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型“平疫结合”医院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兼顾型“平疫结合”医院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喻阳光,刘俊林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4

摘要 2020 年初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社会各界众志成城,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最快从疫情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当前,国内正在大量建设一批医院,大部分属“平疫结合”型医院,防患于未然。

为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综合医院“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建筑技术导则(试行)》,本文探讨了兼顾型“平疫结合”医院给排水设计要点及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 兼顾型“平疫结合”型医院  给排水设计 高温消毒 二级处理

1“平疫结合”型医院的类型及给排水设计原则

1.1按照医院建设特点“平疫结合”型医院大体可分为“兼顾型”、依托现有三甲医院的快速改造型、规划预留型和利用城市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改造的方舱医院等。大多数新建医院属于“兼顾型”,本文主要探讨兼顾型“平疫结合”医院给排水设计。

1.2兼顾型“平疫结合”型医院

兼顾型“平疫结合”型医院,即在疫情暴发时通过改建快速实现功能转换,具备针对疫情的医疗救治能力的各类医院。设计核心是兼顾平时,疫情时通过预先设定的局部改造,快速转换。最大限度地利用医院的全部医疗资源,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强化院内感染管理控制,完善隔离体系,充分体现“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1

1.3“平疫结合”型医院给排水设计遵循规范及难点及原则

“平疫结合”型医院给排水设计  主要执行的规范为《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084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9-2013)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及《综合医院“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建筑技术导则(试行)》等。给排水设计要点及难点如下:

(1)转换可实施性是“平疫结合”型医院设计的难点,设计既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又要做到疫情期间快速有效转换,要研究清楚非传染病医院和普通综合医院给排水设计要求的差别,根据差别在设计中做出体现,减少转换时的改造工程量。

(2)改造难度较大的项目比如管网系统等应一次性设计满足疫情标准。

(3)部分可在疫情期间通过快速加装的设施,如通气管消毒装置、二级生化处理等可在设计实施期间做好预留,疫情时快速实施。

2给水及热水系统设计

2.1用水量指标选取

 “根据《综合医院“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平疫结合”区医务人员的生活给水用水定额,宜按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中规定值的1.2至1.3倍确定,患者的生活给水用水定额宜按该标准的1.1至1.2倍确定。

2.2系统设计

管网系统后期改造转换难度较大,初期设计时应按照传染病医院设计要求一次性到位,避免后期改造,疫情期间仅通过管理手段实现平战转换。

“平疫结合”区的给水系统设计应兼顾平时和战时,给水系统分区时除考虑相关规范合理性,同时需要考虑战时如何转换,合理确定给水系统分区保障供水安全。

一般条件下,清洁区和污染区给水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项目规模较小或条件不具备时,清洁区和污染区可共用给水系统,但应各自设置独立的给水立管,为污染区服务的立管应从起端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且应设置在清洁区内。

热水系统应采用闭式系统,分区与给水系统一致,机械式强制循环,条件具备时,医院清洁区和污染区宜分设换热设备及循环管网。项目规模较小或条件不具备时,清洁区和污染区可共用热水系统,但应各自设置独立的热水立管。 污染区的热回水应首先回至高温消毒罐,消毒罐的设定温度不宜低于80°C,消毒罐的容积应按热回水停留时间不小于10分钟设计。

高温消毒罐的设计可结合太阳能热水预热罐实现转换,平时作为太阳能热水预热管,高温时通过热媒及稳定设定将预热管转换为高温消毒罐,实现热水系统供水安全。

    

图1:生活热水系统平疫转换原理图

2.3其它措施

(1)利用银离子消毒装置等类似产品定期对给水及热水管网消毒。

(2)下列场所的用水点应采用非接触性或非手动开关,并应防止污水外溅:

1)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小便斗、大便器;

2)护士站、治疗室、中心(消毒)供应室、监护病房、诊室、检验科等房间的洗手盆;

3)其它有无菌要求或需要防止院内感染场所的卫生器具。

(3)“平疫结合”区的给水系统应当采取防污染回流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1)清洁区与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给水宜各自独立,当无法独立时,向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供水的给水道上应当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2)倒流防止器应当设置清洁区。

(4)用水点或卫生器具均应当设置维修阀门。维修阀门应当采用截止阀,并设置标识。

3排水系统设计

系统安全是排水系统的设计的基本原则,防止病毒通过排水及通气管网传播是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平疫结合”医院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3.1采取措施,保证水封可靠

排水系统的设计中,保障水封的可靠是整个排水系统安全的前提。无必要,尽量不设置地漏,除了需要地面排水的部位,如准备间、污洗间、卫生间、浴室、空调机房等设置地漏外,其它如护士室、治疗室、诊室、检验科、医生办公室等房间不应设地漏。

门诊、病房、化验室、试验室等在同一房间内的卫生器具在设计时应避免共用存水弯。

合理选择卫生洁具,大便器及小便器应采用自带存水弯的产品,避免交叉感染。

3.2污废水管网设计

(1).排水立管的最大设计排水能力取值不应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规定值的0.7倍;

(2)污染区与清洁区污废水应独立设置管网分别收集,不得联通,空调冷凝水应集中收集,并应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消毒处理。

IMG_256

图2:生活排水处理流程图

(3)污染区卫生间的通气立管应升至屋面最高处,四周应有良好通风条件,通气管口处并应设置高效过滤器及紫外线消毒装置。

(4)“平疫结合”区室外污水排水系统应当采用无检查井的管道进行连接,通气管的间距不应大于50m,清扫口的间距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的有关规定。

3.3雨水收集与排放

疫情期间,平疫结合区域雨水系统收集处理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可考虑与雨水回用系统结合,疫情期间,对雨水收集系统改造,通过对雨水调蓄池添加消毒剂消毒后处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4结语

综上所述,“平疫结合”型医院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弹性,是更加科学严谨、经济高效

和可持续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之策。3此类医院的给排水设计,既要防止病毒在医疗设施内感染医护人员,也要防止医疗设施对周边地区环境及人员的污染。医院的排水系统包括收集、输送、处理等工程及设施,排水管道连通了各个医疗护理单元,医技及医护办公等各个医疗功能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保证将污废水迅速畅通地排到室外,还要保持排水管道系统内的气压稳定,阻止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室内,保持室内良好的环境卫生。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总结,将有利于我们建设更加完备和成熟的“平疫结合”型医院,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下次不期而遇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李 超 尹 优/平疫结合型医院设计思考

2、洪瑛/武汉雷神山医院给排水设计概述

3、李传志/火神山医院排水系统安全设计探讨

3、《综合医院“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建筑技术导则(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