分配系数以及渗透性的影响,往往存在一定的数据变动。水溶性以及脂溶性都应该被控制在既定范围之内,一般来讲,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脂溶性越高。药物通常是兼具水溶性以及脂溶性特征的,通常情况下,低水溶性、低渗透性的药物不利于人体吸收。

4.2药剂学相关知识

药剂学的专业知识涵盖药剂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合理应用五方面,药剂学的全称是药物制剂学,这是一门以药物制剂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其基本理论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稳定性,给药系统等理论体系。

在设计药物剂型时,必须统筹药物性质、制剂的稳定性、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在保证药剂高效、安全的前提之下满足医疗预防的实际需要。

比如说,按照剂型的物质形态进行划分,可以归纳出如芳香水剂类的液体剂型,这一类型主要选择将药物溶解、分散在溶媒之中;还有像丸剂、片剂一般,利用相应的药物辅料,进行筛碎、混合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制成固体剂型;也不乏如软膏剂一类和基质经熔化混合而成的半固体剂型;还有利用相关压缩技术制成的气体剂型。

像我们日常使用的防晒伤、烫伤的红霉素软膏便属于半固体剂型,防止跌打损伤的云南喷雾。剂型形态不同,药物发挥作用的速度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口服药之中,液体剂型就比固体剂型更快产生相应疗效。

4.3药理学相关知识

药物究竟有什么作用?它内在的药效运行机制又是怎样的?如何在人体之中进行转换、吸收?这些都是药理学研究需要分析的问题。

药效学和药动学都是药理学的构成学科。药理学的学科任务便是在明确药物作用运行原理的基础之上,可以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优化药物疗效的措施。为药物不良反应的预知防治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

药理学早期相关的书籍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随着后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新药研发、完善的条件也日益成熟,我国近年来就引入了大量的新药,但新药的研发仍然面临重重困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具备药理效应的药物,本身并不具备临床效应。

此外,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日常用药需要予以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以及继发反应,一般而言,都是可以预知、避免的,停药之后也能够自行恢复,严重者必须及时尽往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4.4药物分析学相关知识

药物分析学20世纪初才开始发展的,其研究领域包括临床医学、药物代谢科学、兴奋剂监测以及法医毒物分析等,是一种对制药过程、生物代谢进程等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的专门化科学,是药物质量控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角色。

主要负责检验药物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生产研发进行质量检测、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是一种贯穿药物应用全过程的科学门类,需要将静态观测与动态控制结合起来,为药物的安全质量予以必要的安全保障,满足人民大众对于药物分析行业的要求,改善国民身体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