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研究

李,晓

青岛市黄岛区广播电视台,山东 青岛 266400

摘要:现如今,各种新闻网络媒体纷纷涌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电视新闻提出了挑战,基于此,电视新闻应该加大力度调整和创新,以便有效满足大众对新闻的需求,从而脱颖而出。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而言,采编工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作内容,其可以决定新闻的质量。采编工作必须保障及时性和真实性,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以便采编工作人员创新新闻采编工作,挖掘人们身边的、有深度的新闻。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编;创新

1导言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类网络平台的兴起,人类进入新媒体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出现,人人都成了新闻的传播者,而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和纸质书籍则迎来了发展的艰难时刻。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对新闻采编进行创新成为每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

2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特征

2.1信息传播渠道逐渐多样化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信息资源逐步融合,信息资源的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现阶段,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不再具备“高门槛”的权威发布特征,逐渐转为大众均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参与,随时随地获取和评论新闻。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征,通过网络等多样化信息渠道传播的新闻质量难以得到全方位保障,部分新闻不能真实、完整地还原事件真相。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因其具有权威性,在受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保证新闻采编工作渠道合理、合法化,同时向受众传播真实的新闻。

2.2新闻载体多样化

目前,新闻的采编载体逐渐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影像和声音。随着智能手机、录音笔、平板电脑和数码相机等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新闻可以通过移动硬盘或是云盘存储,新闻采编工作突破了时间和距离限制,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服务,对于新时期推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3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

3.1新闻写作流程相对僵化

电视台记者在高校学习新闻写作时,一般会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写,如倒金字塔式、新华式和华尔街日报式等,有些记者尽管参加工作多年,写作仍采用这些固定模式,没有太大的改变和创新。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很难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关注,为了适应当下人们对新闻的需求,电视新闻记者应该根据新媒体特点,创新新闻采编工作。

3.2采编形式相对单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大多数人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来看或听新闻,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编新闻时,力求新闻报道新颖、短小且引人入胜,以获得最大的阅读量。但很多新闻工作者没有在创新上多下功夫,只是将传统的新闻换了一种形式发布,自然难以引起社会的共鸣和关注。

3.3用夸张的标题吸引人

新闻具有三个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目前很多新闻工作者并没有根据新闻的特点去进行新闻采编,而是为了吸引眼球,故意采用夸张的标题,他们有的为了博得关注,甚至编造虚假新闻,还有的新闻工作者不注重新闻的原创性,而是直接照抄网上的一些新闻,这不仅丧失了自身的新闻专业性,还影响到所在媒体的公信力。

3.4电视台新闻采编忽视新闻策划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新闻工作者编写新闻并不费力,但要想把新闻写得有特色,让人看后忍不住想与人分享却不容易。电视台缺乏一定的策划能力,只追求量而忽视质,走的是套路化的形式,新闻工作者应该好好策划报道的形式和主题。面对同一个新闻点,研究如何报道才能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这需要新闻从业者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做到“多算者胜”。

4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措施

4.1内容应该具有深度和广度

现阶段,人们的新闻获取渠道越来越宽,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对这些渠道的充分运用,深入研究热点新闻,编辑新闻内容,其中,工作人员策划的内容可以更具深刻性,人们也可以深入思考某一现象或事件。新闻工作者应当对正确引导舆论方向,避免外界因素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从而提升新闻质量,维护社会安定。进入新时期以后,采编人员应该做好创新工作,切实进行真实报道。工作人员要考虑到受众的期待,并从这一角度出发,做好内容介入,从而彰显电视新闻内容播放的出发点和特点。同时,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应该保留多角度的、横向的挖掘形式,也应该做好深层次的、纵向的挖掘工作。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应该考虑到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对新闻事件的真相进行还原,向受众展现新闻的价值。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应该深入运用理性思维,从细节入手做好电视新闻编辑,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新闻事件。

4.2做好对电视新闻采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在电视新闻采编的过程中,采编工作人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要积极培训采编工作人员,提升其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培养其扎实的工作能力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此外,应该引进高水平的采编人才,引导其主动学习,扩充自身的理论内容,提升其使用新型设备的技能水平。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比较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比较丰富的摄像功底。为了让观众快速地掌握新闻内容,了解新闻的核心,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做到以人为本,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以人为根本出发点,避免出现新闻内容中有空话套话的现象;要高度重视新闻采编细节,同时应该注重事实,营造出比较丰富的画面,从形式和内容出发,提升电视新闻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打造出最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精神产品。

4.3创新工作方式

4.3.1创新策划角度

采编人员在整理完新闻之后,应该对内容关键点形成快速精准的把握。在策划新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角度不同,具体的内容以及形式自然也会存在差异,节目效果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工作人员必须精准地把握策划的角度,不断提升新闻质量。在新媒体环境下,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不断创新策划工作,以便新闻报道拥有比较独特的视角,引导更多观众观看新闻节目,使得新闻可以更好地向前发展。

4.3.2创新编排形式

创新编排形式,使观众对新闻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了获得更多受众,工作人员有必要积极创新信息编排形式,将更多观众吸引过来,当然,新闻信息也必须做到真实客观。工作人员在编排信息之前,必须深入了解新闻内容与形式,分析观众的实际需求,以便新闻内容可以充分地契合观众的审美,使其实现进一步发展。

4.3.3创新语言

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新闻表达方式,主要是要运用简洁的语言达到向观众传达信息的目的。简明精要的语言可以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认识到新闻的深刻含义。新闻工作者也应高度重视新闻报道语言,把握好节奏进行报道。新闻工作者尤其要注重解说词,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基础,不断创新语言。

5结束语

总之,对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进行创新,有利于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有利于新闻采编工作适应新时代新闻传播的要求。发挥官方媒体的优势,提升电视新闻的主体地位,让电视新闻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广斌.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转型策略探究[J].新闻传播,2021(24):77-79.

[2]薛会民.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融合与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1):184-186.

[3]方静平.基于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现状及技巧的创新路径[J].新闻文化建设,2021(1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