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联合应用唑来膦酸、骨化三醇对其股骨颈骨量影响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联合应用唑来膦酸、骨化三醇对其股骨颈骨量影响效果研究

王德培

余庆县白泥镇卫生院  贵州遵义 5644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中合用唑来膦酸与骨化三醇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应用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合用唑来膦酸及骨化三醇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股骨颈骨量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股骨颈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BGP、β-CTX、总P1NP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BGP、β-CTX、总P1NP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通过合用唑来膦酸与骨化三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代谢,并提升股骨颈骨量。

关键词】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唑来膦酸;骨化三醇;股骨颈骨量

骨质疏松症是指患者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进而产生骨量减少以及骨微结构慢性破坏,由于患者的骨脆性增加,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更易出现骨折情况。骨质疏松症在老年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对于该类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唑来膦酸属于双磷酸盐制剂,能够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病风险。骨化三醇有利于促进骨吸收以及改善骨代谢[1]。以下将分析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给予唑来膦酸及骨化三醇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病例选取自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我院均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共计70例,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平均分组,均为35例,观察组年龄分布于63~88岁,均数(70.5±2.8)岁;体质量42.7~81.5kg,均数(62.6±2.7)kg。对照组年龄分布于62~87岁,均数(70.4±2.9)岁;体质量42.5~81.8kg,均数(62.5±2.8)kg。2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钙剂治疗,即口服碳酸钙D3片,1片/次,每日口服1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骨化三醇治疗,即骨化三醇胶丸进行口服治疗,0.25ug/次,每日口服2次,观察组合用唑来膦酸及骨化三醇治疗,骨化三醇用法同上。唑来膦酸注射液5mg/次,进行静脉滴注,30分钟/次,1次/4周,需连续治疗1年。2组患者均于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

1.3评价准则

(1)对于2组患者的股骨颈骨量进行测定,均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检测。(2)对于2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进行测定及对比,需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心分离血清,对血清骨钙素(BG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以及总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总P1NP)。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s),数据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数据实施χ2检验,P<0.05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股骨颈骨量2组间相比

治疗前股骨颈骨量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0.63±0.12)g/cm2、(0.62±0.13)g/cm2,2组股骨颈骨量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股骨颈骨量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0.92±0.19)g/cm2、(0.80±0.16)g/cm2,股骨颈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2骨代谢指标

治疗前2组BGP、β-CTX、总P1NP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BGP、β-CTX、总P1NP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骨代谢指标(±s)

组别

例数

BGP(ug/L)

β-CTX(ug/L)

总P1NP(n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5

12.20±2.13

9.39±1.36

0.61±0.17

0.44±0.11

90.26±28.39

61.16±21.19

对照组

35

12.19±2.15

10.79±1.43

0.62±0.15

0.52±0.13

90.25±28.41

72.36±21.75

t值

0.295

4.365

0.871

5.635

0.521

8.635

p值

0.637

0.039

0.196

0.031

0.175

0.003

3讨论

骨质疏松症近年来的发病率较高,其病因机制十分复杂,例如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因素、年龄增长、性别以及营养障碍等,患者骨细胞活性下降同时骨脆性增加,使得骨吸收、骨形成两者间的平衡被打破,非常容易引起骨折。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为钙含量补充从而提升骨密度,预防骨折等事件。骨化三醇属于1,25-二羟代谢物,有利于肠道对钙质的吸收,与此同时还可对破骨细胞活性产生刺激,帮助加快破骨细胞形成,有利于骨吸收,同时能够促进钙、磷进入于机体血液循环内,帮助改善钙、磷代谢[2]。唑来膦酸属于二磷酸化合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给药后能够分布于人体骨骼,特别是在高骨转化部位能够实现优先聚集,可对破骨细胞形成阻断,并对钙化骨以及软骨产生影响并促使其消融,可避免骨量丢失以及提升骨骼密度,对于预防骨折发生有重要价值[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股骨颈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各个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表明,骨化三醇与唑来膦酸进行联合应用能够提升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通过合用唑来膦酸与骨化三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代谢,并提升股骨颈骨量。

参考文献】

[1] 余筱燕,叶一,汤珂珂,等. 唑来膦酸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骨代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瘦素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0,29(3):161-164.

[2] 陈清河,曾维铨,黄少辉,等. 碳酸钙D3、骨化三醇联合唑来膦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痛的影响[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0,26(2):202-204,226.

[3] 陈文明,卓名,李伟杰,等. 活性维生素D3配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MMP-13、TIMP-1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2020,28(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