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监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监管

张宝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临沧镇康677704     

摘要:未来建筑行业必然会向着标准化的趋势发展,因此,在工程的施工期间,必然也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对自身的技术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进行深层次的提升,如此才能进一步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在建筑工程中,对其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环节就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若是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到位,能够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有显著的提升效果。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监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监管;

前言:在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被更多的人重视,在传统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大多数施工企业仅关注对工程施工后期的质量监督,但是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必须要贯穿施工的全过程,而且需要对过程中的连续性以及整体性重点关注,除了施工后期的质量监管,从工程前期的评估直到后期的验收环节,都需要受到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鉴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各不同部门之间必须做好互相配合,同时,第三方的监管部门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严格监督施工过程,规避施工期间发生安全隐患的现象,如此才能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推进,同时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1.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在时代的变化期间,建筑工程也在随之发生一定的改变,在顺应市场的过程中,其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逐渐增加。当前建筑工程通常都需要经过较长的周期才能完工,这与传统的建筑工程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同时,建筑的整体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建筑工程实行标准化管理,能够将原本复杂的工程变得井然有序,确保不同环节的有机衔接,为工程的管理工作创造便利的条件,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平稳进行,同时还能提高施工的效率。除此之外,对建筑工程实行标准化管理,需要做到责任制度精细化管理,将所有的责任下发到个人,保障一旦出现问题时有规可循;同时对所有施工标准细化,为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的管理。例如,在建筑工程实施统一管理期间,内容包括现场的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的操作标准等,都需要受到统一的规定。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能够在施工期间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还能节省资源,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对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也有着显著的提升。而建筑工程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各环节施工人员需要提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同时将施工设计图纸与实际现场情况仔细比对分析,保障设计图纸能够适用于施工现场情况,然后再开始正式施工作业。在实际施工期间,若设计图纸适用于现场情况,则需严格依照设计图纸执行施工作业[1]。在施工期间,统一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即保障各环节的施工都需要受到严格的监督,将监督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到实际施工中,还可以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督促其保证施工的规范化,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分析

2.1人员责任制

在正式展开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先建立完整的管理责任制度,这是切实实现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条件。在现场施工管理期间,必须要将所有责任明确划分到员工个人,才能保障在施工期间若发生安全问题或质量问题都能及时被发现并采取处理措施。其次,施工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还能有效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督促其保障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期间,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责任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将工程各环节的施工质量都下发至个人,需要确保负责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同时具备充分的责任心以及管理能力,确保管理制度的充分落实,充分发挥管理制度对施工质量的保障作用。

2.2加强图纸审核力度

在建筑工程中,所有施工环节的展开都需要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因此,正式施工前,必须将系列的准备工作完善,而设计图纸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中,需要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保障设计图纸能够发挥最佳性能;当施工图纸设计完毕后,需要经过所有参与施工的部门共同进行图纸的审核工作,保障设计图纸具有充分的可行性以及可靠性,才可以对设计图纸中的具体细节进行讨论。在审核设计图纸期间,一旦审核人员发现图纸中存在安全隐患或有漏洞,需要设计部门对其及时改正并完善;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模拟施工环境,全方位保障设计图纸的可靠性后,对其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为全面实现设计目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在实际施工中,能够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工作有序地展开施工作业,并实现预设的施工质量[2]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示范工程监管

3.1对施工质量的监管

在工程整体的质量监督管理期间,重点是需要对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察,这一工作主要是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监管制度能够在施工现场切实实现;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需要以实现设计图纸质量要求为目标,确保在施工期间,能够进行有效的质量监察工作。除此之外,对施工现场进行标准化管理之前,首先要保障管理制度的完善,对工程的招标、设计等环节执行严格的审核制度,保障监察工作的统一性。

而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还有部分延伸内容的管理也需要严格进行,例如,施工方案是否达到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图纸审核部门与施工企业的联系是否正常等等,避免在招投标工作期间施工方以极低的价格竞标,或是施工方在实际工作期间,未严格依照标准规范进行,保障在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能够贯穿全过程,并有序展开施工作业。

3.2监管机构的监理工作

企业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需要先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的行为实施一定的约束。实际施工期间,各环节施工质量负责人需要与本人沟通确定同意后再进行责任的分配;而工程中总工程师若要调整负责人员配置,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建筑方和施工方。除此之外,保障工程的质量监理人员工作的全面性,所有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无论是工程的材料质量和价格,还是完工后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中,都需要在严格的监管之下进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工程的质量监理部门也需要受到三方机构的监管,确保其监察体系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对监管部门的检查工作需要定期展开,或提升一定的频率,通过高频率的检查工作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全面的保障。质量监管人员只有在频繁的检查作业下,才能及时发现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隐患问题,然后与施工人员沟通,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不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例如检查频率可以设定为两周一次或一月一次,在检查期间还要对检查作业进行详细地记录,以便后期质量检验时有据可循[3]

结束语:总而言之,传统建筑工程中仅关注后期质量管理的方式,对如今复杂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建筑工程实用性不高,若采取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将无法全面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会增加管理工作的难度。现代化建筑工程必须实行高标准的质量标准化管理,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完全控制工程的所有环节,有效协调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另外,施工企业必须保障各部门都要严格遵守标准规范展开作业,为分项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明确自身的责任,如此才能为工程质量提供切实的保障,实现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陈后民.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探索与实践[J].活力,2022(02):146-148.

[2]李小燕.浅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监管[J].砖瓦,2021(02):119-120.

[3]张艳.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标准化,2019(10):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