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性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心脏病猝死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静息性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心脏病猝死的相关性研究

尹茂海

菏泽市中医医院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息性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心脏病猝死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急诊科门诊病人及健康体检者共50例的医学材料,研究对象均行静息12导联心电图检查,随诊12个月观察是不是产生SCD,依据心电图检查結果分为QRS波<110ms组(n=36)和QRS波≥110ms组(n=14);依据随诊结果分为猝死组(n=11)和对照组(n=39)。搜集整理50例研究对象的医学材料,梳理后开展统计分析。结果:静息性心电图检查QRS波延迟时间与SCD间呈正相关。结论:QRS波延迟时间的检测有利于临床医师预测分析SCD的风险性。

关键字:静息性心电图检查;QRS;突发心脏病猝死(SCD)

突发心脏病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指的是因为心脏疾病突然发病导致的死亡,丧生于不能预见的循环系统骤停,一般是心率失常造成的,在病症发病后的1h内死亡,或者在24h内病况平稳后无目击的意外性死亡1。加强对SCD风险水平的评定有利于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诊治的急诊科门诊病人和健康体检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讨论QRS波延迟时间与SCD中间的关联,报导如下所示。

1材料与方式

1.1一般材料

挑选2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接诊的急诊科门诊病人和健康体检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在其中急诊科门诊病人11例,健康体检者39例,均进行静息12导联心电图检查,随诊观察12个月,一共有11例突发心脏病猝死。50例待检目标中,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在29~85岁,患者平均年龄(47.9±12.2)岁。依据待检目标住院静息性心电图检查检验表明的QRS波延迟时间分为2组,QRS波<110ms组(36例)和QRS波≥110ms组(14例)。依据随诊12个月是不是发生突发心脏病猝死分为猝死组(11例)和对照组(39例)。

1.2方式

搜集50例待检目标的性別、年龄、并发症、既往病史、心脏功能等临床材料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解决数据信息,计量、计数资料选用χ2、t检验,以n/%、x±s表明,级别数据对比行Ridi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QRS波延迟时间待检目标的医学材料对比

不同QRS波延迟时间待检目标的性別、年龄差别不显着(P>0.05)。QRS波≥110ms组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高血脂、冠心病、慢性心衰、哮喘病的发生率均高过QRS波<110ms组(P<0.05);且QRS波≥110ms组的心功能分级较高,随诊12个月的SCD率显著较高(P<0.05)。见表1。

表1:不同QRS波延迟时间待检目标的医学材料对比

项目

类别

QRS波<110ms

QRS波≥110ms

X2/T/Z

P

性别

19/52.78

8/50.00

0.211

0.715

17/47.22

6/42.86

年龄

47.9±10.2

48.1±13.5

0.241

0.821

合并症

高血压

4/11.11

3/21.43

18.212

0.000

糖尿病

5/13.89

3/21.43

11.043

0.001

高血脂

7/19.44

5/35.71

20.165

0.000

哮喘病

6/16.67

6/42.86

46.881

0.000

慢性心衰

3/8.33

4/28.57

36.348

0.000

冠心病

5/13.89

4/28.57

32.052

0.000

心功能

17/47.22

3/21.43

6.113

0.000

14/38.89

7/50.00

5/13.89

4/28.57

SCD率

2/5.56

3/21.43

60.054

0.000

2.2猝死组及对照组的QRS波材料对比

猝死组的QRS波延迟时间显著比对照组长,且QRS波≥120ms的占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QRS波的波型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猝死组及对照组的QRS波材料对比

因素

猝死组

对照组

X2/T

P值

QRS波<110ms

105.8±13.5

92.4±8.3

12.830

0.000

QRS波≥110ms

2/28.57

6/13.95

19.638

0.000

QRS波的波形

正常

3/27.27

12/30.77

0.091

0.771

LBBB

2/18.18

8/20.51

0.063

0.798

RBBB

1/9.09

7/17.95

0.089

0.758

LAFB

2/18.18

5/12.82

0.005

0.939

IVCD

3/27.27

7/17.95

0.188

0.659

3讨论

庞利娟2等发现QRS波群时长和血浆BNP水平与慢性心衰病人产生SCD息息相关。马晓虎3等临床研究发现,心电图检查QRS波时限增加和血液BNP水准增高是缺血性心肌病病人高并发SCD的风险源,可做为预测分析SCD的高风险因素。QRS波延迟意味着心室除极过程的综合时间,一切正常的QRS波延迟时间为60~100ms,一般不易超出110ms,一旦≥120ms,则被发现是QRS波时延长

4

静息下QRS波延迟时间与心脏功能息息相关,通常延迟时间越长,则心功能分级越高,左心室射血分数越低,更易引起SCD,往往发生这一状况,很有可能是:①静息性心电图检查QRS波延迟时间太长,则有可能存有大量的慢性心衰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等,造成心脏的结构重新构建,加重心血管电传输的出现异常;②QRS波延迟时间太长反映了左心室内径的扩大;③QRS波延迟时间年长者伴随一定水平的心房不同步性,加重左心结构和收缩功能的改变,很有可能促成高频率性室性折返性心率失常;④QRS波延迟时间长与心室肌钠离子通道重构相关。本探究数据显示,伴随着QRS波延迟时间的增加,随诊12个月的SCD率显着上升(P<0.05);QRS波≥110ms组的并发症/病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高血脂、冠心病、慢性心衰、哮喘病)发病率、心功能分级均高过QRS波<110ms组。QRS波延迟时间与猝死的产生及其心脏功能等息息相关。本探究数据显示,猝死组的QRS波延迟时间显著长过对照组,且QRS波≥120ms占比更高一些,而QRS波的波型小组之间差别不显著,表明QRS波延迟时间太长,尤其是QRS波≥120ms时,表明产生心脏疾病猝死的风险较高,而QRS波的波型则对心脏疾病猝死无显著影响。

总的来说,静息性心电图检查QRS波延迟时间与SCD间呈正相关,QRS波延迟时间的检测有利于临床医师预测分析SCD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李则林,吴英.老年急性心梗患者QRS时限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92-593.

[2] 庞利娟,袁光星,况春艳.QRS波群时限及血浆 BNP 水平对慢性心衰致心源性猝死的预警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3).504-507.

[3]马晓虎,赵学霞,孙萍,等.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预测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9).795-797.

[4]刘仁光.室性QRS波时限预测室早性心肌病[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5,24(5).37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