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刘婷婷

重庆大信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4000112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会计行业顺应了信息化、数据化的发展趋势,有必要融合互联网进行改革以便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从总体上来看,会计信息化影响着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可以促进企业会计事务处理的效率,给企业政策制定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数据背景参考,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笔者以为深入探讨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实务;影响及对应策略;

所谓会计信息化实际上就是会计从业人员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和运用相关会计信息的过程。实施合理的会计信息化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可以促使管理者在制定企业战略的时候更加合理,会计信息化也改善了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改变了传统低效率的方式,这样的转变大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当然,我们在这样新的会计背景下,也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以便能够真正提升会计实务工作,促进会计事业的高质量稳定发展。

1 信息化发展对会计实务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1.1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主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在完成工作后,应当对已经完成的会计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核查,汇总成可视化报告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查阅和理解。在传统会计分析过程中,企业会计人员主要负责分析会计数据、统计计算以及企业会计核算等环节,同时对公司过去的经营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指出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传统会计工作形式具有流程复杂、程序多样和核算出错率高等特点。会计信息化后,通过各种软件系统的应用,可以处理会计业务流程中的重复性工作,自动匹配公式,有效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2 会计信息化在会计核查中的影响

会计检查指的就是会计从业人员参考会计准则对具体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核,从而保证会计数据具有真实性。传统的会计检查形式通常在月末结账或凭证检查时进行。检验方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除了核实原始凭证外,检查力度往往取决于工作人员。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账目的熟悉程度等都决定了核查的准确性。但是在会计信息化的前提下,传统的检查方法可以被互联网大数据所取代,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高效率和自动化的信息处理方式,使具体工作流程能够更加简化。在这个信息时代,实现会计工作自动化是十分迫切的。具体的会计管理模式应当以中期和事后报告为重中之重,做好会计前预测、会计中监控和会计后数据分析的工作。会计的具体工作也由以往的编码、制表、记账转变为信息化的收集数据、储存数据、分析数据和传递数据上。

2 优化会计实务信息化的主要路径

2.1 建立健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管理机制

如何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更加严格地处理,对会计信息所涉及的文件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数据被窃取,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提升安全性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采取给企业的内部网与外部网隔离的方法。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计算机中数据信息的保护,注意数据的存储管理以避免数据损坏或丢失。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按照不同的岗位权限对会计人员进行管理,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履行职责。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需要备份。其次,要防范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漏洞,通过相关技术的提高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企业应升级会计信息相关软件,加密数据采集、过滤、整合过程,提高软件运行效率。最后,企业还应建立与互联网信息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完善岗位责任制,实现会计信息操作系统、信息录入、分析的专业化。

2.2 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基础上的规范文件

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历程中,首先要重视的就是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与规范制定,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对会计进行更加系统的监督,使会计信息化在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当然,会计信息化不仅仅针对于企业,还应该覆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将各项会计信息化要求贯穿于各个流程与层面。在单位制定规则与过程时,所有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企业要有管理的意识,能够积极地加强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标准和规则建设,建设一个分级培训学习的管理方式,从而实行标准化的流程。在此之上,企业还应该加强信息化会计事务的考核,使制定的相关举措得以落实。企业在推进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中,还要注意信息系统与具体业务是否兼容,能够合理地利用信息化优化工作流程,从而保证会计信息化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2.3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相对缓慢,因此相关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创新的概念和技术越来越多,但对于整个会计相关从业环境来说,从业人员的质量和素质相对较低,因为会计实务是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实施推进的,因此,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信息化专业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伴随着市场上需要越来越多高素质高能力的会计人才的背景下,目前企业还处于由传统会计处理方式向信息化的过渡时期,因此急需高素质的人才,但现阶段这样的人才没有大量出现,因此,现有的从业人员应该提升学习能力,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从而提升自己的技能,使个人水平能够应对信息化的需求。从培训目标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应当提高会计职员的应用计算机能力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并对会计提供培训和指导,使会计职员能够通过数据看到本质,并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能够预测会计信息的走势和发展方向。

2.4 强化会计信息化基础上的法制建设

在会计信息引入过程中,由于网络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因此有可能出现数据被盗的情况,从而使企业的数据安全性和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国家应当加强会计法律知识的宣传,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对于不合理盗用信息的监管力度,严惩违法的网络问题。另外还要对会计行业的法规加强建设,对信息化的运行和进程进行有力监管,使信息化引入进程能够更加合法合规,使信息化水平具有规范性的特点,另外,要让制定出的法规覆盖到所有的企业内,从而保证会计工作可以正常进行。

2.5 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监管制度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从软件开发这一方面入手,在完成系统开发建设工作之后,后续的硬件管理和维护工作应当由企业会计人员和内部组织进行共同维护。因此,企业需要对会计系统维护和内部管理及运行环境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对其进行维护,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健康运行。从会计信息系统权限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必须对其职责和权限进行更严格地管理,从而建立一个相对完整有效的内部监管体系,确保会计信息系统中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企业必须在财务部门内单独设置一个独立的内部监控管理部门,以确保内部监管部门独立于财务部,使企业监管部门能够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发挥最好的效果,对于企业可能遭遇到的危害与风险进行全面地控制,建立内部监督体系,保障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转。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实务发展的必然阶段,要适应这种发展形式,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会计信息化的引入与落实虽然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其他多方面的隐患,例如在信息采集传递过程中安全性的威胁,采集信息是否准确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更应该完善内部监控制度,依托于法律法规完善内部管理规范,加强管理水平,吸引更多复合型人才的加入,从而达到促进会计行业快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梅松涛.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消费经济研究,2019(07):220.

[2]徐艺迁.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0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