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信息化教学在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

徐明霞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3

摘要: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迅速,在高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中,为了促进其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更好地提升,重视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途径。通过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拓展与延伸建筑教学课程,能够推动其教学品质与效率更好地提高。因此,针对高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汇总信息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展开有效探究与分析,旨在更加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拓宽建筑专业课程的教学路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建筑知识的能力与核心素养,推动高职建筑专业教学实效性与水平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建筑专业课程;运用

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化逐渐成为高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关键影响因素。高职建筑专业教学的核心特征是,逻辑性与形象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有机融合,教学信息化建设成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手段。目前,在高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高职学校应正确认识信息化技术对建筑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高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1信息化教学的概述

所谓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以现代化教学理念为基础和前提,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促进教材发生了改变,使得教材从传统的书本形式逐渐向电子化、多媒体化的方向转变。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学手段与教学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信息化教学情境下,教学手段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多媒体教学方向、PPT教学、数字化教学等方向发展与演变,经过电子题库、电子课件库以及备课库等资源库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促进教育与学习资源得到最大化共享。同时信息化教学使得教学环境更加虚拟化,其不会受到物理时间或者空间的约束和限制,其专业教学与学习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或手段,能够节约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同时信息化教学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得教学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化与动态化,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使学生更加饶有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推动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化、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拓宽教学路径,为教育教学效果与品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2建筑课程利用信息化教学的建议

2.1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时,高职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逐渐转变为课堂教学主体,高职教师需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创新建筑课程教学模式时,高职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课程中充分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高职教师应履行课堂秩序维护者、活动组织者及学习引导者的职责,并且有序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业开始全面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建筑课程教学设计也难以“独善其身”。在创新建筑课程教学流程时,高职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信息化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融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合理应用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使学生的思考深度与广度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升。

2.2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学校建筑专业所采用的统编教材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高职学校之间应全面共享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高职学校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需要创新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着力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建筑专业人才,及时把握社会需求,补充最新的建筑知识。其次,相较于传统被动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高职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技能水平,有序开展课堂教学。最后,高职学校可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将建筑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分享给本校师生,供他们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建筑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2.3加强学校、专业教师、建筑行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加强学校、专业教师、建筑行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是培养优秀建筑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职学校需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引导建筑专业教师及时掌握建筑行业发展动态,并且让教师全面参与建筑专业教学改革。例如:在建筑材料教学中,高职教师应实地考察当地的建筑材料市场,完善知识架构,不断积累课题资料与素材,从而有序开展多媒体教学;另外,高职学校还需要大力引进优秀教师,聘请建筑行业专家前来授课,不断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提高师资力量,从而有效提高建筑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

2.4信息化产学研政协同创新

产学研政协同创新模式是产学研模式进一步优化的成果,它是对高职建筑课程教学信息化与产业创新的探索。高职学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专家或优秀教师前来兼职授课等方式以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在高职建筑课程教学信息化产学研政协同创新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师需要利用多元化的社会角色、岗位背景及思维模式,打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功能的高职建筑课程教学模式。另外,高职教师还应挖掘高职学校的内在潜能,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培养建筑人才的过程中,高职学校应合理应用产学研政协同创新模式,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产学研政协同创新与校际学术信息沟通平台,根据学科波动性、开放性等特征来整合稀缺资源,从而使教育信息化不断向前推进。另外,高职学校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参与探讨行业前沿问题,还需引导学生应用不同的规则、模式及方法来有效应对市场风险及挑战。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把思考留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促进就业为核心”的理念应贯穿于高职建筑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来模拟设计建筑岗位,引导学生明确岗位职责与任务内容。另外,高职教师还需要坚持高职建筑课程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高职建筑信息化教学中的作用。

2.5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高职建筑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等方面,信息化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教育领域全面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高职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特征,将实践操作放在实践教学的突出位置上。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高职教师应从教学主导者转变成教学辅助者。同时,在实际教学环节,高职教师还需要避免因不规范使用设备而引发安全事故。在推行信息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应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另外,高职教师还应优化教学流程,提高高职建筑课程教学质量,避免教学设计出现空洞化。

结语

新时期科技社会发展为各行各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创新进步的契机,是支持其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所以,切实将其应用于教育事业中,是教育工作进行革新的具体实施办法之一,也是有效优化其最终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在这一新兴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能够逐渐拓宽自身知识面,锻炼实践技能。教师则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办法,提高各科课程教学效率,全面展现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特点和优势,为社会各行业发展输送更多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国. 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6, 14(021):75-76.

[1]陶然, 裴斐, 朱鹤.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职业技术, 2020(2):4.

[1]王蕊颖. 信息化手段在高职类土建专业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