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应用

房晓影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标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术中的配合度。结果:对照组发生护患纠纷13例,发生率14.44%,观察组发生护患纠纷4例,发生率4.44%,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护理差异共12例,发生率13.33%,观察组发生护理差异共3例,发生率3.33%,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差异。对照组患者护理配合75例,总配合率83.33%,观察组患者护理配合85例,总配合率94.44%,对照组护理配合度低于观察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有效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患者在手术中的配合度较高,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主要特点有管理风险高、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环节较为复杂[1]。手术室护理的风险管理能够直接影响到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患者的预后差、甚至死亡都与护理风险有直接关系[2]。所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风险是提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护理标识制度是依据临床护理的具体要求,利用图形、文字等形式对护理工作中需给予特殊警示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护理标识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有序的开展护理工作,减少不良医疗事故的发生,对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3]。基于此,本文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针对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男59例,女31例,年龄22-79岁,平均(48.64±5.75)岁;观察组男54例,女36例,年龄21-78岁,平均(47.53±5.61)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术中配合医师进行麻醉,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术后护送患者回病房,做好交接工作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标识管理:(1)依据用途的不同将护理标识分为患者标识、警示标示、环境标识。警示标示:对不同药物采用不同颜色的标识进行区分;环境标识:对不同区域用不同颜色标识进行划分。将不同的手术器械、设备等做好标识,方便使用;患者标识:对不同情况的患者采用不通过颜色的标识进行区分。(2)患者在手术前,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术中对手术切口、过敏、麻醉和管道等做好标识。对引流管、输液管做好标记,防止出现护理错误。如患者对药物过敏,需对过敏药物做好标记并记录。护理标识管理制度建立后,需进行统一的培训考核,使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

1.3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两组发生的护患纠纷情况。

(2)观察两组出现的护理差错,包括术前接待差错、器械准备不足、术中拿错药物、术后护送不当等。

(3)统计患者的手术室的配合情况,包括积极配合、正常配合、不配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对比有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发生护患纠纷13例,发生率14.44%,观察组发生护患纠纷4例,发生率4.44%,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X2=5.2616,P=0.0218)

2.2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发生护理差异共12例,发生率13.33%,观察组发生护理差异共3例,发生率3.33%,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差异。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术前接待不当

器械准备不足

术中拿错药物

术后护送不当

发生率(%)

对照组

90

4(4.44)

3(3.33)

2(2.22)

3(3.33)

12(13.33)

观察组

90

2(2.22)

0(0.00)

0(0.00)

1(1.11)

3(3.33)

X2

-

-

-

-

-

5.8909

P

-

-

-

-

-

0.0152

2.3两组患者手术室配合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护理配合75例,总配合率83.33%,观察组患者护理配合85例,总配合率94.44%,对照组护理配合度低于观察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配合度[n(%)]

组别

例数

积极配合

正常配合

不配合

配合率(%)

对照组

90

43(47.78)

32(35.56)

15(16.67)

75(83.33)

观察组

90

56(62.22)

29(32.22)

5(5.56)

85(94.44)

X2

-

-

-

-

5.625

P

-

-

-

-

0.0177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患者由于病情较为危机、复杂,所以在手术室的护理中极易出现各种差错及护患纠纷。所以,减少手术室护理中出现的差错及护患纠纷,对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纰漏,利用不通过的颜色做好标识,能显著提升护理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发生护患纠纷13例,发生率14.44%,观察组发生护患纠纷4例,发生率4.44%,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护理差异共12例,发生率13.33%,观察组发生护理差异共3例,发生率3.33%,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差异。对照组患者护理配合75例,总配合率83.33%,观察组患者护理配合85例,总配合率94.44%,对照组护理配合度低于观察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有效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患者在手术中的配合度较高,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瑾.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人人健康,2019,No.497(12):287-287.

[2]张欢欢.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018(001):P.2-3.

[3]李娟.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饮食保健,2019,6(017):171-172.

[4]周春梅,ZHOU,Chun-mei,等.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05(v.1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