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

杨洋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710003

摘要: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让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阶段性成果,而民用航空业自然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迎来了发展契机,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其便利的出行体验和更加安全的出一张方式。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要看到,在低能见度的气象条件下,是否能够做好进近管制区运行管理,直接决定了我国民航业的发展质量,本文就根据实际经验,在简单进行低能见度天气的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低能见度;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

引言

低能见度条件下,飞机往往需要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想要保证其安全运行,管制员就必须要结合低能见度的具体原因,加强进近管制区的安全管理及引导工作。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受到理论研究不到位、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的影响,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往往很难得到有效控制,这与安全运行的需求相违背,在这种情况下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可谓是势在必行。

1低能见度天气的风险分析

自然气象条件变化莫测,常见的雨、雪、低云、雾、烟、浮尘等都可能影响到能见度,我国拥有极为广阔的国土面积,因此特殊气象条件也非常多见,在这样的复杂条件下保证飞机正常安全运行,显然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起飞的飞机,进近管制员会引导飞机加入航路航线,在飞机从航路航线上下降时,进近管制员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确保飞机能够在仪表着陆系统的作用下顺利降落,工作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在低能见度条件下,飞行员不能准确辨别地标,很容易导致一定的安全风险,长时间出现低能见度问题时,飞机往往会选择返航备降,而这又会导致航路航线饱和、附近机场停机位饱和等问题,给现场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单个机场出现低能见度问题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影响远不如低能见度天气覆盖多个机场,管制员必须要根据机场的实际能见度情况,做好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管理。

2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

2.1明确安全风险控制任务

想要保证低能见度条件下机场周边的安全,首先要充分了解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的管理任务。某地区进近管制区具有气象条件度复杂、天气情况变化比较快的特点,按照有关规定,民航气象预报员需要在每日09:30进行天气播报,在该区域的能见度不足5000m时,气象观测员需要第一时间利用通讯设备通知进近管制区管制员,从而控制气象变化带来的安全风险。而在能见度低于1500m的情况下,气象观测员需要及时通报RVR数值,从而为后续的进近管制区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安全管制人员管理

管制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素质、责任意识等,直接决定着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管控效果,因此必须要从人员角度入手,规避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一般来说,安全管制人员从实习到持照放单需要两年时间,对通过考核且拥有单独放单的管制员进行年度培训,要求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特殊条件下的工作处理方法,应对复杂天气的运行训练时间不低于20h,否则可能在应对低能见度问题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引导和处理问题。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对管制员的技术能力、业务量及人员数量等进行调整,确保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能力能够满足日常管理及特殊情况下的管理需求,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设置巡视管制员,以便于第一时间处理低能见度天气下对空指挥问题。

2.3优化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十分严峻,为了规避安全风险、保证飞机正常安全运行,必须要根据有关行业标准不断优化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比如,可以以月为单位修订《运行手册》《应急工作手册》,并与本地区的气象部门进行有效合作,签订协调通报协议,要求气象部门根据合同内容提供气象服务,特别是要在低能见度时进行天气通报,为管制员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另外,还需要尽快调整低能见度气象条件的安全措施,从而把安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快制作工作流程提示牌,以便于管制员在紧急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参考,避免因管制员遗漏步骤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2.4加强风险处理

除了上文已经提到过的几方面措施之外,想要加强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管理,还需要对运行结果的可能性、严重程度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得到的结果,确定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的关键危险源。以某机场的实际分析结果来看,其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进近管制员低能见度天气运行经验少、航班流量增大、陆空通讯干扰三方面,其中管制员的工作经验可以通过反复训练和多次实践进行处理,而航班流量问题可以通过增设管制员席位等方法进行应对。具体来说,风险管理措施可以分成:①在接收到气象部门给出的低能见度天气预警以后,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管制员接替新管制员,并根据“新老搭配”的原则组合上岗。管制部门应根据低能见度条件下的最大航班流量,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和演习,从而让管制员能够更好地了解低能见度条件下航班管制的难点,还需要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实际气象特征,建立健全针对性专项培训方案。②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的航班流量将会不断增加,这给管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管制模式不合理的情况下,航班就会出现不能落地但可以正常起飞的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优化航班流量控制模式。③为了更好地应对陆空通讯干扰问题,管制单位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通讯系统,避免抢话、话筒卡阻等现象,将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结语

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始终存在,想要控制安全风险,就必须要通过与气象部门通力合作、优化管制员培训模式、加大通讯系统建设力度、改变航班流量管制模式等一系列措施,解决过去低能见度条件下的管制问题。另外,还需要结合具体工作经验,对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进行进一步研究,寻找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风险管控措施。

参考文献

[1]游志胜,程鹏. 航空器低能见度进近着陆助视引导关键问题的研究[J]. 中国科学基金,2021,35(S1):202-204.

[2]李璇. 低能见度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分析[J]. 安全,2021,42(10):24-28+34.

[3]白龙龙. 银川河东机场低云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21,(05):149-150.

[4]麻金海. 多跑道枢纽机场低能见度启动机制管理浅析——以北京两场为例[J]. 民航管理,2020,(1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