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住宅立面美学逻辑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现代住宅立面美学逻辑初探

玉泉

广西锦鑫佰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在技术不断发展、城市化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我国的居民对于住宅立面的美学需求也日趋多元,审美格调也日渐高雅。本文对我国现代住宅立面美学的转变进行了阶段性的分析后,结合部分国内案例,对现代住宅立面的美学逻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解读与认识,期望为设计师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住宅立面;美学逻辑;住宅设计

1.引言

在物质文化不断丰富,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移动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还是AI技术,都给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变化,生活方式上从单一追求物质转向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尤其体现在社会审美上,也就产生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特殊印记。其中,民用建筑设计同样如此,在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文化风潮的影响下,传统的住宅立面美学已经无法打动当代消费者,而现代化的住宅立面美学,不但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同时也应该尊重并延续城市的文化脉络,以本土实际情况作为设计依归,才能够让建筑因文脉传承附魂,迸发生命力,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建筑,而不是雷同而被无视抛弃。

而对于城镇化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的中国来说,在诸多建筑项目当中,住宅无疑是整体建设数量最为庞大的建筑类型,不但有着居住属性,也有着商业属性以及景观属性[1]。然而,一些开发商没有真正尊重住宅建筑应有的审美价值,为了降低商业风险而设计出了千篇一律的住宅立面,一旦有某个楼盘通过独特的设计取得了商业成功,就立即会被其他开发商抄袭,最终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尴尬景象。住宅的立面设计应该充分利用好本土资源以及时代特征,抓住恰当的审美特征,创造出独属于住宅项目的独有立面形式,才能够满足当前广大人民群众乃至高端客户群体对住宅立面的美学需求。

2.住宅立面美学逻辑的演变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至今已经超过30年,住宅立面的美学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建筑的审美取向影响。城市住宅从最初的单纯居住场所,也逐渐成为了承载人们美好生活、体现人们美好向往的建筑。概括来划分,我国的住宅美学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三个不同时期:

2.1古典美学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是第一个我国住宅建筑立面展现出相对统一鲜明风格的时期,主要特点是对新古典主义元素、Art Deco以及美国新英格兰风格的模仿与学习[2]。比如在2019年入选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的新天地项目,在最初一期住宅的翠湖天地上,使用的就是非常明显的Art Deco风格,也就是将立面根据特定的审美比例分成了顶部、中部以及基座三段,同时采用了大量竖线装饰条以及米黄色的石材,和纽约中央公园的古典建筑群有着极强的风格一致性。这一时期我国住宅立面普遍采用了黄金三段式的西方新古典主义设计美学,并采用了相对古典主义美学更简单的装饰方法,这也展现出当时住宅立面的美学风格对西方古典建筑的强烈认同。

2.2美学融合阶段

在2008年后到2015年左右,我国的住宅开始形成了新中式、新都会等融合风格较为强烈的立面设计,这展现出了我国设计师尽管仍然认同西方建筑艺术中的美学思想,但同时也渴望通过加入本土文化元素或是基于本土文化的基底完成更具风格化的住宅立面设计。比如厦门万科湖心岛的住宅立面,就同时展现出了闽南民居的红瓦屋顶裙房元素以及纽约大都会“天际线”建筑群的元素。

2.3立面形式迭代阶段

从2015年开始,住宅地产行业曾经面临多次“大吞小”的企业洗牌,项目开发速度不断增加,新的立面风格与设计也开始逐渐兴起[3]。尤其是在数字化设计以及各类新材料得到有效应用的背景下,常规的平面化+立体装饰甚至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住宅的审美需求,如上海著名的“假山居民楼”上青佳园小区,又如同重庆舜山府,都呈现着极为强烈的、不屈服于普通平面的前卫设计美学。

3.现代住宅立面美学逻辑特征

3.1 新简约美学

正如上文所述,现代住宅建筑不再是单纯的居住属性产品,更有着商业属性与审美价值,而现代立面的发展趋势是化繁为简,以最抽象简洁的设计语言阐述建筑与环境、居民以及地域文化、科技、产业经济之间的联系[4]。这种经过反复推敲以及严密逻辑推导后形成的设计,在视觉效果上能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与工业美感。在设计过程中,住宅立面的横向线条通常被用来表达舒展的观感,而竖向线条则用来体现挺拔的姿态,用粗线条展现厚重,用细线条表达轻盈。可以说,简洁的线条不但能够避免立面美学缺乏统一的逻辑,还能够展现出变化多端的艺术表达方法。新简约美学并不是单纯的几何线条拼凑,而是在材料、需求、技术工艺以及艺术元素等多重要素的综合平衡下形成的视觉与功能性设计。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住宅建筑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而地标性建筑在当代往往也不是那些繁复华丽的修饰所形成的,而是由简单直白的构图、利落潇洒的形态以及主题性的表达所形成。这种方式不但已经在商业上获得了极大成功,同时也成为了具有完整逻辑的、代表性突出的当代住宅立面美学风格之一。

3.2 新地域美学

所谓的地域,其实指的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特征以及地理环境的区域,囊括了人们的生活与这片区域中的所有历史。地域建筑美学逻辑着重于在形式上体现地方的文化元素与符号,但新地域美学却绝非仅限于此。在城市化进程与时代发展的驱使下,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功能性需求是非常突出的,但这也意味着如果完全采用传统地域的原有设计语言未必能够满足这些功能性的需求。而新地域美学就是在满足人们对建筑群(尤其是住宅)的功能性需求同时,尽可能与周边的环境产生深刻联系,也能够突出承载当地人文历史文化的元素。

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的立面设计也应该找到为建筑实现更佳功能性的设计方式,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让建筑整体的设计变得兼具风格化与实用性。比如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在景观设计上搭配本土的地域历史文化元素,就能够让整个建筑更有内涵。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式的现代化建筑来说,也应该通过仿古的园林等涉及元素,让整个项目古色古香的同时,也不会影响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在实践中,能够平衡两者需求的设计包括立面装饰采用具有当地特色的材料,如土石、琉璃砖瓦、竹木等等,用材料和工艺与地方环境产生联系;另一方面还有对历史元素进行解构后在里面当中重现,例如一些旧住宅的改造中保留部分的原有立面,从而能够唤醒人们的地域记忆等等。

4.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住宅立面的美学逻辑自然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在当前价值取向、文化审美多元化的世界中,住宅立面设计的美学逻辑展现出来的元素或是表达方式自然也更多元。事实上,本文中提到的简约化审美逻辑,是否会在未来依然会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潮流,又或者是否会是中国城市的住宅建筑审美逻辑趋势,这并不容易预测,但通过上述解读,我们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当代住宅立面美学逻辑的形成机制、沿革以及特征,从而建立起更完整的建筑审美理念。

参考文献

[1]王玉珏.关于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探讨[J].居业,2018(10):39-40.

[2]黄高松.装配式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8):74-75.

[3]曹勇.从质朴到欢快:当代甘孜藏区定居点住宅立面石墙风格的传承与创新[J].装饰,2017(07):121-123.

[4]陈昕楠,陆影.国内ArtDeco风格住宅屋顶造型的艺术形式[J].住宅科技,2015,35(06):19-25.