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变电所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研究

沙傲,高松颀

国网绥化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机制发生的变化,以及减人增效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定期检修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希望能实现对电力设备检修管理由“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针向“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观念转变,即状态检修。对电气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开展同业对标、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的具体要求,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使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成为可能。本文讨论了变电所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内容、变电所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变电所;二次设备;状态检修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多重点要害部门,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势在必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使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就变电所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进行几点分析探讨。传统的继电保护,依据《继电保护与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的要求,对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接线进行定期检验。以确保装置元件完好、功能正常,确保回路接线及定值正确。若保护装置在两次校验之间出现故障,只有等保护装置功能失效或等下一次校验才能发现。如果这期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保护将不能正确动作。保护装置异常是电力系统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变电所二次设备同样需要状态监测,实行状态检修模式,和一次设备保持同步,适应电力系统发展需要。


一、电力设备检修的含义与必要性
1.1检修的基本含义。检修工作是为了使设备的运转恢复到我们所期望的状态所进行的,一般包括检查,修理,维护和更新等几项任务,检查的目的是在于对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评估,修理则是根据评估的结果对设备进行处理,使其恢复到理想的运行状态,维护是通过技术手段来维持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更换则是对设备中无法使用的零件等进行更新,来使设备重新投入使用。
1.2开展状态检修的必要性。以往电力设备检修所采取的一直都是沿用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模式,这在多年的初中中有效减少了市属斩突发事故,保证了设备的良好运行,但缺点是明显的,“一刀切”式的检修模式存在“小病大治,无病也治”的盲目现象。借鉴电力发达国家诊断性检修的缀人,发现在电力行业中推行状态检修的直接效益有:在对设备健康水平,运行情况,技术指标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开展状态检修,合理调整检修周期,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维修成本,有利于提高检修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设备运行为目标 。

二、变电所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几点问题
2.1变电所二次回路监测问题
变电所二次设备从结构可分为的二次回路和保护(或自动)装置。目前,保护装置微机化,容易实现状态监测。但二次回路是由若干继电器和连接各个设备的电缆所组成,点多、又分散。要通过在线监测继电器触点的状况、回路接线的正确性等则很难,也不经济。对变电所二次回路应重点从设备管理的方面着手,如设备的验收管理,离线检修资料管理,结合在线监测,来诊断其状态。
2.2变电所二次设备的电磁抗干扰监测问题
由于大量微电子元件、高集成电路在变电所二次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变电所二次设备对电磁干扰越来越敏感,极易受到电磁干扰。电磁波对二次设备干扰造成采样信号失真、自动装置异常、保护误动或拒动、甚至元件损坏。
目前,对现场电磁环境的监测管理没有纳入检修范围。也没有合适的监测手段。对二次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考核试验是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干扰源、敏感器件要进行监测管理。如对二次设备屏蔽接地状况检查;微机保护装置附近使用移动通讯设备的管理。
2.3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与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关系
一次设备的检修与二次设备检修不是完全独立的。许多情况下,二次设备检修要在一次设备停电检修时才能进行。在作出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时要考虑一次设备的情况,做好状态检修技术经济分析。既要减少停电检修时间,减少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检修次数,降低检修成本,又要保证二次设备可靠正确的工作状态。
2.4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关系
现在许多供电企业建立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MIS),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缺陷故障情况、历次检修试验记录等实现计算机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这些信息是作出状态检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实现设备状态检修,需要完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MIS)。
 

三、实施状态检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状态检修不单纯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更是观念的更新,体制的创新和管理的改革以及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3.1开展状态检修需要观念更新实施状态检修需要改变人们传统的预防性检修思维方式,同时又要逐步地用变化的观念去解决技术及管理问题。应该认识到在实施状态检修及管理工作中,不可能寻得一种快速的、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这样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实践证明,观念更新和脚踏实地的从基础工作做起是实施状态检修的关键之一。
3.2开展状态检修需要体制创新


电力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及方法一般都是通过相关规程、条例得以体现的。而实施状态检修首先在剖析现行各专业规程的基础上,结合设备现状制定出一个可靠、有效、客观的指导性文件。如对专业规程规定的技术条件、标准、工艺等原则上要执行,而对设备检修的“周期规定”要逐步改革,并对检修内容及方法进行改进,对事故责任的追究亦作相应客观而合理的改变,使之有利于状态检修的试行和逐步发展,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完善制度。
3.3开展状态检修需要加强管理
开展状态检修工作首先要领导重视,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领导要敢于承担技术责任,要建立起负责、策划、组织、协调并指导状态检修工作的领导小组,以协调各项具体工作。状态检修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需要科学的管理手段支撑。目前一些供电企业已与某些大学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状态检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家系统,并利用这类系统逐步实现检修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准确化,实时分析每台设备的状态,并进行状态变化趋势的分析,减少了数据分析、统计、比较工作中的工作量和误差率。
3.4开展状态检修需要提高检修人员技术素质
状态检修有时需要各类专业人员协同工作。特别是大型变电站设备检修、预试,均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的参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专职人员的技术培训,素质培训,努力提高专职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语:二次设备状态检修是一种先进的设备检修管理机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维修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和目前电力体制改革的环境和氛围相适应的,它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依据设备的故障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检修策略,并合理的安排检修时间和检修项目,使设备状态“可控、在控”,保证供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变电所二次设备实行状态检修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微机保护和微机自动装置的自诊断技术的广泛使用,变电所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方面都比较容易做到。随着集成型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可大大减少二次设备和电缆的数量,克服目前常规保护状态监测存在的困难。变电所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将有助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李光旭.输配电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钟自勤.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故障检修典型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