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调度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配网调度技术分析

邓建文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广东珠海519000

摘要:为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将面临更多挑战。文章探讨电力配网调度技术的要求,运行管理系统的具体构建。

关键词: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分析

1电力配网调度技术的要求

1.1调度工作者执行操作命令的要求

为了保证电网运行性能,对调度工作者提出的工作要求为:认真服从并正确履行上级传达的命令,同时,还要确保所执行的调度命令是正确无误的,然后,以调度命令为依据,展开相应的工作。此外,调度工作者要做好对调度命令的采集和记录,并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电力配网调度运行日志,后期一旦出现配网故障问题,便于在第一时间内快速追溯相关负责人员。

1.2电力配网设备的技术要求

为了实现对电力配网调度操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有效的提高,相关调度人员需要重点做好相关设备运行状态的调度工作。这是由于科学管控设备运行状态,有利于确保配网系统能够可靠、稳定、安全地运行。因此,相关调度人员要在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科学调度。例如:如果没有得到调度值班人的允许,其他人员禁止私自改变设备运行状态。

1.3电力配网调度工作人员的要求

在对电力配网调度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期间,现对电力配网调度工作人员提出以下要求:首先,调度工作人员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学习配网调度相关新知识和新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使自己能够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并认真落实电力调度工作。其次,调度工作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操作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调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将电力故障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2电力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构建

2.1数字电网模型设计

要想实现对应用支撑平台的运行性能有效提高,保证电力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效果,技术人员要重视对数字电网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对于数字电网模型而言,主要负责对电网网架结构组成部分的精确描述,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过利用该模型对电网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可以帮助企业领导者快速地了解和把控企业实际运行情况。此外,电网调度管理机构很好地反映出了数字电网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对电网类别以及对象集合进行精确化描述。数字电网模型所涉及到的描述对象,主要包含以下两种,一种是电力对象,另一种是电网网架结构。数字电网模型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针对电力配网调度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2工作流系统设计

通过设计和应用电力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比较统一、系统的可视化工作流程,通过采用统一化管理方式,可以对各个流程化应用进行集中化管理和调度。对于工作流系统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分别是工作流设计器、工作流监控系统和工作流运行系统。其中,工作流运行系统具有强大的工作流引擎功能,通过利用工作流运行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相应的建模工具,然后,利用该工具,在充分结合电力企业业务处理需求的基础上,完成对相关模型的构建。此外,还要借助工作流引擎功能,不断提高流程控制的智能性、高效性和灵活性,为后期优化和完善业务处理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流监控系统为用户提供两大核心功能,一个是在线监控功能,另一个是数据分析功能。用户通过利用这两大核心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对各个流程进展情况的自动化管控,还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业务流程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业务流程管控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电力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大核心模块:①运行日志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所欲对调度值班相关信息的统一化、集中化管理,该功能模块主要包含以下子功能模块,如调动工作显示子功能模块、综合查询子功能模块、日志记录子功能模块等。②调度指令票管理模块。该功能模块主要用于对指令票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该功能模块主要包含以下多种子功能模块,分别是拟票子功能模块、预令子功能模块、典型票管理子功能模块等。③拉限电管理。拉限电管理主要为用户提供强大的电序位表管理功能,因此,该功能模块主要包含拉限电记录管理子功能模块、报表统计子功能模块等。④启动方案管理。该功能模块主要用于对启动方案流程的智能化管理。⑤调度培训管理。该功能模块主要用于对调度培训工作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包含事故预想子功能模块、技术培训管理子功能模块等。

2.3系统应用功能体系设计

调用应用功能主要包含调度管理子系统、继电保护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等,这些系统之间具有一定的业务关联性,但是,各个系统之间互相独立,它们借助业务层,构建一定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另外,还要以业务主体为划分原则,以实现对业务子系统模块的划分。不同子系统之间,需要借助以下三种数据流:①设备管理子系统将设备相关信息传输到调度管理子系统中。②调度管理子系统将设备运行相关信息传输到设备管理子系统中,同时,借助管理子系统,向用户提供相应的装置投退信息。③利用了SOA总线技术,将应用、数据、模型三个部分进行有效地分离,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外围服务功能,使得用户借助信息交互接口,就可以实现对系统内部数据的访问。此外,通过综合利用模型驱动架构技术,采用一一映射的方式,将业务模型映射到相应的业务组件中。此外,还要根据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完成对相应业务模型的创建,以达到降低手工编程操作量,提高开发效率和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发挥出重要作用。三层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三层结构图

2.4系统测试

为了验证电力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现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确保所开发的系统完全符合设计相关标准和要求,从而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2.5电力配网调度功能测试结果

当系统完成开发后,需要对系统内部的各个核心模块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测试,现以“系统用户登录”为例,对用户登录模块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所列。

表1系统用户登录测试用例表

结语:

电力配网调度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社会的稳定发展、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必须要严格重视。因电力配网调度工作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面临着许多突发性状况,要求调度作出及时的处理和应对,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同时也提升自身形象,获得公众的信任度和好感度,有助于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实际的电力配网调度工作中,要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强有力的约束调度人员的行为并激发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升调度人员的技术水平,切实将维护社会和企业利益落实到工作中去,并不断探索开发新型的调度技术,推进配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制定更加合理的调度方案,以保障调度工作高质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俞鸿丽.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5):12-13.

[2]欧阳珍强.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203.

[3]李济山.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及技术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20(2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