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防治障碍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奶牛防治障碍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张良

华宁县宁州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652899

奶牛养殖业近几年来保持了连续增长和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奶牛的繁殖障碍疾病即奶牛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奶牛业的发展,奶牛繁殖障碍疾病主要有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卵巢囊肿、卵巢机能不全、持久黄体、排卵延迟、繁殖免疫障碍、营养负平衡引起生殖系统机能复旧延迟等。按不孕的病因分,以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不孕牛所占的比例最高,可达50.62%;次之为卵巢疾病,占40.74%,而且该病以持久黄体最普遍,占20.37%,乳房炎占30.2%[1],因此我们一定要抓好奶牛繁殖障碍的治疗研究工作,就目前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原因、症状、治疗方法、防治对策简析如下:

1  奶牛繁殖障碍综合症发生的原因

1.1 饲养管理不当

首先热应激因素是饲养管理当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奶牛是耐寒怕热动物,适宜温度为0℃~21℃,而夏季气温过高对奶牛采食量、产奶、繁殖等性能都可产生严重影响。其次是饲料营养因素,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再次是奶牛患有的代谢疾病、蹄病和寄生虫病等其他疫病,严重影响自身健康,造成奶牛体质低下,也会对奶牛的繁殖性能产生影响。

1.2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主要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母牛,因分娩和助产时微生物入侵子宫而引起子宫黏膜发生急性炎症。慢性子宫内膜炎是由急性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发展而来的,是母牛常见不孕的主要原因[6]。隐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不明显,发情周期也正常,但屡配不孕,有时虽受孕也会造成胚胎死亡或早期流产[3]

1.3  卵巢疾病

对于奶牛繁殖来说,卵巢疾病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具体表现为不排卵、持久黄体、卵巢囊肿等,不排卵多发生于冬季舍饲期,发情周期黄体或妊娠黄体在25天~30天不消失的叫持久黄体,临床表现为发情周期停止循环,长期不发情。卵巢囊肿多发生在以精饲料为主,营养充足而缺乏运动及长期发情而不配种的母牛,第4胎~第6胎产奶量高期间多发,其发生原因一般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1.4  繁殖技术失误

冻精质量差,精液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受胎率。输精技术不规范,对奶牛的受孕有一定的影响,此外,乳房炎也是影响奶牛受胎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由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不孕占10.2%,次之为卵巢疾病的占8.1%,乳房炎引起的占7.5%[2]

2  奶牛繁殖障碍的临床症状

奶牛繁殖障碍的临床症状有:母牛不发情或隐性发情屡配不孕,据调查不孕症发病率约占生育母牛的15%左右。据统计,由排卵障碍引起的屡配不孕占整个不孕牛的30~40%。胚胎早期死亡指母牛配后10~35天引起的胚胎死亡[5]。据统计,由胚胎早死引起的不孕占不孕牛的20%左右。生殖器官疾病,主要为卵巢和子宫疾病。据报道,这两种疾病引起的不孕占整个不孕牛60%左右[4]

3  奶牛繁殖障碍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3.1  中药疗法

中药的临床应用对该病疗效较好,常用大温经汤、养情汤、益母黑豆汤、复方淫阳汤、益母艾归汤可治疗卵巢疾病,完带汤、子宫丸、益母鸡冠汤等可治疗子宫疾病。另外,复方仙阳汤可治疗奶牛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性不孕症。补中益气汤加减可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清宫消炎混悬剂,用于防治子宫内膜炎[7]。祛衣散可预防奶牛胎衣不下,祛衣灵可治疗奶牛胎衣不下,保胎散预防牛流产等,壮阳散可治疗公畜性欲低下、死精子、采精量少等症。中药在治疗奶牛繁殖障碍综合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3.2  子宫冲洗注法

子宫冲洗灌注法也是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效果很好。用温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等防腐收敛溶液结合抗菌药物或单纯灌注抗菌药物,可治疗子宫阴道炎症,并可促进发情。在近两年来,我们所治疗的几起子宫阴道炎症中,就是利用该种方法治愈,治愈率高达96%。

3.3  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操作起来比中药疗法复杂,临床上也常采用。对卵巢囊肿可采用挤破、穿刺和卵巢摘除等手术方法。对化脓性乳房炎,如脓肿浅时宜切开排脓,对深在性脓肿,应先抽出脓液,然后再注入抗生素治疗[8]

4  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对策

4.1  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保证日粮供应,防止因能量负平衡造成的繁殖力低下。其次应避免因营养过剩或运动不足而引起母牛过肥。第三,保证蛋白质供应,充分重视日粮中矿物质、维生素的供应。对于长期哺乳的母牛应立即断奶,同时补充含丰富营养的饲料。对于高产奶牛应分析饲料,补充充足的营养,恢复其生殖技能。在冬季应给予牛充足的营养,作好防寒保暖工作;在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供应优质、适口性好的饲料,并补充碳酸氢钠等增加食欲,保证正常奶牛发情排卵[9]

4.2  做好发情鉴定,适时配种 

做好发情鉴定,掌握母牛的发情、排卵特点,适时配种,提高母牛的受配率和受胎率,准确掌握排卵时间,以便适时配种。技术人员和饲养员要相互配合,加强对母牛的发情观察,掌握好母牛的发情鉴定技术。在母牛出现由神态不安转向安定,发情表现开始减弱;外阴部肿胀开始消失,子宫颈稍有收缩,黏膜由潮红变为粉红或带有紫褐色;黏液量减少,成混浊状或透明有絮状白块;卵泡体积不再增大,皮变薄,有弹力,泡液波动感明显等情况之一就可进行输精

[10]

4.3  推广奶牛繁殖技术规范

使用标准化的冻精,并抽取一定比例的冷冻精液进行包括精子活力、密度、顶体完整率等指标在内的精液品质检查。定期进行精液品质检查,保证配种所用冻精的安全性和优质性。冻精解冻后精子密度、活力、有效精子数量必须符合要求;严格执行人工授精操作规范,直肠把握输精是奶牛配种常用的方法,必须严格输精操作技术规程,适时而准确地把一定量的精液输到发情母牛子宫内的适当部位,避免生殖道损伤。

4.4  加强干奶期、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干奶期要合理投料,控制母牛膘情和体况,防止肥胖;围产期注意维生素A、D、E和微量元素硒的补充,矿物质Ca、p比例,以减少胎衣滞留和子宫复旧延迟;加强产房的环境卫生和消毒,降低产后生殖器官的感染;改进盲目接生助产方法[11]。对正常的经产母牛以自然分娩为主,对初产母牛的助产应待胎儿肢蹄露出产道时助产。尽量减少人员手臂或机械进入母牛产道造成创伤感染。

4.5  实施母牛产后重点监控

在产后15天内,重点监控子宫恶露变化(数量、颜色、异味、炎性分泌物等);在产后20~40天,主要监控母牛子宫复旧进程;产后40~60天,重点监测卵巢活动和产后首次发情出现时间。

4.6  做好奶牛的预防免疫接种工作

健康的牛群是提高奶牛受胎率的保证,加强各种疫病的预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第一,加强定期监测和重大传染病强制免疫,严格种牛进口和国内流通的检疫和监管,防止疫病的流行。第二,加强奶牛各种常见病的防治,建立完备的防疫制度,减少发病率,降低奶牛养殖疫病风险。第三,要根据奶牛疫病流行的种类,确定应接种哪些疫(菌)苗。第四,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采用可靠的免疫方法。第五,要使用国家农业部批准生产的高质量的疫苗,避免发生免疫失败。第六,要重视影响免疫效果的疫(菌)苗的保存与运输、疫苗的稀释、防疫人员的培训和具体操作等,以确保免疫的效果,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杨龙骐、彭义等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技术[T].当代畜牧.

[2]张绮琼、何永军.奶牛乳房炎预防和治疗措施[T].黑龙江畜牧兽医.

[3]李有业治疗奶牛乳房炎的高效组合制剂[T].当代畜牧.2002(6).

[4]张文利、张文生.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生殖疾病[T].乳业科学与技术.2003(2).

[5]王锡祯、王泽华.奶牛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T].中国乳业.2003(4).

[6]李国江.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疗要点[T].当代畜牧.

[7]陈永忠.奶牛子宫内膜炎非抗生素药物的治疗[T].中国兽医科技.

[8]陆江宁、吴志杰.蜂胶治疗奶牛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T].黑龙江畜牧兽医.

[9]石传林、蒋玉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T].当代畜牧.

[10]王辱梅、王金宝、朱国江.加强孕牛保健防止胎衣不下[T].黑龙江畜牧医.2002(6

[11]孙永才主编.中兽医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